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01 21:47:09)
转载▼
标签:
| 杂谈 | 分类: 学校工作 |
为创建一个绿色生态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师教发 [2011] 6号关于印发《农四师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和《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决定,于2011年至2013年,在我六十一团中学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绿色学校创建要以形成优美校园环境、体现人本教育理念、塑造学生崇高思想境界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校园绿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冶情励志,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具体分工:
政教处: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务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 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教研室: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环保小组全体成员、各学科教师等组成。同时聘请团林果业中心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三、目标任务
要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各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在学校营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和风气,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力地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原则
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2. 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
3. 坚持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4. 坚持经济实用和美观协调相统一的原则。
五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和谐校园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特色学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创建绿色学校的措施
(一) 提供保障措施
1. 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2. 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3. 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4.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兵师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二)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按照“绿化、美化、净化”的工作方针,坚持高品位、高质量、现代化、精品化的原则,努力创建清雅、素朴、整洁、文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力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 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补花草树木,实施“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目标,校园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把学校的绿化带,公共活动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2. 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 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校园空气清新,卫生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开展评比,做到校园净化,办公室整洁,班级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增添有关书籍,完善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等。
(三)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升办学档次。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教师环保意识。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案征集活动,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派教师参加市、县环保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环保教育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加强实验室、书画室等专用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环保教育工作。
5.加强三结合教育,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四)以学生为主体,精心组织,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深化创绿工作。
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中设环保专题,利用网络开发学习资源,开展专题性环保作品展。
3.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校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设立宣传栏,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周会、板报、广播、图书室、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的爱鸟周活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的节日,提供教育的时机和内涵,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4.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环保专题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环保基础知识,自身与环保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达到亲和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灵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信息,定期展示在校园橱窗内。通过收集、自编、创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陶冶,发挥自身的能量为环保尽责出力。
5.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6. 成立学生环保小组,参与学校环境管理。
(五)做好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加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 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校刊上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党和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 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学校各部门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录像、照片等资料要加强收集与整理,做到件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块块有材料。
2011年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