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4:43
文档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1、下列有关锁骨描述正确的是()。A、锁骨部分可扪及B、内侧1/3凸向后C、外侧2/3凸向后D、横置呈“S”形骨【答案】D。【解析】:锁骨横置的“S”形骨,位于胸廓的前上方。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均可于体表扪及。2、以下哪一项不是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A、肺通气不足B、弥散障碍C、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减少D、氧耗量增加【答案】C。【解析】:各种病因通过①肺通气不足;②弥散障碍;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④肺内动-静
推荐度:
导读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1、下列有关锁骨描述正确的是()。A、锁骨部分可扪及B、内侧1/3凸向后C、外侧2/3凸向后D、横置呈“S”形骨【答案】D。【解析】:锁骨横置的“S”形骨,位于胸廓的前上方。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均可于体表扪及。2、以下哪一项不是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A、肺通气不足B、弥散障碍C、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减少D、氧耗量增加【答案】C。【解析】:各种病因通过①肺通气不足;②弥散障碍;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④肺内动-静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

1、下列有关锁骨描述正确的是()。

A、锁骨部分可扪及

B、内侧1/3凸向后

C、外侧2/3凸向后

D、横置呈“S”形骨

【答案】D。

【解析】:锁骨横置的“S”形骨,位于胸廓的前上方。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均可于体表扪及。

2、以下哪一项不是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

A、肺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减少

D、氧耗量增加

【答案】C。

【解析】:各种病因通过①肺通气不足;②弥散障碍;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④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⑤氧耗量增加。这5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呼吸衰竭。

3、关于热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B、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C、回归热的高热期与无热期无规律交替一次

D、回归热常见于霍奇金病

【答案】C。

【解析】:回归热的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4、关于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损伤处血小板相互黏附、聚集成白色血栓阻塞伤口

B、血小板膜磷脂在磷酯酶作用下释放花生四烯酸,随后转化为血栓烷

C、维生素不影响出血

D、凝血过程较复杂,有许多凝血因子参与,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引起凝血障碍,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答案】C。

【解析】:维生素K促进凝血因子II、VII、IX、X的合成。

5、舌下神经核的位置在()。

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间脑

E、端脑

【答案】C。

【解析】: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下发出舌下神经。

6、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中心静脉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压差

D、细胞内晶体渗透压

E、组织的胶体压

【答案】C。

【解析】: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压差。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二)

1、【判断题】分娩期子宫收缩时,约有300ml血液被挤入周围循环

【答案】×

【解析】:分娩期:在产程中,每次子宫收缩约有500ml血液被挤入周围循环,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也阵发性增加20%左右。

2、关于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B、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及机械性紫癜等

C、严重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及代谢障碍

D、维生素C中毒

【答案】D。

【解析】:维生素C或维生素PP缺乏会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3、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见于()。

A、维生素K缺乏

B、慢性肝病肝功能失代偿

C、血友病

D、口服双香豆素

【答案】C。

【解析】: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实验室特点:血友病患者血管壁和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出血时间(BT)正常,患者有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Ⅱ、Ⅶ、Ⅴ活性,因此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但是有功能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或Ⅸ缺乏,使内源性凝血系的试验异常,诊断必须基于体外凝血活性的筛选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或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比格斯氏TGT)。

4、为及时明确呕血的原因,应用的方法是()。

A、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

B、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C、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

D、MRI检查

E、CT检查

【答案】B。

【解析】: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直观准确的明确呕血的病因

5、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荨麻疹者常见于()。

A、过敏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激素性紫癜

D、血小板减少

E、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答案】A。

【解析】:过敏性紫癜

皮肤紫癜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

6、下列关于心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音活动周期

D、心率变化周期

E、心室的前次舒张开始到后一次舒张结束

【答案】A。

【解析】: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看过“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文档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卫生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1、下列有关锁骨描述正确的是()。A、锁骨部分可扪及B、内侧1/3凸向后C、外侧2/3凸向后D、横置呈“S”形骨【答案】D。【解析】:锁骨横置的“S”形骨,位于胸廓的前上方。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均可于体表扪及。2、以下哪一项不是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A、肺通气不足B、弥散障碍C、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减少D、氧耗量增加【答案】C。【解析】:各种病因通过①肺通气不足;②弥散障碍;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④肺内动-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