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代(朝代) | 代表性书家 | 书体 | 代表作品 | 风格 | 备注 |
先秦 | 石鼓文 | ||||
| 毛公鼎 | |||||
| 戍嗣子鼎 | |||||
| 陈曼簠 | |||||
| 侯马盟书 | |||||
| 甲骨文 | |||||
秦代 | 李斯 | 小篆 | 《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峄山石刻》 | ||
| 秦诏量铭文 | |||||
| 汉代 | 史游 | 章草 | 《急就章》 | ||
| 章帝 | 章草 | ||||
| 崔瑗 | 草书 | 《草书势》 | 笔划精微善于变化 | 草圣 | |
蔡邕 | 篆、隶 | 《熹平石经》 | 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 “飞白书” | |
| 张芝 | 草书 | 《八月帖》 | 草圣 一笔飞白 | 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 | |
| 石门颂 | |||||
| 乙瑛碑 | |||||
三国 | 皇象 | 篆 、隶 、章草 | 《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 | 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 | 书圣 |
钟繇 | 楷书(小楷) | “五表” “六帖” “三碑” | 钟灵毓秀 | 与王羲之并称“钟王”楷书之祖 | |
卫瓘 | 隶属 章草 | 《顿首州民帖》 | 流变秀美 | “一台二妙” | |
晋朝 | 陆机 | 草书 | 《平复帖》 | 秃笔枯锋 刚劲质朴 | |
索靖 | 草书 | 《出师颂》 《月仪帖》 《草书状》 | 浓浅得度 内涵古朴 | “一台二妙” | |
| 王羲之 | 楷、 行 、草 、 隶 、 八分、 飞白 、 章草 |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 书圣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与王献之并称“二王” | |
王献之 | 众体皆精 犹善草书 | 《淳化阁帖》《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中秋帖》 | 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 小圣 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 |
| 南北朝 | 羊欣 | 隶书 | 《暮春帖》 | ||
| 王僧虔 | 楷书 | 《王炎帖》《论书》《笔意赞》 |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 | ||
隋朝 | 智勇 | 草书 | 《智勇真草千字文》 | 神话自若笔态无穷 | |
龙藏寺碑 | 古雅幽深 精悍夺人 | ||||
| 美人董氏墓志铭 | 端庄研美 骨秀肌丰 | ||||
| 张通妻陶贵墓志 | 峻整秀丽 | ||||
| 青州舍利塔下铭 | 用笔顿挫 颇具资质 | ||||
| 苏慈墓志 | 秀丽雄劲 | ||||
| 常丑奴墓志 | 节体遒整 | ||||
唐朝 | 欧阳询 | 楷书 |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数千字文》 | 法度严谨 笔力险峻 | 唐人楷书第一 |
虞世南 | 楷书 | 《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昭仁寺碑》《破邪序论》 | 用笔圆润 外柔内刚 结构疏朗 气韵秀健 | ||
颜真卿 | 颜体 | 《东方朔画像赞》《祭侄文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颜家庙碑》《争座位帖》《自书告身帖》《乞米帖》《裴将军碑》《劝学诗》 | 刚正威武有气节 | 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 |
柳公权 | 柳体 | 《送梨帖题跋》《金刚经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 结体遒劲 骨力道健 体势劲媚 | 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 | |
薛稷 | 楷书 | 《中岳碑》《洛阳令郑敞碑》《信行禅师行脚被》《升仙太子碑》《佛石迹图传》 | 结体遒丽 风惊苑花 雪惹松柏 | ||
怀素 | 草书 | 《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铁》《七帖》《北庭草笔》 | 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 张旭并称 “张颠素狂” “狂草” | |
| 陆柬之 | 楷书 | 《文赋》 | 逸 | ||
李邕 | 楷书 | 《麓山寺碑》《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碑》 | 风度闲雅 秋景疏放 | “北海如象” | |
张旭 | 楷书 草书 | 《肚痛帖》《郎官石柱记》《古诗四帖》《终年帖》《十五日帖》 | 博大清新 纵逸豪放 “变动如鬼神” | 草圣 | |
| 孙过庭 | 草书 | 《书谱》 | 俊拔刚断 | ||
| 李世民 | 行书 | 《温泉铭》《晋寺铭》 | 奔放多变 | ||
| 五代 | 杨凝式 | 楷书 草书 行书 | 《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夏热帖》 | 疏朗空灵 枯笔飞白 | “颜杨” |
宋代 | 苏轼 | 行书 楷书 | 《黄州寒食帖》《江上帖》《洞庭春色赋》《李白诗仙帖》 | 笔圆润胜 天资焕发 汪洋浩大 | 《黄州寒食帖》天下大三行书 |
黄庭坚 | 行书 草书 | 《经风波神祠诗》《婴香方》《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龙王庙记》《狄梁公碑》 | 纵横拗崛 结构变化强烈 | ||
米芾 | 篆 隶 楷 行 草 | 《草书九帖》《珊瑚帖》《蜀素帖》《天马赋》《方圆庵记》《苕溪诗卷》 | 随欲而变 独出机巧 | “米癫” | |
蔡襄 | 行书 楷书 草书 | 《自书诗帖》《谢御赐书诗》《陶生帖》《万安桥记》《昼锦堂记》《茶录》 | 端庄浑厚 淳淡婉美 | ||
赵佶 | 楷 行 草 | 《秾芳依翠萼诗帖》 | 瘦挺爽利 铁画银钩 飘逸劲特 | 瘦金体 | |
蔡京 | 楷书 | 《草堂诗词记》《节夫帖》《宫史帖》 | 笔法姿媚 字势豪健》 | ||
陆游 | 行草 楷书 | 《论学王二书》《苦寒帖》《怀成都诗帖》 | 遒严飘逸 意志高远 | ||
| 赵构 | 草书 | 《草书洛神赋》《光明塔碑》 | 洒脱婉丽 | ||
| 文彦博 | 楷书 | 《大飨明堂纪要》 | 笔执清劲 | ||
| 元代 | 赵孟頫 | 楷书 行书 | 《丹巴碑》《神福观记》《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千字文》 | 灵秀典雅 | |
| 鲜于枢 | 行草书 楷书 | 《李愿归盘古序》《大字诗赞》《唐诗草书卷》 | 笔法纵肆 欹态横发 | ||
| 康里夔夔作 | 草书 | 《渔夫辞册》《草书述笔法》 | 奔放妩媚 | ||
明代 | 宋克 | 篆 隶 楷 草 | 《李白诗》《七姬权厝志》《进学解》《唐宋人诗》《刘桢公燕诗》《临急就章》 | 瘦劲婉畅 纵横自如 | |
| 宋璲 | 篆 隶 真 草书 | 《六研斋笔记》《名山藏》《浦江人物补遗》《书史会要》《怀麓堂集》《分省人物考》、《逊志斋集》 | 笔法沉顿雄快 | ||
| 宋广 | 行 草 章草 | 《寓意编》《名山藏》《书史会要》《东里续集》《宋克传》《湖广通志》《无声诗史》 | 书体时杂章草波磔,风骨遒丽 | ||
| 吴宽 | 真、行、草书 | 《种竹诗卷》《题赵孟 重江迭嶂图诗》 | 作书姿润时出奇倔 | ||
| 张弼 | 草书 | 《鹤城》《天趣》《面墙》、《清和》《庆云》《东海手稿》 | 工整平稳、圆润婉媚、细劲流畅 | ||
| 文徵明 | 篆 隶 楷行 草 | 《黄庭》《遗教》《受禅》 | 温润秀劲稳重老成 | ||
| 祝允明 | 草书 | 《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 |
| 邢侗 | 草 篆 隶 | 《临王羲之帖》、《论书册》、《古诗卷》、《临晋人帖》 | 流丽清澈 稳健凝练 | 南董北邢 | |
| 张瑞图 | 楷 行 草 | 《书谱》《醉翁亭记》 | 奇逸 | ||
| 董其昌 | 楷 行 草 | 《临宋四家》 | 意运笔挥洒,融合变化 | ||
| 清代 | 翁方纲 | 唐楷 行书 | 《致贞盦书札》《行书立轴》 | 工匠之精细 | |
| 刘墉 | 赵体 | 小楷《大学》行书《苏诗》《七言诗》 | 浓中有淡,拙中含巧 | ||
| 赵之谦 | 篆书 草书 | 临书有《石门颂》《樊敏碑》《三公山神碑》《为幼堂隶书七言联》《隶书张衡灵宪四屏》《为煦斋临对龙山碑四屏》 | 笔力雄健,洒脱自如 | ||
| 金农 | 行草 楷书 隶书 篆书 | 《度量如海帖》 《盛仲交赞》 | 气韵磅礴 | ||
| 吴昌硕 | 篆书 行草 | 《临石鼓文》 | 凝练遒劲自出新意 | ||
| 近代 | 张 照 | 行楷 | 《宝禊轩诗文集、昭代尺牍小传、书画纪略、国(清)朝书识、桐阴论画、(自阝)园消夏百一诗注、海上墨林、画传编韵、清画家诗史、清朝书人辑略》 | 天骨开张气魄浑厚 | “馆阁体”能手 |
| 吴熙载 | 篆书 | 《通鉴地理今释稿》 | 端庄、浑厚 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 ||
| 徐悲鸿 | 行书 | 行书中堂 | 结体漫不经意,有种稚拙的儿童体的韵致 | ||
| 狂草 毛体 | 《三希堂》 | 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 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 ||
| 李瑞清 | 篆书 隶书 | 致筠盦书札 | 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 |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 |
| 当代 | 齐白石 | 行书 篆书 | 《行书启札》《篆书横幅》 | 点画老辣不拘细谨,字势欹侧不求平正 | 著名画家 |
| 林散之 | 草书 | 《草书横幅》《绝笔生天成佛》 | 用笔极其讲究 主张"留、圆、平、重、雅" | ||
| 启功 | 启体 | 《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 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内紧外放的结体,遒劲俊雅的笔画,布局严谨的章法 | ||
| 萧娴 | 行书 楷书 | 临《石鼓文》 《石门铭》 《石门颂》 | 最以大字行楷书胜,点画纵横驰骋,外放内敛,大气磅礴 | 学书从篆隶入手,取法乎古,以大字行楷为胜,受康有为书法影响极深。 | |
| 周慧珺 | 擅楷书,尤精行草 | 节临米芾《蜀素贴》,《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 | 书风豪放,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倔强之气 |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书法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