
| 课题 | 5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 单元 | 第二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六年级 |
| 学习 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2、能力目标:能够避免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能够正确防灾避险。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学会自救自护常识,了解我国防御自然灾害的举措。 | ||||||
| 重点 | 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了解我国防御自然灾还的举措。 | ||||||
| 难点 | 能够避免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能够正确防灾避险。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导入新课 | 视频: 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公布 | 导入新课。 | |
| 讲授新课 |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1、灾害数据分析师: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2、总结: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有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3、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请在地图中任选一个区域,小组间不重复选择,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请分别找出各个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2)了解这些自然灾害会带来的影响,并制作成表格。 4、班级大合作:请汇总所有小组的数据,并总结出: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5、总结: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地质灾害。 6、我的灾害记忆:在你的记忆中,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7、填一填: 自然灾害 | 危害 | 人为因素 |
| …… | …… | …… |
9、总结:
(1)自然灾害的影响;
(2)自然灾害的成因。
10、小实验·大启示:
(1)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有什么差别?
(2)为什么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不一样?这个实验对你有何启示?
11、实验的启示:虽然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灾害,但是同样,大自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保护。它为我们种下防风固沙的小草和树木,它为我们留下浇灌涵养的河流和小溪……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大自然,就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防御自然灾害】
1、测一测:你有避险意识吗?(课本地39页活动园)
2、小提示: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我们的伤害。
3、小活动:防灾避险小达人
你还想要了解哪些相关的防灾避险知识呢?请你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看看班级里面有哪位“防灾避险小达人”能为你解除疑惑吧!
4、防灾避险手册:小知识。
5、温馨提示:通过对这些防灾避险小知识的细心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应对灾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情发生前即使撤离。那么,如何才能够提前知晓这些消息呢?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检测、预警系统。
6、小抢答:
(1)下图中四种颜色的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了什么?
(2)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检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7、视频:快速了解暴雨预警信号,及不同级别预警的应对方法!
8、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同自然灾害的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分别有自己对应的应对措施、防范方法,请你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深入了解。
9、防灾减灾工程:我国不仅建立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1)沿海防护林
(2)防洪坝
(3)森林防火隔离带
10、防灾减灾技术大赏:为了防御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我们去调查以下,将了解到的技术、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
11、相关链接:课本第41页。
12、提示: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 13、课后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副校园逃生图。 | 从灾后数据中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个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再汇总得出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 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成因,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人类一些不当行为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了解一些防灾避险的小知识。 认识预警信号,并在课后了解暴雨、台风等不同等级预警信号的挺对措施。 | |
| 课堂小结 |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 总结提升 |
| 板书 |
| 课题 | 1.3尊重他人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六年级 |
| 学习 目标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抗灾精神,培养坚韧意志。 4、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抗灾的了解和分析,感悟其中的抗灾精神。 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 | ||||||
| 重点 | 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 ||||||
| 难点 | 学习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1、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概况: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繁发生 3、中国防灾减灾取得瞩目成就。 4、过渡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组织人民大力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顺利地挺过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把损失减轻到最低呢?(依靠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 导入新课。 |
| 讲授新课 | 1、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为任务主题,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这次自然灾害的概况、危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感受背后的抗灾精神。 2、小组展示台: (1)第一小组:1998年抗洪 ✧199洪水受灾概况。 ✧1998年抗洪小镜头——生命铸起的堤坝 ✧98抗洪纪念影像。 ✧ 98抗洪纪念金曲:《为了谁》 ✧总结:98抗洪精神。 (2)第二小组:5·12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受灾概况。 ✧汶川地震小镜头(官兵、志愿者、医疗队……各方支援) ✧讲讲汶川地震救灾小故事 ✧汶川地震各省的捐款明细 ✧总结:汶川精神 3、小小分享会: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抗灾救灾镜头?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抗灾精神? 4、总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5、回望汶川十年:1000万志愿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6、班级小讨论: (1)类似的志愿者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2)像这样的志愿者你身边是否出现过?从他们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 |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小组合作后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感悟。如果学生程度不高,操作困难,建议老师可以先任98抗洪或汶川地震中的一个事例先讲述,让学生初步感受抗灾精神后,再让学生分享自己合作结果。或者直接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忆深刻的抗灾救灾画面、镜头,最终也是殊途同归。 |
| 课堂小结 |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 总结提升 |
|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