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9.那个星期天 课内阅读
一、阅读理解。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选文中体现作者心情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我”很孤单,很寂寞,渴望找一个玩伴。
B.院子里的小孩子都躲着“我”,不喜欢跟“我”玩。
C.院子里居住的都是大人,没有小孩子。
3.“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母亲买菜的这段时光,作者是怎么挨过去的?怎样理解此时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理解。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5.妈妈外出买菜期间,“我”的心理有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描写“我”翻看画报后,想象画报中人物的家庭生活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 细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靠 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7.在文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8.请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9.文中对母亲的______进行了描写。( )
A.语言、动作、神态 .语言、神态、心情 .外貌、语言、动作
10.“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这句话中的“惊惶”写出了母亲看到孩子哭时的_____________,“拉进”写出了母亲对没能带孩子出去玩时的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2.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5.“挨”在文中应该读作_____,通过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16.用“ ”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我”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做的事情是( )。
A.玩跳房子 B.看着天上的云彩走
C.看画报 D.和一群比“我”大的女孩玩
17.文中画“﹏﹏”的句子中,“我”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文中画“═”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出了“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
C.“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
D.写出了“我”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六、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19.选文的主人公是( )。
A.“我” .母亲
20.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的那天,选文中写可能是去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如此记忆深刻的一天却记不清楚去哪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1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22.“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中的“那是个春天的早晨”指的是_________,“阳光明媚”衬托了母亲答应要带“我”出去玩,“我”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七、阅读一段话,回答问题。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 花草养活了 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 开花 多么有意思呀 不是乱吹 这就是知识呀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23.给画线的句子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4.写含有数字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例:三年五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生自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肺的清凉!
27.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暂(zhàn)且 疾(jí)风骤雨
B.暂(zhàn)且 疾(jī)风骤雨
C.暂(zàn)且 疾(jí)风骤雨
D.暂(zàn)且 疾(jī)风骤雨
28.下面词语中,划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浩荡 .廷院 .纷扬 .舒畅
29.“清凉”中“清”的意思是( )
A.明白,不混乱。 B.清除不纯成分以纯洁组织。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
30.下面词语中的“征”,与“踏上征途”中的“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征程 .征求 .征集 .特征
31.文中画线字“肺”的第五笔是( )
A.𠃌 .丨 .丶 .一
32.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参
1. 焦急又兴奋 这段时光不好挨
2.A
3.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4.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想象画报中女孩子们的生活。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作者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5.由最初的兴奋变成了焦急的等待,因热切盼望的焦急,更加感到“时光不好挨”。
6.表现了“我”平时生活的孤独,也说明“我”为什么如此重视这次盼望。“我”想象着她们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就更加盼望母亲有时间陪伴着自己外出玩一次。
7.。 。 , , 。
8.细长 依靠
9.A
10. 紧张、慌乱 愧疚、怜爱
11.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慌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12.他觉得母亲骗了他,他等待了一天都没有出去玩。
13. 母亲意识到她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心里感到内疚 一把把孩子拉进怀里,并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14.写出了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了作者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15. ái 作者内心的焦急
16.这段时光不好挨。 D
17. 希望母亲能够早点回来 母亲回来就能带“我”出去
18.C
19.A
20.“我”哪里也没去成
21.C
22. 那个星期天 愉快
23., , , , ! , ! 。
24.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五湖四海、七零八落、 九九归一、五花八门、六神无主、五光十色
25. 形容对什么都十分冷淡。 听其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26.知识总是有用的。在生活中,知晓一些实用的知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27.C
28.B
29.D
30.A
31.D
3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