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932
期
策形成合力,有效引导通货膨胀水平的稳步上涨。其次,需要结合我国宏观调整所处的经济环境与背景,对财政与货
币组合的倾斜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美国、
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于货币过度依赖,进而导致其陷
入流动性陷阱,难以发挥的优势作用。而现阶段,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优势逐步下降,
进而使得货币在传导的过程中受到阻碍,释放流动性可能造成股票价格
上涨等资产泡沫膨胀现象。因此,
我国的宏观需要发挥财政的优势作用,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进而拉动社会的总需求。同时,需要对放宽的力度与节奏进行适度把控,
避免物价上涨与经济下行等问题的发生。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要想在短期内使经济恢复正向增长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需要避免财政与货币双宽松与外部冲击叠加的局面,防止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问题的发生。加大财政与货币的协调力度,积极发挥财政与货币的优势作用,根据现阶段金融回归本源等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对财政支出力度进行调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有效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货币与财政实施的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加速存量贷款基准转换的推进速度,同时实行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提高货币传导的效率,保证良好的实施环境与条件。坚持金融回归本源,避免各地区炒房现象发生,严格控制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金融体系结构的优化与完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机制,将房价控制在稳定状态。促使释放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避免其流向股市和楼市造成
资产泡沫现象。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基础上,
依据各类支出对通货膨胀与社会需求的影响,优化与改进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拉动需求、控制通货膨胀的行业领域的支出力度,
调整投资支出的结构,避免投资挤出效应对社会需求提升产生的不
利影响。以前瞻性的眼光保证实施的科学合理性,
对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把控,对短期和长期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确保宏观经济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有效性。同时,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推出的时间与方式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实施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我国的货币与通货膨胀问题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发挥我国货币的优势作
用,使通货膨胀处于稳步发展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加快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向鸿瑾.论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因素[J].中国商论,2019(12):30-31.[2]罗富政,罗能生,侯志鹏.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背离———基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的解释[J].经济学动态,2019(05):57-72.
[3]吴垠,何涛,洪浩.实现收入倍增与控制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12(06):124-136+86.
[4]崔景维.中国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8(18):8-9.
作者简介:谢雨芯(1994.08-),女,汉族,四川阆中人,硕士研究生,阿坝师范学院,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学财务杠杆原理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郭
雄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
要: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仅仅依靠自有资本的单一经营不足以满足企业未来经营发展需求,企业应在外部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从外部获取发展资金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合理地运用财务杠杆原理。通过对杠杆原理的适当运用能够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的转变,合理调节企业的资本结构,保证企业现金流量和周转速度的增加,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运用财务杠杆原理的过程中,风险与收益并存,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财务杠杆原理成为企业运用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杠杆;
原理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Graham (1934)指出,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高,
负债融资可以免税,普通股从公司资产和收益的扩张中获得大量收益有利于公司的高增长。
Turnbull (1977)认为,如果债务比例高,
破产风险将相应增加。在经营中各种因素一旦导致破产,
几乎会使企业丧失成长机会。因此,随着企业增长机会的增加,
加倍严谨的财务杠杆会被采用。
Myers 认为在负债情况下,公司只接受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债务利息和投资额之和的现金流量净额,这表明公司的财务杠杆推迟了公司的发展。
Larry Lang 等在其对财务杠杆原理的研究中认为,杠杆并没有减缓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的增长。但如果公司的增长机会没有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或者其增长机会的价值不足以克服高水平债务,金融债务和公司增长的风险和成本,则这是负相关的。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李常青和余玮操作一系列因素———资产周转率、
毛利率、负债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期间费用率等,建立了一个企业成长性数学模型。经过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的成长性呈现反比变动。
毕皖霞和徐文学(2005)通过几十家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分析
显示,以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和市净率为基础的公司综合指标与资产负债率明显呈现反比关系。
肖作平(2005)考查企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时认识到,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具有一定非正面影响的作用。
张正飞(1998)提出了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成正比例
关系。他认为成长性强的企业发展潜力更大,
前景也更加光明。然而,他们的实证结果却表明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显的联系。
吕长江,陈英(2006)研究上市公司的时候,得出在不同经营
126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业绩条件下,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作用的结论,与和国外现有
的研究结果相比,不同运营服务公司的财务杠杆对其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杠杆率对于业绩良好的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
债务管理可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并且随着公司业绩的增加,杠杆的积极影响将产生更多,相反,
业绩较差的公司,财务杠杆具有消极作用。
3.笔者评价
外国学者对于研究资本结构理论及财务杠杆效应的内容已
经相对成熟,然而很多问题暂时还未形成明确结论,依然需要更深层次的阐发与探讨。目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其一,企业的高负债引起的财务风险,企业运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运作的
能力,合理规避风险是一大问题,
寻找资本结构最佳点。其二,现有的理论并不能准确提供企业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所应筹资的数额及期限。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负债状况及对宏观经济的
影响,而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和成长性联系的研究少之又少,
成果也是屈指可数。
从国内外的学者对财务杠杆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问题研究
能够看出,由于研究变量的选择各不相同,
研究中采用的抽样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并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公司管理当局应注重资本结构,界定合
理的负债水平,发挥财务的灵活性,
以便放大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二、基本理论
1.财务杠杆的基本内涵(1)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一个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叫
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因为负债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
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
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笔者认为财务杠杆可以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
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此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负债经营。
这里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2)财务杠杆的本质
财务杠杆原理的本质可以具体阐述为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发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的利用程度,其中固定成本或费用可以分为两类:
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一定时期保持不变的成本或费用,
如固定资产折旧,
职工薪酬等;②筹资活动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主要由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如债务资本的利息或发行股票应支付的股息。
2.财务杠杆系数及财务杠杆效应
企业的举债利息费用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一定的数额,
不改变的,与企业的营业利润无关,
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利所承担的固定财务用度就会一定程度减少,普通股股东可以获得更多盈余。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息税后利润。
DFL=(ΔEPS/EPS)/(ΔEBIT/EBIT)=EBIT/(EBIT-I)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
Δ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BIT —息税前利润
ΔEBIT —息税前利润变动额I —利息I=0时,DFL=1,表明企业无负债时,每股收益与息税前利润同比例变动,此时因为企业无需偿还负债,因而没有财务风险,
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
I>0时,债务利息越大,财务杠杆系数也越大,企业在举债的条件下,DFL 与I 为正比例函数关系。
DFL 通常情况下是大于1的,表明每股收益随着息税前利
润的增长而成倍增长,企业负债经营条件下,
从而产生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取决于企业举债产生的利息费用和息税前利润两个变量。负债越高,利息费用越大。当息税前利润一定时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
3.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1)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减少负债,
即降低资产负债率,将企业的债务资金控制在合理的,有利于企业正常经营的范围
之内。管理人员需要正确地预计财务风险,
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原则条件下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率,以增强规避风险的效果。
(2)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举债,优化企业资本结
构,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最低的,
但价值是最大的,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生产的调整,
提升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提高息税前利润率。注重创新,
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减少风险。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问题对财务风险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个人素质与专业素养,培养其相关专业技
能,使其具备财务风险意识,能够及时预测风险,
发生时准确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财务风险一直存在,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做得是提升自身适应和应
变能力,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制定多种有效方案,确保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合理性。
(4)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应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与自身水平,提升企业财务决
策水平,具备充足的企业财务风险理念,
对待企业财务风险能够有效地进行规避,在成本效益原则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财务杠杆的作用及运用1.财务杠杆的作用
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或总资产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时,债务资金通过投资与资本运作,会为企业带来投资利润回
报,首先对举债筹资的成本进行补偿,
多余部分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具体来说,举债筹资越多,负债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效应也就越大,但是按照风险收益的关系,企业收益增加的同时财务风险也逐渐提高。
2.降低风险
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使经营风险下降。财务杠杆与负债密切相关,当企业负债过大时,生产经营的利润带来的偿还能力有限,不足以满足债务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对负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通过负债率、偿债能力、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系数指标,
应用数学手段,生成一个数学模型,将财务杠杆系数控制在一个合
理的区间。如果财务杠杆系数增大,
表明财务风险相对很小,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如果财务杠杆系数变小,
表明财务风险相对很大,公司经营不善,偿债能力较差。此时企业应迅速调整自身的战略规划方针,万万不可忽视财务杠杆的重要性,否则会导致破
12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23期
总第932
期
产的可能。
3.吸引投资
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吸引投资者投资。一般来说,
资本运作与企业营运的过程中,投入资金越多,
收益越高,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大;投入资金数额较小时,
收益相对就变低了,财务风险也就减小。投资者对公司的资产、
负债情况进行分析,对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与此同时,对投资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
计算相应可能的收益与损失,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更容易使投资者产生投资意愿,就有更大的吸引力。
4.调整结构
企业管理若想调整企业结构,可以财务杠杆发挥作用。现如今市场经济变化瞬息万变,企业应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及时调整
资本结构,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通过建立财务杠杆模型,最大化地减少负债,最大化地增加收益,
使财务风险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以内。企业资本、负债、投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
系,寻找三者的最佳平衡点,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
最大限度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四、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1.财务风险的控制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举债经营的资产负债率和企业的偿债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保证财务杠杆系数(DFL )处于合理
的区间之中,如果该系数不在预计的合理区间内,
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加。应对财务杠杆的大小与作用程度进行反映,
并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系数越大,
表明企业的收益越大,企业经营的状况越理想,偿债能力也越强。相反,
系数越小,表明企业的收益越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理想,
偿债能力也越弱。但是,当财务杠杆系数较大时,意味着负债利息较高,在息税前利润一定
的情况下,企业举债资金数额较大,
财务风险就越大。这表明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
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就会更高。
2.有效吸引投资
企业举债经营的过程中,债务越大,
风险就越大。而其收益就会更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未来的收益会更大。财务杠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这样简单的理解,企业在设定财务杠杆
系数时必须与自身负债相符,否则,
财务风险较大将会影响投资者的兴趣,降低吸收投资。财务杠杆在投资者投资的过程中有一
定的影响作用。投资者在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合理性分析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全面客观分析。如果杠杆系数较小,
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大于债务利息,但是投资收益增加的数额不大,无
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必然会下降,
投资也会相应减少。
3.适当调节资本机构
一般来说,每个企业都有相对稳定的资本机构,
财务杠杆的实际作用应该可以适当转变企业资本结构。因为这种稳定只是
相对的,所以当企业经营环境、经营策略发生较大变化时,
应及时不断调整资本结构,才能实现最大效益的资源优化。对市场大
环境进行合理分析预测,对财务杠杆进行科用,
促使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1.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企业对财务杠杆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
深,科学合理地应用杠杆原理。既注重杠杆效应产生的收益,
又注重财务风险,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国内企
业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但是,问题同样存在。很多企业对于财务杠杆的应用并不合
理,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杠杆效益,
盲目举债,扩大债务水平,结果导致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也有很多企业没能最大限度举债,从而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企业资本结构构成对于财务杠杆水平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前提是企业资本结构最优。
对于新兴上市公司,举债是因为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当公司
资本增加到一定程度,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时,
相对稳定的资产负债结构可以维持不断上升,财务管理则应用不明显。因为不断借
债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有时候巨额债务费用反而会成为压倒
“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应调整。及企事业单位不存在借款业务,
也不存在财务杠杆的利用。成熟的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利用也相对较少。
2.负债水平的重要性
举债是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企业的负债应保持在一
个合理的范围中,适度的负债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过度的负债带来巨额债务利息。可能导致企业收不抵支,
经营困难,严重时面临破产倒闭,所以,一个良性发展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筹资
水平、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界定合理负债水平。企业举债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加所有者权益。资产负
债率用来衡量企业的负债水平,该指标高时,
表明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为债权人,债务利息负担大,
财务风险高;资产负债率低对于债权人显然更加友好,因为他们的收益保障程度高。当企业发
展情况较好时,提高资产负债率,
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负债水平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合理控制负债规模至关重要。
3.财务杠杆弹性
财务杠杆水平总是随着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动态演变,不同时期,对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财务杠杆正效应可能会转变为财务杠杆负效应,反之也会发生转化。企业应及时调
整资本结构,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首先,
在融资时对于可以提升企业资本灵活程度的部分增加比例,这类融资在企业发生财务风险便于转化,可以降低负面影响程度。其
次,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同行业对比,
内外环境观察等科学预测未来变化,若可能发生财务风险,则降低债务资本。再次,企业可适当增加可以抵押的资产规模,当经营情况良好时,
可以利用抵押资产举债,增加债务水平实现融资,提高财务杠杆。参考文献:
[1]曾维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2009.
[2]陈秋玲.杠杆原理及其应用[J].企业导报,2014(12):179-180.[3]邓红英.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259.[4]刘瑞红.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4(04):87-.
[5]刘瑞红.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4(12):44-46.
[6]李兵.探析企业财务管理中杠杆原理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26):82-83.
[7]蓝莎.财务杠杆原理及经典案例分析[J].会计师,2012(03):16-17.[8]孙丹.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07):69.[9]王洁.中小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2014.
128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