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51:26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时代代表性书法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备注殷商宰丰甲骨文《兽骨卜辞》、《宰丰骨匕刻辞单刻型、复刻型,笔画瘦硬劲挺、结构错落有致甲骨文分单刻型和摹刻型西周大篆(金文、铭文等《大盂鼎》、《散氏盘》凝重朴实,端庄雅丽、平和简静,简约,整齐金文又有“钟鼎文”之称春秋末篆书《侯马盟书》落笔重而收笔轻、侧锋起笔、露锋收笔、笔锋清丽盟书是诸侯和卿大夫缔结的联盟文书战国篆书《楚帛书》圆润宛劲、行款匀笔、笔法一致《楚帛书》亦名《长沙战国缯书》战国秦篆书、隶书《石鼓文》、《云梦睡
导读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时代代表性书法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备注殷商宰丰甲骨文《兽骨卜辞》、《宰丰骨匕刻辞单刻型、复刻型,笔画瘦硬劲挺、结构错落有致甲骨文分单刻型和摹刻型西周大篆(金文、铭文等《大盂鼎》、《散氏盘》凝重朴实,端庄雅丽、平和简静,简约,整齐金文又有“钟鼎文”之称春秋末篆书《侯马盟书》落笔重而收笔轻、侧锋起笔、露锋收笔、笔锋清丽盟书是诸侯和卿大夫缔结的联盟文书战国篆书《楚帛书》圆润宛劲、行款匀笔、笔法一致《楚帛书》亦名《长沙战国缯书》战国秦篆书、隶书《石鼓文》、《云梦睡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 时代 | 代表性书法家 | 书体 | 代表作品 | 风格 | 备注 |
| 殷商 | 宰丰 | 甲骨文 | 《兽骨卜辞》、《宰丰骨匕刻辞 | 单刻型、复刻型,笔画瘦硬劲挺、结构错落有致 | 甲骨文分单刻型和摹刻型 |
| 西周 | | 大篆(金文、铭文等 | 《大盂鼎》、《散氏盘》 | 凝重朴实,端庄雅丽、平和简静,简约,整齐 | 金文又有“钟鼎文”之称 |
| 春秋末 | | 篆书 | 《侯马盟书》 | 落笔重而收笔轻、侧锋起笔、露锋收笔、笔锋清丽 | 盟书是诸侯和卿大夫缔结的联盟文书 |
| 战国 | | 篆书 | 《楚帛书》 | 圆润宛劲、行款匀笔、笔法一致 | 《楚帛书》亦名《长沙战国缯书》 |
| 战国秦 | | 篆书、隶书 | 《石鼓文》、《云梦睡虎地竹简》 | 遒逸朴茂、庄重典雅、结构方整、笔画平直方折 | 《石鼓文》堪称后世鸿篇石刻之祖 |
| 秦代 | 李斯 | 小篆 |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诏版》 | 规整端庄,错落有致 | 这些作品标志着小篆书法的两级风格意趣的形成 |
| 汉 | | 篆书 | 瓦当文字 | 书法不拘一格,烂漫天真,结构讲究对称美 | |
| 西汉 | 史游 | 隶书 | 《定县汉简》《急就章》 | 工整匀美、起伏有致、,结构扁阔、体态舒和优雅 | 后世将这种隶书称为“八分书” |
| 东汉 | 崔瑗 | 草书 | 《草书势》 | 笔画精微 善于变化 | 草圣 |
| 蔡邕 | 篆书隶书 | 《熹平石经》《张迁碑》 | 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 “飞白书” |
| 三国魏 | 钟繇 | 楷书 | 《贺捷表》 | 用笔凝练瘦劲,点画珠圆玉润,字势斜侧险奇 | 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楷书之祖 |
| 西晋 | 陆机 | 草书 | 《平复帖》 | 章法疏朗、气息通透。秃笔枯锋 刚劲质朴 | |
| 东晋 | 王羲之 | 草书行书楷书 | 《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 |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矅秋菊, 华茂春松 |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与王献之并称“二王” |
| 东晋 | 王献之 | 众体皆精 尤善草书 | 《淳化阁帖》 《洛神赋十三行》《中秋帖 | 丹穴凰舞, 清泉龙跃, 精密渊巧, 出于神智 | 小圣 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
| 南北朝 | 王僧虔 | 楷书 | 《王炎帖》 《论书》 《笔意赞 | 丰厚淳朴 而有骨力 | |
| 隋 | 智永 | 草书 | 《真草千字文》 | 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 | 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子孙 |
| 唐 | 欧阳询 | 楷书 | 《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 《化度寺碑 | 法度严谨 笔力险峻 | 唐人楷书第一 |
| 虞世南 | 楷书 | 《孔子庙堂碑》 《汝南公主墓志》 《昭仁寺碑》 | 用笔圆润 外柔内刚 结构疏朗 旗云秀健 | |
| 颜真卿 | 颜体 | 《东方朔画像赞》 《祭侄文稿》 《多宝塔稿》 《麻姑仙坛记 | 刚正威武 有气节 | 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
| 柳公权 | 柳体 | 送梨帖题跋》 《金刚经碑》 | | |
| 张旭 | 楷书草书 | 《肚痛帖》 《郎官石柱记》 《古诗四帖》 《终年帖》 《十五日帖 | 博大清新 纵逸豪放 “变动如鬼神” | 草神 |
| 五代 | 杨凝式 | 行书 |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帖》 | 疏朗空灵 枯笔飞白 | “颜杨” |
| 宋 | 苏轼 | 行书 楷书 | 《黄州寒食帖》 《江上帖》 《洞庭春色赋》 《李白诗仙帖》 | 笔圆润胜 天资焕发 汪洋浩大 | 《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
| 黄庭坚 | 行书草书 | 《李白忆旧游试卷》 《诸上座帖》 《龙王庙记》 《狄梁公碑 | 纵横拗崛 结构变化强烈 | |
| 米芾 | 篆、隶、楷 行、草 | 《草书九帖》 《珊瑚帖》 《蜀素帖》 《天马赋》 《方圆庵记 | 随欲而变 独出机巧 | “米癫” |
| 蔡襄 | 行书楷书草书 | 《白书诗帖》 《谢御赐书诗》 《陶生帖》 | 端庄浑厚 淳淡完美 | |
| 赵佶 | 楷书行书草书 | 《秾芳依翠萼诗帖》 | 瘦挺爽利 铁画银钩 飘逸劲特 | 瘦金体 |
| 蔡京 | 楷书 | 《草堂诗词记 》 《节夫帖》 《宫史帖 | 笔法姿媚 字势豪健 | |
| 陆游 | 行书草书楷书 | 《论学王二书》 《苦寒帖》 《怀成都诗帖 | 遒严飘逸 意志高远 | |
| 赵构 | 草书 | 《草书洛神赋》 《光明塔 | 洒脱婉丽 | |
| 文彦博 | 楷书 | 《大飨明堂纪要》 | 笔执清劲 | |
| 元 | 赵孟頫 | 楷书行书 | 《丹巴碑》 《神福观记》 《洛神赋》 《前、后赤壁》 《千字文》 | 灵秀典雅 | |
| 鲜于枢 | 行书 草书 楷书 | 《李愿归盘古序》 《大字诗赞》 《唐诗草书卷》 | 笔法纵肆 欹态横发 | |
| 明代 | 董其昌 | 行书草书楷书 | 《画禅室随笔》、《东坡重九日诗》 | 萧散自然,古雅平和 |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 |
| 文徵明 |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 书 | 《黄庭》 《遗教》 《受禅 | 温润秀劲 稳重老成 | |
| 清 | 张照 | 行楷 | 《宝禊轩诗文集》 | 天骨开张,气魄浑厚 | 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是书“馆阁体”能手 |
| 吴熙载 | 篆书 | 《通鉴地理今释稿》《篆书七言联》 | 端庄浑厚,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度 | |
| 近现代 | 吴昌硕 | 篆书行书 | 《临石鼓文》 | 圆熟精悍,刚柔并济 | 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 |
| 狂草 | 《三希堂》 | 龙蛇飞舞,俏俊飘逸,豪放酣畅 | 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
| 李瑞清 | 篆书 | 篆书隶书二屏致筠盦书札 | 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 |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
| 林散之 | 草书 | 《草书轴》 | 当代草圣,字画瘦劲,气象苍茫,亦一绝也。 | 因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使书界中人对之品赏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 |
| 启功 | 启体 | 《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 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内紧外放的结体,遒劲俊雅的笔画,布局严谨的的章法 | 我国当代文化名人,他集诗、画和文物鉴赏、学术研究一身,是享誉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学大师, 2000年文化年文化部为他颁发了 “兰亭终身成就奖”; 2002年又颁发了 “造型表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 |
| 萧娴 | 行书楷书 | 临《石鼓文》 《石门铭》 《石门颂》 | 最以大字行楷书胜,点画纵横驰骋,外放内敛,大气磅礴。 | 学书从篆隶入手从篆隶入手,取法乎古,以大字行楷为胜,受康有为书法影响 |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时代代表性书法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备注殷商宰丰甲骨文《兽骨卜辞》、《宰丰骨匕刻辞单刻型、复刻型,笔画瘦硬劲挺、结构错落有致甲骨文分单刻型和摹刻型西周大篆(金文、铭文等《大盂鼎》、《散氏盘》凝重朴实,端庄雅丽、平和简静,简约,整齐金文又有“钟鼎文”之称春秋末篆书《侯马盟书》落笔重而收笔轻、侧锋起笔、露锋收笔、笔锋清丽盟书是诸侯和卿大夫缔结的联盟文书战国篆书《楚帛书》圆润宛劲、行款匀笔、笔法一致《楚帛书》亦名《长沙战国缯书》战国秦篆书、隶书《石鼓文》、《云梦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