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指导书根据国际商务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标准》制定。
一、认知实习的性质、目的
1、实习性质
《认知实习》是在第一、第二学年之间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过程。
2、实习目的和目标
实习目的:通过认知实习过程,使每位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市场,真正对职业岗位进行一次体验,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以达到使他们热爱专业,树立专业思想,倾心于专业学习,并促进他们学习习惯、方法、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结合社会、专业和本人特点,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就业信心和竞争力,积累可持续发展潜力奠定基础。
实现目标:
(1)了解本专业相关企业的运营、市场、技术与设备;
(2)明确本专业人才将来就业的职业岗位,了解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职业操守;
(3)明确社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4)建立专业思想,明确今后两年专业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5)懂得和具备与人交流、沟通的礼仪和能力;
(6)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7)通过完成《认知实习报告》,锻炼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认知实习基本内容
| 单元序号 | 内 容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 1 | 认知实习指导课 | 2 | |
| 2 | 企业认知,了解企业概况: 1) 规模,人员,经营状况,产品; 2) 主要技术和设备 | 8 | |
| 3 | 岗位认知: 1) 岗位的种类,工作任务,职业操守; 2) 工作流程或技术、设备、工艺工序; 3)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 | 18 | |
| 4 | 认知实习总结交流 | 2 | |
| 小 计 | 30 | ||
三、认知实习形式
课堂指导:通过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安排与指导。
实地见习实习:可以多人成组,也可一人成行,深入一家专业相关企业,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实地见习实习,具体形式可采用参观、座谈、示范、岗位体验等。
总结交流:以班为单位组织。
四、认知实习基本要求
1、在第一学年暑假,选择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三天以上(含三天)。
2、实习期间,学生要文明礼貌,遵守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听从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安排;要多听、多看、多问、多动手实践;要认真记录与总结,为编写好认知实习报告积累素材。
3、按照《认知实习报告》模板撰写认知实习报告,开学注册时提交《认知实习报告》的打印稿和电子文稿。
4、由实习企业出具认知实习证明(在开学注册时提交)。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根据《认知实习报告》、“学生认知实习证明”、实习沟通以及总结交流情况予以评分(详见附件2: “认知实习成绩认定参考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