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选择题
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在最遥远的北方,冬天气侯非常寒冷,那里的人如果不带手套而直接用手去开锁,手上的皮会很容易被冰冷的锁粘住从而会被撕下一块,产生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3.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无法确定
4.小明嘴里含着冰棒,小红嘴里含着棒棒糖,过会冰棒和棒棒糖都在减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棒和棒棒糖都发生了熔化 B.冰棒是熔化、棒棒糖是溶化
C.冰棒是熔化、棒棒糖是升华 D.冰棒和棒棒糖都是溶化
5.日本有一种风味食品叫温泉蛋,味道很独特,当你把蛋壳敲开时,会惊奇地发现蛋清还是液体,可蛋黄已经凝固了。这是根据蛋黄和蛋清的凝固温度不同而煮成的,蛋清的凝固温度是70℃,蛋黄的凝固温度是60℃。那么,煮温泉蛋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A.60℃以下 B.70℃以上 C.70℃ D.60℃~70℃之间
6.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示数都是20℃,甲温度计在空气中,乙温度计在盛有乙醚的敞口瓶中,丙温度计在盛有乙醚的密闭瓶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温度计示数正确,丙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B、甲和丙温度计示数正确,乙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C、乙和丙温度计示数正确,甲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D、三支温度计示数都正确。
7.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酒精混合,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用温度计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温度,他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温度值记录如下:( )
| 温度(℃) | 4 | 2 | 0 | -2 | -4 | -6 | -6 | -6 | -6 | -6 | -6 | -8 |
| 状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固 | 液固 | 液固 | 液固 | 固 | 固 |
A.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不能将水和酒精分开;
B.向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时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向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是-6℃;
9.冰雹的形成属于下面那个物态变化(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10.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往往要斜着安装,而不是竖直安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
11.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 )
A.更加翠绿 B.颜色变浅 C.仍正常生长 D.不能正常生长
12.“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取暖
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取暖
13.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亮区是月球表面的冰雪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14.如果嫦娥计划时,你是宇航员,在月亮上可以看到( )
A.月食 B.日食
C.日食和月食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
1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16.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
17.上午9:00时,小明站在操场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那么他面对的方向是
A.东方 B. 南方 C.西方 D. 北方
二 填空题
18.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如下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黑色条纹能够 (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 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
19.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发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
20.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 的缘故,不致使橘子温度降得更低。
21.在电视中我们看到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这种药液是沸点只有13.1℃的氯乙烷。它在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成液态储存在铝罐中。喷射到皮肤上的药液很快会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而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日食的产生是因为________转到了太阳和地球间,地球恰处在 的影内。(后两空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
23.如下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将乙试管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当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乙试管内的液体会沸腾起来,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可判断乙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 物质 | 沸点(℃) | 物质 | 沸点(℃) |
| 水 | 100 | 甘油 | 290 |
| 煤油 | 150 | 酒精 | 78 |
(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_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火箭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火箭不至于被烧毁,在火箭头部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汽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 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是 .
25.小明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根据书本www练习的第三题用可乐筒和透明薄膜纸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相机”,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 ;
(2)用“针孔相机”看窗外景物,看到的是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将烛焰远离小孔的过程中,像大小是越来越 (填“大”或“小”),像的亮度是越来越 (填“亮”或“暗”) ;
(3)物理课上,小明用他制作的“针孔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 发现像不是太清楚你能想出解决办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 _____没发生变化。
2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下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把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 ______(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第25题图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_________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8.如图为一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该原理说明:
①红外线_____(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红外线_____(能/不能)穿透人体.
(2)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
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