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51:14
文档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1

本组设计数据:第三组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950。运输机带速V/(m/s)0.90。卷筒直径D/mm380。已给方案: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一、传动方案(已给定)1)外传动为V带传动。2)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3)方案简图如下:二、该方案的优缺点: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
推荐度:
导读本组设计数据:第三组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950。运输机带速V/(m/s)0.90。卷筒直径D/mm380。已给方案: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一、传动方案(已给定)1)外传动为V带传动。2)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3)方案简图如下:二、该方案的优缺点: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
本组设计数据:

第三组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  950  。

            运输机带速V/(m/s)    0.90     。

            卷筒直径D/mm     380     。

    

已给方案: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

          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传动方案(已给定)

1)外传动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3)方案简图如下:

二、该方案的优缺点: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计 算 与 说 明

结果
三、原动机选择(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工作机所需功率:PW =kw 

传动装置总效率: 

(见课设表4.2-8)

V带传动效率:  

圆柱齿轮啮合效率: 

滚动轴承效率:  

联轴器传动效率: 

运输滚筒效率:   

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kw,取kw

选择电动机为Y132S-4型  (见课设表4.12-1)

技术数据:额定功率()    5.5   额定转矩() 2200 最大转矩()2200 

四、传动装置总体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总传动比:    

滚筒转速则有,        

2.各级传动比分配:  (见课设2.4中公式) 

按课设表4.2-9取i带=2.5

则减速器传动比i减=

减速器高速及传动比 

低速级传动比 

3.计算各轴动力参数:

0轴(电动机轴):

功率

转速

扭矩

1轴(即高速轴):

功率kw

转速

扭矩

2轴(中间轴)

功率kw

转速

扭矩

3轴(低速轴)

功率kw

转速

扭矩

4轴(传动滚筒轴)

功率kw

转速

扭矩

第二部分 V带设计

外传动带选为  普通V带传动   

1.确定计算功率: 

1)、由表14-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2)、由上面公式                              

2.选择V带型号

查图14-12选A型V带。

3.确定带轮直径   

(1)、参考表14-2选取小带轮直径 

(2)、验算带速 

          

(3)、从动带轮直径  

(4)、传动比  i

          

(5)、从动轮转速

4.确定中心距和带长

(1)、初选中心距

  

                    取

(2)、初选V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查表14-5取带的基准长度Ld=2033mm定V带公称长度

(3)、定中心距:a

      

5.验算小带轮包角α1

    由式

6.包角系数

查表14-8得

7.长度系数

查表14-9取

8.材质系数k取0.75

9.确定V带根数Z

(1)、由表14-6查得D1=120mm用线性插值法求n0=14400r/min时的额定功率P0值

       

(2)、由表14-10查得单根V带传递扭矩的修正值取1.2。可由公式求得单根V带功率增量kw

(5)、计算V带根数Z,由式

                 

              取Z=5根 

7.计算单根V带初拉力F0,由式(5-29)机设。

q由表14-3机设查得取0.10

8.计算对轴的压力FQ,由下式得

     

9.确定带轮的结构尺寸,给制带轮工作图

小带轮:基准直径D1=120mm采用实心式结构。

大带轮基准直径D2=300mm,采用孔板式结构。

第三部分 各齿轮的设计计算

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选定齿轮的材料,精度和齿数

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选取45号钢,小齿轮调质HBS1=240,大齿轮常化HBS2=200,均用软齿面。齿轮精度用8级,轮齿表面精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考虑传动平稳性,齿数取Z1=24  则Z2=Z1i1=24×4.145=99.48取99。

2.设计计算。

(1)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公式16-19得

      

试选载荷系数Kt=1.1;

小齿轮所传递的扭矩T1=86.63=86630;

由表16-5选取齿宽系数;

由表16-4查得弹性影响系数;

由式16-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由图16-20查得KHN1=KHN2=1;

由表16-22c查得接触疲劳极限;由表16-22b查得;取安全系数s=1由式16-12得,斜齿轮的许永接触应力为

初选螺旋角;

由图16-28查得;

由图16-29查得区域系数ZH=2.43;

试算dt1 :;

计算圆周速度;

计算载荷系数,由表16-2查得KA=1,由图16-10b查得Kv=1.04,由图16-14得,由图16-12得,由式16-12得:

;

校正所得分度圆直径: 

计算模数:取模数为标准值mn=2.5mm;

计算中心距:因所选标准模数已大于计算的模数值,故可向下圆整取a=158mm;

按圆整后中心距修正螺旋角:,值改变不多,故参数不用修正;

计算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计算齿轮宽度:圆整取B1=55mm,B2=50mm;

( 3 )校核

计算在荷系数:由图16-12查得,由式16-3计算:;

计算圆周力:;

计算当量齿数:,得Zv1=26.27,Zv2=108.37;

由表16-3查得YFa1=2.60, YFa2=2.174;

 Ysa1=1.595 ,Ysa2=1.796;

计算纵向重合度系数:,查图得Y=0.88

由式16-16得,,计算得=98.70MPa<, =92.93MPa<。

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直齿圆柱齿轮)

1.选定齿轮的材料,精度和齿数

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选取45号钢,小齿轮调质HBS3=240,大齿轮常化HBS4=200,均用软齿面。齿轮精度用8级,轮齿表面精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考虑传动平稳性,齿数取Z3=28  则Z4=Z3i2=28×3.067=85.876取86。

2.设计计算。

( 1 ) 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式16-10a得

      

同高速级设计取Kt=1.1,,;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公式16-13):, 

由图16-20查得KHN3=1,KHN4=1.15;

由图16-22c查得=590MPa, =470MPa,取安全系数s=1,由式16-12得:,;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圆周速度:;

计算载荷系数: 由表16-2查得KA=1,由图16-10b查得Kv=1.02,由图16-14得,由图16-12得,由式16-12得:;

按实际载荷校正所得分度圆直径:

计算模数:,取标准模数m=4mm;

计算分度圆直径:d3=mZ3=4×28=112mm,

d4=mZ4=4×86=344mm;

计算中心距:a=(d3+d4)/2=228mm;

计算齿宽: 

(3)校核

计算圆周力:;

径向力: 

差校正系数:YFa3=2.492, YFa4=2.216;

 Ysa3=1.626 ,Ysa4=1.798;

载荷系数: ;

差去玩去疲劳强度极限校核及寿命常数,由16-21c得,由图16-21b

由图16-19查得取安全系数s=sF=1.4则,

求得,;

校核计算:

总结:高速级  z1=24  z2=99   m=2.5

   低速级  z3=28  z4=86  m=4

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

高速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调质处理的45钢, 

2.初估轴径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表18-2取A0=110,由式18-2得 

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大带轮的直径。所以所选直径应为标准系列取d1=25mm。

3.初选轴承

初选轴承为7307AC,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1=40mm

4.结构设计(结构详见图)为了拆装方便,减速器壳体用剖分式.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1安装轴承7307AC,故该段直径为35mm。2段设计为齿轮轴。4段装轴承,直径和1段一样为35mm。3段不装任何零件,但考虑到轴承的轴向定位,及轴承的安装,取4段为45mm。5段应与密封毛毡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JB/ZQ4606-1986中d=32mm的毛毡圈,故取5段32mm。6段装大带轮,取为25mm>dmin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1装轴承7307AC,滚动轴承应距箱体边一段距离5mm,取箱体距齿轮距离a=16mm,则轴段1长度:l1=21+5+16=42mm。2段长为l2=55mm。3段的长度l3=117.5mm,4段和轴承7307AC同宽取l4=21mm。5段长取l5=50mm,6段同大带轮同宽,取l6=80mm。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距L1=59mm,L2=155.5mm,L3=100.5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k6,大带轮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为8*7  GB1096-1979。

(4).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6008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2mm。根据标准GB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1*45。

5.轴的受力分析及校核

(1)画轴的受力简图。

(2)计算支座反力。

Ft=2801.9N

Fr=

在水平面上:

在垂直面上:

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

a-a剖面左侧

    MAh=FR1H·l1=98.5959=5816.81N·mm

a-a剖面右侧

    M’Ah=FR1H·l1-Fa·d1/2

=5816.81-519.08×61.837÷2=-10232.36 N·mm

b-b剖面

    MBh= FR1H·(l1+l2)+ Fr·l2-Fa·d1/2

=98.59×(59+155.5)+780.95×155.5-519.08×61.837÷2

=126536.11N·mm

在垂直面上

          a-a剖面

    MAv=M’AV=FR1Vl1=

-2021.21×59=-119841.39N·mm

b-b剖面

    MBv=0

合成弯矩,a-a剖面左侧

a-a剖面右侧

         b-b剖面

画转矩图

转矩  T1=86550N·mm

做当量弯矩图(弯扭合成)

a-a剖面左侧: 

a-a剖面右侧: 

b-b剖面: 

所以校核b-b剖面: 

按表18-6对于的碳钢,承受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故安全。

中间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合金钢, 

2.初估轴径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表18-2取A0=110,由式18-2得 

最小直径是安装轴承的直径。所以所选直径应为标准系列取d1=40mm。

3.初选轴承

初选轴承为30208,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1=40mm

4.结构设计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1安装轴承30208,故该段直径为40mm。2段装齿轮,直径设计为50mm。考虑到两个齿轮的轴向定位,3段设计为轴环,直径为55mm。4段装低速级小齿轮,但考虑到齿轮的轴向定位,及齿轮的安装,取4段为50mm。5段装轴承取为40mm>dmin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1装轴承30208,滚动轴承应距箱体边一段距离5mm,取箱体距齿轮距离a=18.5mm,则轴段1长度:l1=18+5+18.5+4=45.5mm。2段长为l2=46mm。3段的长度l3=10mm,4段取l4=91mm。5段长取l5=18+5+16+4=43mm。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距L1=57.5mm,L2=82.5mm,L3=77.5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H7/r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k6,斜齿齿轮与直齿齿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为 14*9 GB1096-1979。

(4).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320208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2mm。根据标准GB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1*45。

5.轴的受力分析及校核

(1)画轴的受力简图。

(2)计算支座反力。

斜齿:Ft=2801.9N

Fr=

直齿: 

在水平面上:

在垂直面上:

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

a-a剖面左侧

    MAh=FR1H·l1=-516.5657.5=-29702.20N·mm

a-a剖面右侧

    M’Ah=FR1H·l1-Fa·d1/2

=-29702.20-519.08×255.077÷2=-95904.88 N·mm

b-b剖面

    MBh= FR1H·(l1+l2)- Fr·l2-Fa·d1/2

=-516.56×(57.5+82.5)-780.95×82.5-519.08×255.077÷2

=-202949.46N·mm

在垂直面上

          a-a剖面

    MAv=M’AV=FR1Vl1=

55.09×57.5=3367.68N·mm

b-b剖面

    MBv= FR1H·(l1+l2)- Fr·l2=760884.23 N·mm

合成弯矩,a-a剖面左侧

a-a剖面右侧

         b-b剖面

画转矩图

转矩  T1=344830N·mm

做当量弯矩图(弯扭合成)

a-a剖面左侧: 

a-a剖面右侧: 

b-b剖面: 

所以校核b-b剖面: 

按表18-6对于的合金钢,承受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故安全。

中间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调质处理的45钢, 

2.初估轴径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表18-2取A0=110,由式18-2得 

最小直径是安装联轴器的直径。为了使所选轴直径与联轴器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出联轴器。

输出轴上的扭矩:T3=1015.91N·m

从手册中查用HL5型弹性联轴器,其半联轴器孔径d=60mm,长L≥142mm.故取轴直径d=60mm。

3.初选轴承

初选轴承为6214,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1=70mm

4.结构设计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1安装联轴器HL5,故该段直径为60mm。2段与毡圈配合,直径设计为65mm。3段装轴承,直径为70mm。考虑到轴承的轴向定位和齿轮的轴向定位,及齿轮的安装,取4段为83mm。5段装齿轮取为75mm 。6段装轴承取为70mm。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1装联轴器HL5取142mm;轴段2取50mm;轴段3装轴承取35mm;轴段4取52mm;轴段5取52;考虑到轴承距箱体内壁距离及距齿轮的距离,则轴段6长度取为 35+5+18.5+4=62.5mm。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距L1=114.5mm,L2=90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H7/r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k6,联轴器与齿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分别取为 18*11   20*12  GB1096-1979。

(4).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6214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2mm。根据标准GB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1*45。

5.轴的受力分析及校核

(1)画轴的受力简图。

(2)计算支座反力。

在水平面上:

在垂直面上:

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

a-a剖面

    MAh=FR1H·l1=2192.70114.5=2510.15N·mm

在垂直面上

          a-a剖面

MAv=FR1Vl1=-4735.33×114.5=542195.29N·mm

合成弯矩,a-a剖面

画转矩图

转矩  T3=1015910N·mm

做当量弯矩图(弯扭合成)

a-a剖面: 

所以校核a-a剖面: 

按表18-6对于的碳钢,承受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故安全。

第五部分 其他校核

高速轴轴承

       

    

合成后:  

计算派生轴向力: 

                

实际轴向力:  

轴承的型号为7307AC,Cor=24.8 kN,Cr=32.8kN

1)Fa2/Cor=0.059,Fa2/Fr2=0.65<0.68

2)计算当量动载荷

            

查表20-5得fP=1.2,查课设表4.6-2径向载荷系数X和轴向载荷系数Y为X=1,Y=0

   =1.2×(1×,2273.73)=2728.48 N

3)验算7307AC的寿命

       

中间轴轴承

合成后:  

计算派生轴向力: 

                

实际轴向力:  

轴承的型号为30208,Cor=42.8 kN,Cr=59.8kN

4)Fa1/Cor=0.042,Fa1/Fr1=0.42>e=0.37

5)计算当量动载荷

            

查表20-5得fP=1.2,查课设表4.6-2径向载荷系数X和轴向载荷系数Y为X=0.4,Y=1.6

   

=1.2×(0.4×5917.68+1.6×2514.92)=7669.13N

6)验算30208的寿命

       

低速轴轴承

     

   

合成后:  

轴承的型号为6214,Cro=37.5 kN,Cr=46.8kN

7)FA/COr=0

8)计算当量动载荷

            

查表得fP=1.2径向载荷系数X和轴向载荷系数Y为X=1,Y=0

    =1.2×(1×6266.09)=7519.31N

9)验算6214的寿命

       

键的校核

高速轴键1  8×7   L=70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18-4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中间轴键2和3  14×9   L1=45  L2=90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18-4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低速速轴键4  18×11  L=125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18-4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键5   20×12  L=80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18-4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联轴器的选择

         联轴器选择为TL5型弹性联轴器  GB4323-84

减速器的润滑

1.齿轮的润滑

因齿轮的圆周速度<12 m/s,所以才用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

    

2.滚动轴承的润滑

因润滑油中的传动零件(齿轮)的圆周速度V≤1.5~2m/s所以采用脂润滑,

第六部分 主要尺寸及数据

箱体尺寸:

箱体壁厚

箱盖壁厚

箱座凸缘厚度b=15mm

箱盖凸缘厚度b1=15mm

箱座底凸缘厚度b2=25mm

地脚螺栓直径df=M16

地脚螺栓数目n=4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d1=M12

联接螺栓d2的间距l=150mm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d3=M8

定位销直径d=6mm

df 、d1 、d2至外箱壁的距离C1=18mm、18 mm、13 mm

df、d2至凸缘边缘的距离C2=16mm、11 mm

轴承旁凸台半径R1=11mm

凸台高度根据低速轴承座外半径确定

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40mm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1=10mm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2=10mm

箱盖,箱座肋厚m1=m=7mm

轴承端盖外径D2 :凸缘式端盖:D+(5~5.5)d3    

以上尺寸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7~P21

传动比

原始分配传动比为:i带=2.5     i1=4.145    i2=3.067    

修正后          :i带=2.5     i1=4.125    i2=3.071

各轴新的转速为  :n1=1440/2.5=576m/s

                  n2=384/4.125=139.6 m/s

                  n3=147/3.071=45.5 m/s

各轴的输入功率

P1=pdη带=5.5×0.95=5.225kw

P2=p1η齿η承 =5.225×0.97×0.99=5.018 kw

P3=p2η齿η承=5.018×0.97×0.99=4.818 kw 

P4=p3η承η联=4.818×0.99×0.995=4.749 kw 

各轴的输入转矩

T1=9550P1/n1=9550×5.225÷576=86.63N·m

T2=9550P2/n2 =9550×5.018÷139.6=343.28 N·m

T3=9550P3/n3 =9550×4.818÷45.5=1011.25 N·m 

T4=9550P4/n3=9550×4.749÷45.5=996.77 N·m 

轴号

功率p

转矩T

转速n

传动比i

效率η
电机轴5.536.48144011
15.22586.635762.50.95
25.018343.28139.64.1250.960
34.8181011.2545.53.0710.960
工作机轴4.749996.77

45.510.985
齿轮的结构尺寸

两小齿轮采用实心结构

两大齿轮采用复板式结构

齿轮z1尺寸

z=24  d1=61.837mm  m=2.5mm  b=55mm 

ha=ha*m=1×2.5=2.5mm

    hf=( ha*+c*)m=(1+0.25)×2.5=3.125mm

    h=ha+hf=2.5+3.125=5.625mm

    da=d1+2ha=61.837+2×2.5=66.837mm

    df=d1-2hf=61.837-2×3.125=50.587mm

    pn=πm=7.85mm

    sn=πm/2=3.925mm

    en=πm/2=3.925mm

    c=c*m=0.25×2.5=0.625mm

齿轮z2的尺寸

由轴可 得d2=255.077mm  z2=99    m=2.5mm   b=50mm   d轴=50mm

ha=ha*m=1×2.5=2.5mm

    hf=( ha*+c*)m=(1+0.25)×2.5=3.125mm

    h=ha+hf=2.5+3.125=5.625mm

    da=d1+2ha=255.077+2×2.5=260.077mm

    df=d1-2hf=255.077-2×3.125=248.827mm

    pn=πm=7.85mm

    sn=πm/2=3.925mm

    en=πm/2=3.925mm

    c=c*m=0.25×2.5=0.625mm

D4= d轴=50mm

D3≈1.6D4=1.6×50=80mm

D0≈da-12mn=260.077-12×2.5=230.077mm 取230mm

D2≈(0.25~0.35)(D0-D3)

=(0.25~0.35)(162-78.4)=37.5~52.5mm取40mm

R=5mm  c=(0.2~0.3)b=10~15mm取12mm

齿轮3尺寸

由轴可得, d3=112mm   z3=28  m=4mm  b=95mm  d轴=50mm

ha =ha*m=1×4=4mm 

hf=(ha*+c*)m=(1+0.25)×4=5mm   

h=ha+hf=4+5=9mm

da=d3+2ha=112+2×4=120mm

df=d1-2hf=112-2×5=102mm

p=πm=3.14×4=12.56mm     

s=πm/2=6.28mm

e=s        c=c*m=0.25×4=1

齿轮4寸

由轴可得   d轴=75mm  d4=344mm  z4=86  m=4   b=90mm

ha =ha*m=1×4=4mm 

hf=(ha*+c*)m=(1+0.25)×4=5mm   

h=ha+hf=4+5=9mm

da=d3+2ha=344+2×4=352mm

df=d1-2hf=112-2×5=334mm

p=πm=3.14×4=12.56mm     

s=πm/2=6.28mm

e=s        c=c*m=0.25×4=1

D0≈da-(10~14)m=352-(40~56)=312~296mm取294mm

D4=d轴

D3≈1.6×D4=112.5mm取112mm

D2=(0.25~0.35)(D0-D3)

= (0.25~0.35)×(294-112)=45.5~63.7mm取55mm

r=5mm   c=(0.2~0.3)b=18~27mm取24mm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手册》

设计心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课程当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了3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训练,对机械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由于本次设计是分组的,自己设计的东西不多,但在通过这次设计之后,我想会对以后自己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文档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1

本组设计数据:第三组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950。运输机带速V/(m/s)0.90。卷筒直径D/mm380。已给方案: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一、传动方案(已给定)1)外传动为V带传动。2)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3)方案简图如下:二、该方案的优缺点: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