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名称
| 内容 | 等 差 数 列 (AP) | 等 比 数 列 (GP) |
| 定义公式 | ||
| 通项公式 | ||
| 前n项和公式 | ||
| 主要性质 | 若,则 当时, | 若,则 当时, |
| 若成等差数列,则 | 若成等比数列,则 | |
| 等差数列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 | 等比数列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 | |
1、等差数列中,,那么( )
A.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那么这个数列的前项和( )
A.有最小值且是整数 B. 有最小值且是分数
C. 有最大值且是整数 D. 有最大值且是分数
3、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那么( )
A.80 B.120 C.135 D.160.
4、已知等差数列中,,那么( )
A.390 B.195 C.180 D.120
5、等差数列中,若,则公差=
【典型例题】
例1、设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等于
【变式】1、在等比数列{an}中,a3-a1=8,a6-a4=216,Sn=40,求公比q,a1及n.
2、已知为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式。
3、等比数列{}中,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分别为等差数列{}的第3项和第5项,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例2、已知数列中,是它的前n项和,并且,
设,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变式】已知数列中,是它的前n项和,,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并求出通项公式。
例3、已知等比数列{}中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公比.
则等于 ( )
A. B. C. D.
【变式】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等于( )
A. B.7 C.6 D.
例4、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N其中k是常数.
(1)求及;
(2)若对于任意的N成等比数列,求k的值.
【强化练习】
1.(2009年广东卷文)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2,=1,则=( )
A. B. C. D.2
2、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 )
A、 B、 C、 D、
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15 (B)12 (C) D)
4.设{}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为其前n项和.若,则=( )
A.18 B.20 C.22 D.24
5.(2008四川)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3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2008福建)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n1=7,a5=16,则数列{an}前7项的和为( )
A.63 B. C.127 D.128
7.(2007重庆)在等比数列{an}中,a2=8,a5=,则公比q为( )
A.2 B.3 C.4 D.8
8.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
A.2 B.4 C.8 D.16
9.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an+1 =3Sn(n ≥1),则a6=( )
(A)3 × 44 (B)3 × 44+1 (C)44 (D)44+1
10.(2007湖南) 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A. B. C. D.
11、(2009全国卷Ⅱ文)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12、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则的公比为 .答
13、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a3=-3.
(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
14、①已知等比数列,,则
②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
③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若,则
④在等比数列中,,则
15、已知等比数列中,,公比.
(I)为的前n项和,证明:
(II)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