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3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3:45
文档

3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80—85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推荐度:
导读《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80—85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80—85 

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6 年 7 月 1 日 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 计标〔1985〕18 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 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等三本标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百一日起施行。 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 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规范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拌合物性能的试验方法。内容包括坍落度、维勃稠度、容重、气压法含气量试验、水压法含气量试验以及水灰比分析等六个方法。由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一九八五年七月

 第一章 总则 第 1.0.1 条 为了在确定混凝土性能特征值、检验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第 1.0.2 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试验。 

第二章 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 第 2.0.1 条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用料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第 2.0.2 条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取样进行混凝土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 2.0.3 条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进行试验时,拌合用的骨料应提前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0±5℃。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试验室原材料的温度宜保持与施工现场一致。 第 2.0.4 条 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骨料为±1;水、水泥和外加剂均为±0.5。 第 2.0.5 条 拌合物取样后应尽快进行试验。试验前,试样应经人工略加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 

第三章 稠度试验 第一节 坍落度法 第 3.1.1 条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坍落度值不小于 10 毫米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第 3.1.2 条 坍落度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坍落度筒由薄钢板或其它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见图 3.1.2)。其内壁应光滑、无凹凸部位.底面和顶面应互相平行并与锥体的轴线垂直。在坍落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安两个手把,下端应焊脚踏板。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直径 200±2 毫米 顶部直径 100±2 毫米 高度 300±2 毫米 筒壁厚度不小于 1.5 毫米 二、捣棒直径 16 毫米、长 600 毫米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第 3.1.3 条 坍落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湿润坍落度筒及其它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二、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 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三、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 5~10 秒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 150 秒内完成。 四、提起坍落度筒后,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五、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第 3.1.4 条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以毫米为单位,结果表达精确至 5 毫米。 第二节 维勃稠度法 第 3.2.1 条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维勃稠度在 5~30 秒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第 3.2.2 条 维勃稠度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维勃稠度仪(见图 3.2.2)由以下部份组成。 1.震动台台面长 380 毫米,宽 260 毫米,支承在四个减震器上。台面底部安有频率为轮船 0±3 赫的震动器。装有空容器时台面的振幅应为 0.5±0.1 毫米。 2.容器由钢板制成,内径为 240±5 毫米,高为 200±2 毫米,筒壁厚 3 毫米,筒底厚为 7.5 毫米。 3.坍落度筒其内部尺寸为: 底部直径 200±2 毫米 顶部直径 100±2 毫米 高度 300±2 毫米 4.旋转架与测杆及喂料斗相连。测杆下部安装有透明且水平的圆盘并用测杆螺丝把测杆固定在套管中。旋转架安装在支柱上,通过十字凹槽来固定方向,并用定位螺丝来固定其位置。就位后,测杆或喂料斗的轴线均应与容器的轴线重合。 透明圆盘直径为 230±2 毫米厚度为 10±2 毫米.荷重块直接固定在圆盘上.由测杆、圆盘及荷重块组成的滑动部分总重量应为2750±50 克。 二、捣棒直径 16 毫米、长 600 毫米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第 3.2.3 条 维勃稠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把维勃稠度仪放置在坚实水平的地面上,用湿布把容器、坍落度筒、喂料斗内壁及其它用具润湿。 二、将喂料斗提到坍落度筒上方扣紧,校正容器位置,使其中心与喂料斗中心重合,然后拧紧固定螺丝。 三、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径喂料斗均匀地装入筒内,装料及插捣的方法应符合第 3.1.3 条第二款的规定。 四、把喂料斗转离,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此时并应注意不使混凝土试体产生横向的扭动。 五、把透明圆盘转到混凝土圆台体顶面,放松测杆螺丝,降下圆盘,使其轻轻接触到混凝土顶面。 六、拧紧定位螺丝,并检查测杆螺丝是否已经完全放松。 七、在开启震动合的同时用秒表计时,当振动到透明圆盘的底面被水泥浆布满的瞬间停表计时,并关闭震动台。 第 3.2.4 条 由秒表读出的时间(秒)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 

第四章 拌合物容重试验 第 4.0.1 条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 第 4.0.2 条 拌合物容重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手把。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 5 升的容量筒其内径与筒高均为 186±2 毫米,筒壁厚为 3 毫米;骨料最大粒径大于 40 毫米时,容量筒的内径与筒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4 倍。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柱体的轴垂直。 二、台秤称量 100 公斤,感量 50 克。 三、震动台频率应为 50±3 赫,空载时的振幅应为 0.5±0.1 毫米。 四、捣棒直径 16 毫米、长 600 毫米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第 4.0.3 条 拌合物容重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筒重,精确至 50 克。 二、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 70 毫米的混凝土,用震动台振实为宜,大于 70 毫米的用捣棒捣实为宜。 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 5 升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 25 次。用大于 5 升的容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 100 毫米,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 100 平方厘米截面不小于 12 次计算。各次插捣应均匀地分布在每层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可把捣棒垫在筒底,将筒左右交替地颠击地面各 15 次。 采用震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灌到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三、用刮尺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 50 克。 第 4.0.4 条 混凝土拌合物容重 rh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W1—容量筒重量(公斤); W2—容量筒及试样总重(公斤); V—容量筒容积(升)。 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至 10 公斤/立方米。 注:容量筒容积应经常予以校正。校正方法可采用一块能复盖住容量筒顶面的玻璃板,先称出玻璃板和空桶的重量,然后向容量筒中灌入清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应注意使玻璃板下不带入任何气泡,然后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将容量筒连同玻璃板放在台称上称重。两次称量之差(以公斤计)即为容量筒的容积(升)。

 第五章 拌合物含气量试验 第一节 气压法 第 5.1.1 条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 第 5.1.2 条 气压法含气量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图 5.1.2);由容器及盖体两部分组成。 容器应由硬质金属制成,其内径应与深度相等,容积约为 7 升。 盖体应用与容器相同的材料制成。盖体部分应包括有气室、操作阀、进气阀、排气阀及压力表。 压力表的测量范围应为 0~0.25 兆帕(0~2.5 公斤力炖平方厘米),其精度应满足国标《精密压力表》所规定的要求。容气及盖体之间用螺栓连接,并应装有密封圈以保证组装后保持压力。 二、捣棒或震动台 捣棒直径 16 毫米、长 600 毫米的钢棒,端部应磨圆。震动台频率应为 50±3 赫,空载时的振幅应为 0.5±0.1 毫米。 三、台秤称量 100 公斤,感量 50 克。 第 5.1.3 条 在进行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之前,首先应测出骨料中的含气量值,其测定方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按下式计算得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 式中:Wg、W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公斤); V——含气量测定仪容器容积(升) Gg、Gs——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公斤/立方米) 二、容器中先盛三分之一高度的水,把称好的粗、细骨料拌匀,慢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 25 毫米左右就应轻轻插捣 10 次,并略予搅动,以排除夹杂进去的空气。加料过程中始终要使液面保持高出料的顶面,骨料全部加入后,再浸泡约五分钟,并轻敲容器外壁,排除气泡,然后除去水面泡沫,加水至满,擦净容器边缘。 三、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进气阀,用气筒打气,使气室内的压力略大于 0.1 兆帕(1 公斤力炖平方厘米),轻扣表盘,使指针稳定。打开排气阀。并用操作阀调整压力使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 0.1 兆帕(1 公斤力/平方厘米)处。然后关紧所有阀门。打开操作阀,使气室里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计指针稳定后,读出表值,以此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骨料的含气量值(精确至 0.1) 注: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的率定见第 5.1.6 条 第 5.1.4 条 气压法含气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进行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时,先用湿布把容器和盖的内表面擦净,然后装入混凝土试样进行捣实。 二、捣实分机械振动和手工插捣两种形式。坍落度不大于 70 毫米的混凝土宜用震动台振实,大于 70 毫米时宜用捣棒捣实。 用捣棒捣实时,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每层捣实后的高度约为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一。每层插捣 25 次,各次插捣应均匀地分布在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捧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层捣完后可把捣棒垫在容器底部,将容器左右交替地颠击地面各 15 次。 用震动台捣实时,一次将混凝土装到高出容器,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实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内口,则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至混凝土表面平整、呈现釉光时,即停止振动。 三、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其捣实方法应根据施工时实际采用的捣实方法而定。现场用人工捣实的混凝土应用捣棒捣实现场用振动器振实的混凝土,应采用震动台或插入式振动器振实,但其所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与现场所用的相同。 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一次装入容器,并使高出容器上口,开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容器中心。此时,振动时间不得过长,并应避免振动器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四、捣实完毕后应立即用刮尺刮平,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然后用抹刀抹平,使表面光滑。如需同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可在此时称重计算得出。 然后在正对操作阀孔的混凝土表面贴一小片塑料薄膜,擦净法兰盘,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 五、关闭操作阀,打开进气阀,用气筒打气,使气室内压力略大于 0.1 兆帕(1 公斤力/平方厘米),轻扣表盘使指针稳定,打开排气阀,并用操作阀调整压力,使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 0.1 兆帕(1 公斤力/平方厘米),然后关紧所有阀门。 打开操作阀,使气室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指针稳定后,测读表值。 六、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对已装入容器的试样再一次测读表值。以两次测值平均值按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关系曲线查出相应的含气量值。 如两次测值相差大于 0.2(绝对值)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如第三次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测定中最接近的值相差仍大于 0.2时,则此试验无效。 第 5.1.5 条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 Ag——骨料含气量()。 第 5.1.6 条 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的校正及率定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一、容器容积的校核称量干燥容器和玻璃板总重,精确至 50 克,向容器加水至接近上缘。然后边加水边推移玻璃板把容器口盖住并使玻璃板下不夹入任何气泡。擦净容器及板的外部余水,称量精确至 50 克。两次称量之差即为容器的容积。仔细地取下玻璃板避免将水分带出。 二、仪器的率定容器灌水至满后放好密封圈并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打开进气阀,按第 5.1.4 条第五款的步骤测得含气量为 0时的仪表读数值。 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开盖吸出等于容器体积 1的水量。加盖拧紧螺栓,重复上述步骤读得含气量为 1时的压力表读数值。 按上述方法继续测得含气量为 2,3,4,5,6,7,8时的压力表读数值。 以上每次读数均应精确至 0.001 兆帕(0.01 公斤力/平方厘米) 三、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仪器中总的气体体积(包括气室体积盖体与液面之间的空隙体积以及含气量值)的变化与表压值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波义尔定律(P1V1=P2V2)。如发现有显著偏离,则应寻找原因,重新进行率定。 第二节 水压法 第 5.2.1 条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 第 5.2.2 条 水压法测定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压式含气量测定仪(图 5.2.2)由容器及盖体两部分组成。 容器应由硬质金属制成,其内径应与深度相等,容积约为 6 升。 盖体应用与容器相同的材料制成。盖体部分应包括有阀门、玻璃管、垂直管、刻度尺、顶盖及压力表。 容器及盖体之间用螺栓连接,并应装有密封圈以保证组装后能密封保持压力。 二、校正筒由铜管或其它的金属管焊成,其容积应为容器容积的 3~6,高度比容器深度约小 10 毫米。校正筒应配有弹簧或其它使筒固定位置的装置。 三、加水漏斗漏斗颈管的长度应略大于仪器垂直管的高度。 第 5.2.3 条 骨料含气量测定在进行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之前,首先应测出骨料中的含气量值。其测定方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按第 5.1.3 条第一款计算出供测定骨料含气量值用的试样中粗、细骨料重量。并按此重量称取粗、细骨料,装入含气量测定仪待试。 二、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拧下顶盖,用漏斗加水至一半刻度处。把仪器倾斜 30 度。一边用木槌轻敲容器盖及壁一边使刻度管的顶端呈水平圆圈回转数次,以排除夹杂的气泡。转回垂直位置,一面轻敲容器侧面及盖,一面再加水直到稍稍超过零位.用吸管吸出水面上的气泡及多余的水分,使水面刚好定在零位。 拧上顶盖,加压至稍高于工作压力,用木槌轻轻敲打容器的侧面,直到水位不变为止。稍略放气,使压力计的读数等于工作压力,测得工作压力下水柱所指示的读数。打开阀门,使压力表指计回零,又测得消除压力下水柱所指示的读数。骨料含气量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g——骨料含气量值(); ——工作压力下的水柱所指示的读数(); ——消除压力后的水柱所指示的读数()。 第 5.2.4 条 水压法测定拌合物含气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先用湿布把容器和盖的内表面擦净,然后装入混凝土试样进行捣实。 试样的装入、捣实及抹平均应按第 5.1.4 条的规定进行。 二、在正对垂直管的混凝土面上贴一小片塑料薄膜,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拧下顶盖用漏斗由垂直管加水至一半刻度处。用第 5.2.3 条第二款的方法进行排气、调零及加压,并取得在工作压力下的水柱所指示的读数。 打开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回零,测得消除压力后的水柱所指示的读数,此时含气量测值应为: 式中 Ao——含气量测值(); h1——在工作压力下水柱所指示的读数(); h2——消除压力后水柱所指示的读数()。 三、拧紧顶盖,加压至稍高于工作压力,按上述测定步骤,对已装入容器的试样再测定一次含气量值。 如两次测值相差大于 0.2(绝对值)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 如第三次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测定中的接近值相差仍大于 0.2则此试验无效。 第 5.2.5 条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A——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 Ag——骨料含气量()。 第 5.2.6 条 水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的标定及工作压力调整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一、按第 5.1.6 条第一款的规定测定容器及校正筒的容积。 二、按下式计算得出校正筒的空气容量系数: 式中:K——校正筒空气容量系数() V1——校正筒容积(升) V——容器容积(升) 0.98——为考虑容器内盛水后校正筒空气减少系数。 三、容器膨胀因素的测定,其步骤是: 在安装好的空仪器中加水至零点以上,加压至工作压力,把仪器倾斜 30 度。一边用木槌轻击容器盖及壁,一边使刻度管的顶盖呈水平圆圈回转数次,以排除夹杂的气泡。扶正,渐渐放气,用吸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水面刚好调在零点,拧紧顶差,加压至工作压力,再轻扣容器壁,量出水柱下降数(毫米),即为该容器的膨胀因素值(毫米)。 四、含气量刻度标定。将曲别针(三个)平放在容器底部,将校正筒朝下放在曲别针上使加压时水能进入筒内。再把弹簧或其它固定装置放在校正筒底上,加盖,压紧、把仪器调到垂直位置。用漏斗将水加入容器直到高过零点。加压到工作压力,然后把仪器倾斜约 30 度,并以容器底为支点,把垂直管的顶点旋转数圈,同时轻敲容器壁及盖,以驱除器壁气泡。把.

文档

3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80—85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