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项工作由施工单位工程部组织开展,并经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查,监理监督检查实施。
一、重大危险源调查与辨识
通过施工调查、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获取有关外部信息、专题分析方法,并结合类似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二、风险评估(以隧道工程为例)
1、风险评估依据
(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年200)
(2)、隧道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表”
2、风险评估程序
(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2)、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综合确定隧道风险等级;
(3)、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4)、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定,并针对高度、极高度风险等级组织专家组评审;
3、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点所带来的风险大小,方法是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所产生的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风险分值S)来衡量。
当风险分值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A级)、分值在20~70之间为可容许风险(AA级)、分值在70~160之间为中度风险(AAA级)、分值在160~320之间为重大风险(AAAA级)、分值大于320为不容许风险(AAAAA级)。自变量取值情况见表1、表2、表3。
事故发生可能性(L) 表 1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可能性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可能性 |
| 10 | 必然发生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 6 | 相当可能 | 0.2 | 极不可能 |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0.1 | 实际不可能 |
| 1 | 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 |
| 分数值 | 频繁程度 | 分数值 | 频繁程度 |
| 10 | 连续暴露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 3 | 每周一次暴露 | 0.5 | 非常罕见暴露 |
| 分数值 | 频繁程度 | 分数值 | 频繁程度 |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 7 | 严重,重伤 |
| 40 | 灾难,多人死亡 | 3 | 较严重,受伤较重 |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 1 | 引人关注,轻伤 |
风险点风险分值及风险等级 表4
| 序号 | 风险源名称 | 可能性(L) | 频繁程度(E) | 事故最严重后果(C) | 最大风险分值(S) | 最高风险等级 |
| 1 | 施工作业时,机具设备不安全发生机械伤害 | 1 | 6 | 7 | 42 | AA |
| 2 | 隧道开挖坍方 | 1 | 6 | 40 | 240 | AAAA |
| 3 | 明挖基坑及衬砌时,工作台搭拆防护不到位、安装不牢固发生高坠 | 1 | 6 | 15 | 90 | AAA |
| 6 | 施工降水及隧道开挖初支不及时或明挖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和坍塌 | 3 | 10 | 7 | 210 | AAAA |
(1)、坍塌:隧道原始地应力与岩体强度比值偏高(承载因子),高应力比将致使开挖后围岩产生大变形,围岩大变形达到一定的极限变形将发生围岩坍塌;
(2)、边仰坡滑塌:洞口刷坡或进洞开挖对洞口围岩的扰动,致使洞口段围岩发生滑移、坍塌地质灾害;
(3)、突水、突泥
(4)、瓦斯爆炸
5、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1)、重大危险源调查表
(2)、风险清单表
(3)、风险因素权重表
(4)、风险评估等级表
(5)、风险期望损失值
(6)、风险对策措施表
(7)、风险评估综合表
三、安全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各类安全防控措施;
(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制定的对策措施,制定相应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