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1:51
文档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O.Si.Al.Fe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发光.切割玻璃3.“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原子.单质.元素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5.Cr2O3可以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3.+4.+5.+6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O.Si.Al.Fe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发光.切割玻璃3.“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原子.单质.元素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5.Cr2O3可以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3.+4.+5.+6
绝密★启用前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A.O .Si .Al .Fe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食物腐烂 .电灯发光 .切割玻璃

3.“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原子 .单质 .元素

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5.Cr2O3可以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4 .+5 .+6

6.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气

7.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aO .CaCO3 .KCl .H2CO3

8.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块状的大理石直接丢进直立的试管中

B.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以免破裂

C.制氧气时加入固体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9.蒸发操作时,除了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以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玻璃棒 .漏斗 .坩埚

10.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 .

11.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12.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B.干冰用于制冷剂

C.氦气用于充霓虹灯

D.氧气供给呼吸

13.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燃烧匙

D.集气瓶

14.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Fe

C.Fe2O3

D.C60

15.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食用油和水

C.酒精和水

D.蔗糖和水

16.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熟石灰:CaO

B.胆矾:CuSO4

C.生石灰:CaCO3

D.干冰:CO2

17.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18.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表示两种物质在t℃时溶解度相等

B.M中含有少量N,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M

C.t1℃时分别将M、N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M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2g晶体

20.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做燃料

B.金刚石:做电极

C.石灰石:制生石灰

D.石墨:润滑剂

21.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2.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 .胆汁7.1 ~7.3

C.血浆7.35~7.45 .胃液0.9 ~1.5

23.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n

B.1mol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C.1mol不同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是不同的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24.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25.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对瓶盖打开后分析正确的是(  )

A.瓶内压强增大

B.气体溶解度增大

C.溶液为饱和溶液

D.溶液中气体浓度变大

26.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氧气 .空气 .二氧化碳 .水

27.对金刚石、石墨描述错误的是(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同

D.物理性质不同

28.工业上常把煤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原因是(  )

A.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热量不易散失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二、多选题

2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条件不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0.甲乙是两套气取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可以用双氧水和粉末状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都可以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C.甲乙装置通过长颈漏斗都能及时添加液体试剂

D.甲装置N处需要添加止水夹

三、填空题

3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氮气_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②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三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有___________。

A碘和酒精 生石灰和水 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表示不同原子):

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A、B、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对反应前后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33.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b管尖嘴口,打开b管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②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消毒剂是___________。

③1mol水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水分子。

34.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溶解实验。

①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甲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范围是______(用“=”“>”“<”“≥”“≤”符号表示),B、C、D、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符号表示)。

②t°C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此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E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四、计算题

35.高温煅烧12.5g大理石,完全分解产生0.1mol二氧化碳。求: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3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_,装置B中活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关闭弹簧夹,试管中的液面最终位于___________(填“1”、“2”或“3”)处。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某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的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7.某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三种气体,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NaOH溶液足量,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①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

②B中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D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38.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

实验一:收集两软质塑料瓶(500mL)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150mL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150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乙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③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1.B

【详解】

A、O是氧元素的符号,错误;

B、Si是硅元素的符号,正确;

C、Al是铝元素的符号,错误;

D、Fe是铁元素的符号,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切割玻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这里的“碘”指的是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故选D。

4.A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9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水蒸气和杂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故选A。

5.A

【分析】

【详解】

在Cr2O3中,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A。

6.A

【详解】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与雨水、氧气反应生成硫酸,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为弱酸,不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D、氢气难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

A、CaO是由Ca、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碳酸钙是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是由K、Cl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碳酸是由H、C、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

A、把块状的大理石直接丢进直立的试管中会使试管破裂,错误;

B、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以免受热不均破裂,正确;

C、制氧气时加入固体药品后,需要预热,再用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错误;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原试剂,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蒸发操作时,除了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以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选B。

10.C

【详解】

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和一种原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能从微粒的示意图中获取正确的化学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B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不需标注气体符号,书写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氦气用于充霓虹是利用氦气充入灯泡中能发出有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错误;

B、量筒不能加热,错误;

C、燃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正确;

D、集气瓶不能加热,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氢元素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该符号是氧化铁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该符号是C60的化学式,或表示一个C60分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正确;

B、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形成溶液,正确;

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正确;

故选B。

16.D

【详解】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故A错误;

B、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式是,故B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是CaO,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故D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

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水果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与分子体积、质量的大小,分子间的间隔等无关。故选B。

18.D

【详解】

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9.D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M和N相交于A点,故图中A点表示t1℃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B、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M中含有少量N,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M,不符合题意;

C、t1℃时分别将M、N饱和溶液升温到t2℃,M、N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t1℃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升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D、t1℃时,M的溶解度是25g,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说明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5g晶体,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正确;

B、金刚石无导电性,不能做电极,错误;

C、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正确;

D、石墨具有润滑性,可作润滑剂,正确;

故选B。

21.C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B不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细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

故选C。

22.D

【详解】

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胰液和胆汁以及血浆的pH>7显碱性,胃液pH<7显酸性,故选D。

23.D

【详解】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符号是mol,错误;

B、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错误;

C、1mol不同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是相同的,都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错误;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正确;

故选D。

24.D

【详解】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可以搅拌,多加水不能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三层滤纸一侧,以防止滤纸破损,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待大多数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不符合题意;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详解】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逸出后的二氧化碳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气体的浓度比未开盖前更小,因此ABD选项都不正确,故选C。

26.A

【分析】

游离态:单质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只要判断各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即可。

【详解】

A、氧气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水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

C、二氧化碳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

D、水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

故选A。

27.C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故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说法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C。

28.A

【详解】

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氧气的浓度,而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工业上常把煤粉碎后,能够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减少煤的浪费,故选A。

29.BD

【详解】

A、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分类标准不同,二者无必然关系,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条件不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正确;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通过改变温度实现转化,错误;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正确;

故选BD。

30.BC

【详解】

A、有孔塑料板上不能放粉末状二氧化锰,错误;

B、甲装置中锥形瓶和乙装置有孔塑料板上放块状大理石,盐酸都从长颈漏斗加入,正确;

C、甲乙装置通过长颈漏斗都能及时添加液体试剂,正确;

D、甲装置中无法把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分开,可以不用装止水夹,错误;

故选BC。

31.N2 4 2O5  

【详解】

①两个氮原子构成一个氮分子,氮气化学式为N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碳元素化合价为-4,氢元素化合价为+1,其化学式为CH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氧元素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P2O5。

②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还原氧化铜,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

32.B:1和C    d    

【详解】

①A、碘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BC。

②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A、B、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和C;

a、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分析正确;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分析正确;

c、原子个数没有改变,分析正确;

d、分子种类已经改变,分析错误;

故填:d。

33.木条复燃 :1:8 氢元素和氧元素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吸附色素、异味 液氯(Cl2) 23

【详解】

①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管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b管尖嘴口,打开b管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两玻璃管中收集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2: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4:32=1:8;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消毒剂是液氯;

③1mol水中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34.B加水或升温 水≤S甲20°C <45.8g/100g水 水    31.4%    

【详解】

①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DE,因为都含有未溶解的固体,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水或升温。

②在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的甲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加入50g水后能完全溶解,即100g水能够溶解31.6g的甲物质,再加入14.2g的甲物质,不能够完全溶解,此时加了31.6g+14.2g=45.8g甲物质,说明在20℃时甲物质溶解度的范围是31.6g/100g水≤S甲20°C <45.8g/100g水。E中100g水能够完全溶解45.8g甲物质,溶质质量分数最大,BD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中100g水溶解了31.6g甲物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故B、C、D、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E>B=D≥C。

③t°C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E中100g水能够完全溶解45.8g甲物质,则此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为45.8g/100g水,E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5.(1)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x=0.1mol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0.1mol×100g/mol=10g;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

(1)见答案;

(2)见答案。

36.锥形瓶 水槽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m    3    B    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A    未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收集或者集气瓶一开始未装满水

【详解】

①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b的名称水槽,装置B中活塞的作用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m端进入。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关闭弹簧夹,管内气体不能排出,气压增大,将液体药品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的,反应停止,故试管中的液面最终位于3处。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某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的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未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收集或者集气瓶一开始未装满水。

37.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 中白色粉末变蓝色晶体  检验混合气体中有CO2 黑色粉末变红色

 酒精灯 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环境

【详解】

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用来检验气体中水蒸气的存在;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A中白色粉末变蓝色晶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胆矾,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B中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有CO2。

③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E装置中排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因此在F处应加一个酒精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点燃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8.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塑料瓶变瘪(扁了)  红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2密度大于空气,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详解】

①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同时由于气体被消耗而使瓶中压强变小,所以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扁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该实验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CO2密度大于空气,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灭火。

文档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O.Si.Al.Fe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发光.切割玻璃3.“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原子.单质.元素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5.Cr2O3可以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3.+4.+5.+6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