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11-10-28 | 来源: 科学实验仪器网 | 点击量:9312 | 字段选择:大 中 小 |
提取样品的总RNA后,一般根据RNA的凝胶电泳图来判断RNA的质量。由于RNA容易形成二级结构,因此常用甲醛变性胶来进行RNA电泳,得到的电泳图能真实反映RNA的质量状况
一、试剂:
DEPC(Sigma公司产品),MOPs(Bocherigmer公司产品),甲酰胺(Formamide,Sigma公司产品),溴酚蓝(Bromphenol Blue,Sigma公司产品)。EDTA-Na2,氢氧化钠,醋酸钠,甲醛,甘油,分析纯,国产。
RNA甲醛变性胶电泳
二、试剂配制:
1、DEPC 水的处理:用量筒量取去离子水2L,在通风橱中,加入2ml DEPC到2升去离子水中,终浓度为0.1%的DEPC。迅速盖上盖子,混匀,然后放在摇床中中速摇荡至少4hr,再高压灭菌。灭菌时将瓶盖松开,15磅灭菌20min。
2、10 × FA Buffer(formaldehyde agarose buffer:200 mM的MOPs,50 mM的NaAc,10 mM的EDTA):配制500ml,称取3.4g NaAC?3H2O放入1000ml烧杯中,加入400ml DEPC 处理过的去离子水,加入搅拌子,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溶解。然后加入20.9g MOPs,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溶解。再加1.86g EDTA二水二钠,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溶解。用1M灭过菌的NaOH 调PH至7.0(约用NaOH 40ml),用DEPC 处理过的去离子水定容至500ml,装入棕色瓶中,写好标签,室温避光保存。
4、5 × 甲醛变性胶加样缓冲液(5×loading buffer): 配制10ml。预先配制水饱和的溴酚蓝溶液:在1.5ml 离心管中加入约0.1mg溴酚蓝,加入1ml DEPC水溶解,充分振荡溶解,离心,可见离心管底部有溴酚蓝粉末剩余,上层液体即水饱和的溴酚蓝液。在15ml灭菌离心管中,依次加入以下各种成分:
4.0ml 10 × FA buffer
3.1ml 甲酰胺
2.0ml 100%的甘油
720ul 37%的甲醛
80ul0.5M的 EDTA (PH 8.0)
16ul 水饱和的溴酚蓝
100ul DEPC水
混匀,分装,-20℃保存,常用放4℃保存。
5、1×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1×running buffer):20 ml 10×FA gel buffer,4.0 ml 37%的甲醛,176 ml水,放入电泳槽中使用,一般在3次电泳结束后需更换此电泳缓冲液。
6、1.2%的甲醛变性胶:称0.4克琼脂糖,加入3.34 ml 10×FA gel buffer,加入30 ml DEPC水,微波炉融化,肉眼观察无颗粒状悬浮物。冷却至约50-60℃,再加入600 l甲醛,倒入7.5×5.0 cm的凝胶模具中。插入合适长度和宽度的梳子,室温放置约30min后即可使用。
RNA甲醛变性胶电泳
三、实验方法
一般取0.3 g的总RNA,加入1/5体积的5×加样缓冲液,65℃加热5 min,冰上骤冷,以消除RNA的二级结构。建议上样前在RNA样品中加入0.5-1.0 ul的溴化乙锭(EtBr,浓度1.0 mg/mL),而不在胶中加EtBr,这样电泳后的背景较低。配好的1.2%的甲醛变性胶先在1×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中预电泳15min。RNA样品在5-10 V/cm的电压降下电泳30min。图1是我们实验室用以上方法检测酵母总RNA的电泳图。
图1 酵母total RNA的甲醛变性胶电泳。1,酵母total RNA(0.3 g);2,酵母total RNA(0.5 g);3,RNA Marker(0.2 g)。RNA的质量判断标准是有清晰的26S,18S条带,无降解,且肉眼观察26S条带亮度约是18S的1-2倍
你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因为我要做NORTHERN BLOT,所以前几个月一直摸方法。我的方法不和分子科隆上的完全一样,但肯定能得到很好的电泳图(我用手工提RNA)。我开始时跑胶后基本什么都没有,连降解都没看见,应该和你的情况一样吧,呵呵!以下是我的PROTOCOL,你可以试试,我的电泳图就很漂亮,可惜我不会上传图!我觉得你用EB染应该没有问题,但你那方法我没有试过,你可以直接加在胶里啊!至于甲醛只要是新的没有必要去离子化,但是如果甲醛PH低于4的话,那就要处理一下,或换新的。
方法:
1.配制5X甲醛凝胶电泳缓冲液:
5X甲醛凝胶电泳缓冲液
0.1mol/L MOPS(PH7.0)
40mmol/L 乙酸钠
5mmol/L EDTA(ph8.0)
将20.6g 丙磺酸(MOPS)溶于800ml 经用处理DEPC的50mmol/L的乙酸钠溶液。用2mol /L氢氧化钠将溶液的ph调至7.0,加10ml经用DEPC处理的0.5mol/LEDTA(ph8.0),再加经用DEPC处理的水至溶液总体积为1L。上述溶液经用0.2umol微孔虑膜过滤除菌,比光保存于室温。光照或高压后溶液逐渐变黄,淡黄色的缓冲液可以正常使用,而深黄色缓冲液则不然。
DEPC有致癌之嫌,须小心操作!
2.制备凝胶:适量琼脂糖溶于1X甲醛电泳缓冲液(Ph6.9~7.0),至终浓度1%。微波炉溶解琼脂糖,然后冷却至50~60℃。将37%甲醛溶液(12.33mol/L)加入凝胶溶液,至终浓度0.32mol/L,加两滴EB(制胶盘约30ml),混匀倒入制胶盘中,插好梳子,让凝胶凝固1h后用。
3.在EP管中,将RNA样品(用高压灭菌水适当稀释)与等体积的加养缓冲液混合,总体机约为加养孔体积的80%。
甲醛凝胶加样缓冲液:
甲酰胺 0.75ml
5x甲醛凝胶加样缓冲液 0.30ml
甲醛 0.24ml
甘油 0.15ml
1.2溴酚蓝 0.05ml
置-20℃保存。
4.将样品置沸水浴2~4分钟,然后置冰上冷却2分钟,使RNA变性,1200r/min离心5秒,使液体全部沉积在EP管底。
5.加样前将凝胶预电泳5分钟,电压降为5V/cm, 然后将样品加至凝胶加样孔。用已知大小的RNA作为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如:18S和28SrRNA
6.将凝胶浸入1X甲醛凝胶电泳缓冲液中,3-4V/cm电压降进行电泳。电泳缓冲液不需进行持续循环,电泳1-2小时后收集并混合两个液槽的缓冲液。
(我配30ml胶大概加甲醛700ul左右,比分子克隆上少得多,但电泳以及转膜的效果都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