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 煤矿XX 工作面回撤(高危作业前)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XX年XX月XX日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按照年度采掘计划,XX工作面已推进到距离停采线200m位置,为安全开展工作面回撤工作,煤矿组织开展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煤矿组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生产副矿长)
成员:XXX、XXX、XXX(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安全副总工程师、采掘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安健环科副科长、综放队队长及综放队相关人员)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和资料收集
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覆盖了与XX工作回撤相关的作业任务、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相关的危险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前,相关人员收集了与工作面相关的以下资料和信息:
1. 工作面设计和作业规程等。
2. 工作面设备清单。
三、工作面概况
(一)煤层情况
XX工作面所在煤层为2#煤层,为四盘区第3个综放工作面,倾向长200m。煤层倾角1°~30°,平均厚度8.07m,普氏硬度系数f=1.5~2.5,容重1.25t/m3。工作面对应地面标高:XX~XXm,井下标高XXm。煤层埋深271~295m,平均埋深280m。
(二)地质情况
煤层顶底板: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顶底板岩性介于软弱~中等坚硬之间,岩体较完整,裂隙不甚发育,地质构造简单。
水文地质:本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无断层及岩浆岩侵入,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
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04m3/t,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尘: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煤自燃倾向性为Ⅰ级,属容易自燃煤层。
其他:矿井无地热和冲击地压危害。
(三)工作面位置
XX工作面位于四盘区井筒北翼,南部为三采区边界,西部为采空区,东部为断层。工作面对应地面上部,北侧为排土场、中部为采剥回填坑、南侧为贮灰场,地面无其他建筑物。
四、主要工作任务及相关信息
XX工作面回撤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 回撤准备
包括施工回撤通道(扩帮)、架设板梁、铺柔性网、两道超前维护。
2. 安装回撤设备
包括安装工作面回撤使用的绞车、开关、电缆、声光信号装置等,对运输轨道进行整修。
3.拆除并运输设备
材料巷设备的回撤顺序:移动变电站和电缆→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支架→轨道设施→工字钢棚或单体棚→其他设备。
运输巷设备回撤顺序:刮板输送机链子→转载机链子→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带式输送机机体→转载机→工字钢棚或单体棚、轨道等。
4. 回撤设备清单
回撤设备清单见表1。
表1 回撤设备清单
| 设备名称 | 型号 | 数量 |
| 基本支架 | ZY2400-0.9/2.0 | 137架 |
| 刮板输送机 | SGZ730/320 | 1部 |
| 采煤机 | MG2×70/330 -BWD | 1台 |
| 转载机 | SZB630/150 | 2部 |
| 带式输送机 | SDJ-80 | 1部 |
| 乳化液泵站 | MRB-125/31.5 | 两泵一箱 |
| 移动变电列车 | KBSGZY-630/6 | 2台 |
| 组合开关 | QJZ-4×315/1140 | 2台 |
| 电缆管线 | XX | XX |
| 单体棚 | XX | XX |
针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已经在工作面设计前完成。本次风险评估,是针对工作面回撤工作任务中存在的风险。回撤工作危险源辨识见表2。
表2 回撤工作危险源辨识
| 工作任务 | 危险源 | 风险描述 | 事件类型 | 后果 及影响 |
| 回撤准备 | 施工回撤通道 | 通道超宽,临时支护不能覆盖全断面 | 片帮 | 人员伤害 |
| 顶板压力大,上下出口变形 | 出口不畅通 | 多人伤亡 | ||
| 架设钢梁棚 | 人员登高作业 | 坠落 | 人员伤亡 | |
| 铺柔性网 | 人员登高作业 | 坠落 | 人员伤亡 | |
| 两巷超前维护 | 参考综放工作面风险评估结果 | — | — | |
| 安装回撤设备 | 安设绞车 | 绞车固定不牢 | 跑车 | 多人伤亡 |
| 维修轨道 | 斜巷维修交叉作业 | 物体打击 | 人员伤亡 | |
| 拆除并运输设备 | 拆解设备 | 拆解设备时吊装作业 | 起重伤害 | 人员伤亡 |
| 带电设备拆解时未切断电源作业 | 触电 | 人员伤亡 | ||
| 运输大件 | 轨道运送大件时下沉变形 | 掉道、跑车 | 多人伤亡 | |
| 运输超长、超宽部件 | 掉道、跑车 | 多人伤亡 |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析包含三个评价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产生的后果C和暴露危险条件的频繁程度E。风险评价采用公式D=L×E×C来计算风险大小。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相应分值。风险程度D为三者的乘积,亦分为若干等级(参见附件)。针对某种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L、E、C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D的级别。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见表3。
表3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工作
| 任务 | 危险源 | 风险描述 | 风险分析 | 后果 及影响 | 风险评估 | |||
| L | E | C | D | |||||
| 回撤准备 | 施工回撤通道 | 通道超宽,临时支护不能覆盖全断面,发生片帮 | 通道宽度8m,掘进机前控梁能够覆盖2.5m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 顶板压力大,上下出口变形 | 正常施工时,上下出口会变低、变窄,严重时会违反相关规定 | 多人伤亡 | 3 | 3 | 7 | 63 | ||
| 架设钢梁棚 | 人员登高作业 | 每天均有架棚作业,作业任务紧张,多人配合作业时会发生坠落 | 人员伤亡 | 1 | 6 | 15 | 90 | |
| 铺柔性网 | 人员登高作业 | 每天均有架棚作业,作业任务紧张,多人配合作业时会发生坠落 | 人员伤亡 | 1 | 6 | 15 | 90 | |
| 两巷超前维护 | 参考综放工作面风险评估结果 | — | — | — | — | — | — | |
| 安装回撤设备 | 安设绞车 | 绞车固定不牢 | 遇底板泥岩、巷道空间不足的情况,可能固定不牢 | 多人伤亡 | 0.5 | 6 | 40 | 120 |
| 维修轨道 | 斜巷维修交叉作业 | 维修任务紧张会出现交叉作业 | 人员伤亡 | 1 | 3 | 7 | 21 | |
| 拆除并运输设备 | 拆解设备 | 拆解设备时吊装作业 | 每天均会发生吊装作业,异常吊装、作业任务多时会发生事故 | 人员伤亡 | 3 | 6 | 15 | 270 |
| 带电设备拆解时未切断电源作业 | 工序安排不合理会造成带电拆解设备 | 人员伤亡 | 1 | 6 | 7 | 42 | ||
| 运输大件 | 轨道运送大件时下沉变形 | 不能解体的支架等运送时,轨道会下沉,产生高差后会造成矿车掉道 | 多人伤亡 | 3 | 3 | 15 | 135 | |
| 运输超长、超宽部件 | 部件不易捆绑,与两帮及顶板发生钩挂,掉道 | 多人伤亡 | 1 | 3 | 15 | 45 | ||
针对上述工作任务中的安全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见表4。
表4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
| 危险源 | 风险描述 | 管控措施 | 转化应用情况 |
| 施工回撤通道 | 通道超宽,临时支护不能覆盖全断面 | 1. 改变掘进工艺,短掘短支; 2. 控制工作面人员数量 | 《施工回撤通道作业规程》 |
| 顶板压力大,上下出口变形 | 改变支护工艺,缩小支护间排距 | 补充《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 | |
| 架设钢梁棚 | 人员登高作业 | 1. 更换作业平台; 2. 设置监护人; 3. 对申请、许可、作业过程进行控制 |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
| 铺柔性网 | 人员登高作业 | 1. 更换作业平台; 2. 设置监护人; 3. 对申请、许可、作业过程进行控制 |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
| 两巷超前维护 | 参考综放工作面风险评估结果 | — | — |
| 安设绞车 | 绞车固定不牢 | 采用双重固定,地锚结合压柱 | — |
| 维修轨道 | 斜巷维修交叉作业 | 调整工序 | 《斜巷维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 拆解设备 | 拆解设备时吊装作业 | 1. 对起吊点选择进行规定; 2. 增设现场监护人 | 《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 带电设备拆解时未切断电源作业 | 1. 重新设定工作任务步骤,预先对需要搬迁设备进行电源拆除; 2. 完善《电气检修安全规程》 | 《电气检修安全规程》 | |
| 运输大件 | 轨道运送大件时下沉变形 | 1. 每班对易发生下沉地段轨道进行检查; 2. 每日调整 | 《轨道维护规定》 |
| 运输超长、超宽部件 | 使用专用车辆 | — |
| 事故发生可能性 | 分值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分值 | 事故后果 | 分值 | 危险程度 | 分 值 | 风险预警等级 |
| 完全可以预料 | 10 | 连续暴露 | 10 | 10人以上死亡 | 100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320 | 重大 风险 |
| 相当可能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6 | 3~9人死亡 | 40 |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 160~320 | 较大 风险 |
| 可能,但不经常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3 | 1~2人死亡 | 15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70~160 | 一般 风险 |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1 | 每月一次暴露 | 2 | 重大、致残 | 7 |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 20~70 | 低风险 |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0.5 | 每年几次暴露 | 1 | 轻伤 | 3 |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20 | 低风险 |
| 极不可能 | 0.2 | 非常罕见暴露 | 0.5 | 引人注意 | 1 | |||
| 实际不可能 |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