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边洞口防护规范
篇一:临边洞口防护标准化
临边洞口防护标准化
一、引用规范、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xx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xx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xx]87号)
二、名词解释
四口:在建工程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
五临边: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
三、临边洞口防护3.1基坑临边防护
3.1.1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防护栏杆。基坑深度超过5m的,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批后,方可由项目安全部门监督实施。
3.1.2基坑临边采用钢管防护时,防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1.2m,基坑防护栏距坑边的距离大于0.5m。中间水平杆距500~600mm,立杆间距2000mm。
临边防护示意图
3.1.3制作固定栏杆柱支座,用Ф60钢管与厚度为6mm 钢板焊接而成,使Ф10膨胀螺栓与基坑边结构固定。
3.1.4。防护栏杆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在栏杆上间隔300mm刷黄黑相间安全色;栏杆下设挡脚板,挡脚板刷黄黑警示油漆。
3.1.5基坑排水措施: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置排沟,采取有组织排水。
3.1.6、基坑周边设置夜间警示灯。护栏外侧悬挂13号提示牌,内侧悬挂14号提示牌。
临边防护示意图
基坑临边防护实际效果图
3、2楼层、阳台、平台临边安全防护
3.2.1凡坠落高度在2m以上(含2m),临边无防护设施的楼层、阳台、平台,必须设置临边防护设施。
3.2.2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钢管横杆和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上道栏杆离地1.0--1.2m,下道栏杆离地0.5--0.6m,立杆高度1.3m,立杆间距2m。
楼层临边防护示意图
3.2.3钢管表面涂刷黄黑相间的警示漆,栏杆内侧张挂“当心坠落”的安全警示标志。
3.2.4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挡脚板与下边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挡脚板应刷黄黑颜色相间的油漆警示标志。
楼层临边防护实际效果图
3.3楼梯口和梯段临边的安全防护
3.3.1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屋顶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的防护栏杆。
3.3.2楼梯防护栏杆应设置工具式、定型化楼梯防护栏杆,楼梯防护栏杆底部设置挡脚板。
3.3.3搭设楼梯防护栏杆,底部垫木砖,钢管横杆和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钢管,上道栏杆离地1.0~1.2m,下道栏杆离地0.5~0.6m,立杆高度1.2m,立杆间距2m。
3.3.4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均涂刷红白颜色相间的油漆警示标志。
楼梯防护实际效果图楼梯防护实际效果图
楼梯防护示意图
四、洞口防护
4.1预留洞口防护
4.1.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50cm但大于2.5cm的孔口,用木板制作成比实际洞口面积略大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砂浆45°进行护角,盖板上刷黄黑警示油漆。
洞口防护示意图
洞口防护实际效果图
4.1.2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板内钢筋贯通构成防护网,网格小于20cm,短边超过1.5m,长的洞口,除封闭四周外还应设有防护栏杆。
洞口防护示意图
洞口防护实际效果图
4.2电梯井口防护
4.2.1电梯门洞处,应用Ф14~Ф16钢筋制作栅栏门,并予以牢靠固定。栅门高度不低于1200mm,竖向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
4.2.2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两层(不大于10m)支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网应封闭严密。网边与井壁周边间隙不得大于20mm,网底距下方物体(或横杆)不得小于3m。
4.2.3施工层应搭设操作平台,并满铺跳板。
4.2.4施工中,电梯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篇二:洞口临边防护要求
洞口临边防护要求
时间:20xx-06-2217:52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
310次
要求:1、预留洞口防护:小于25cm洞口:采用旧木板、模板封闭,周边砂浆固定;25--50cm洞口:采用双层板(钢钉粘接)封闭,周边砂浆固定;50--150cm洞口:先设置钢管网(或利用混凝
要求:
1、预留洞口防护:小于25cm洞口:采用旧木板、模板封闭,周边砂浆固定;25--50cm洞口:采用双层板(钢钉粘接)封闭,周边砂浆固定;50--150cm洞口:先设置钢管网(或利用混凝土板内钢筋网),上满铺脚手板或旧模板;大于150cm洞口:洞口四周设1.2m高防护栏,挂立网封闭;护栏底部设18cm高踢脚板,洞口内挂水平安全网。
2、电梯井口防护:采用钢质栅栏门(高度不低于1.8m),与结构牢固连接;可移动栅栏门须上锁;门口有醒目警示牌;井内每层挂水平安全网,每三层(不超过10m)设硬质防护。
3、通道口防护:搭设宽于通道口的双层防护棚并满铺脚手板;防护棚长度6层以下建筑不小于3m,7层以上建筑不小于6m;防护棚高度不小于3m;侧面立网封闭,侧立杆间距不大于1.8m。
4、楼梯口防护:设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扶手处设两道防护栏杆;竖杆间距不大于1.8m。
5、基坑临边防护:设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设两道防护栏杆;竖杆间距不大于1.8m;挂密目安全网封闭。
6、楼层临边防护:设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设两道防护栏杆;竖杆间距不大于1.8m;临街面挂密目安全网封闭。坡度大于1:2.2的屋面,护栏高度应为
1.5m,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护栏底部设18cm踢脚板。
7、操作层脚手架外侧临边防护:设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设两道防护栏杆;竖杆间距不大于1.8m;挂密目安全网封闭;临街面挂钢丝网或其他硬质防护。
篇三:楼栋洞口、临边防护搭设标准
防护搭设标准
第一节水平洞口防护
1.边长在25~200mm(含2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采用洞口楔紧2根木枋(立放),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铁钉钉牢,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2.边长在200~500mm(含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采用洞口上部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φ8膨胀螺栓固定,面层刷红
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3.边长在500~1500mm(含1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采用洞口上部铺木枋(立放)@400mm,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
用铁钉钉牢,木枋侧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也用18mm厚木胶
合板封严,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φ48钢管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油漆,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4.边长在1500mm以上的水平洞口防护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φ48钢管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防护栏
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木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
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防护栏杆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所有水
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1/13
2/13
3/13
4/13
第二节临边洞口防护
一、基坑临边防护1.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00mm时,必须搭设基坑临边防护栏杆。基坑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设置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立杆打入地面以下深度≥700mm(若基坑顶面有混凝土压顶梁则预埋1φ18钢筋,深度≥500mm、外露150mm,与立杆焊接),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 厚木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的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2.防护栏杆靠基坑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在醒目处悬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夜间警示灯;
3.基坑排水沟设置在防护栏杆外侧,采取有组织排水。
二、楼梯临边防护
1.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采用φ48钢管搭设防护栏杆,水平杆二道(需要挂设安全网的位置为三道水平杆);
2.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必须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3.防护栏杆立杆固定方式:采用冲击钻钻孔,打入1
φ18钢筋,深度≥200mm、外露150mm,与立杆焊接;
4.建筑物有裙楼的,裙楼部分的楼梯防护栏杆必须挂设安全网。建筑物无裙楼的在1~4层标准层楼梯防护栏杆必须挂设安全网。其他楼层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或地方要求确定是否挂设安全网;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