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3:53
文档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试卷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填空)15分1、时鲜美,儿童放纸鸢于,绚烂,妇女戏秋千于。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3、后舜用禹治水,禹九州,九道,九泽,九山。4、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衣不重;折节贤人,遇宾客;振吊死,与百姓同其。5、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也!外举不避,内举不避。祁黄羊可谓矣。”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也。治国者敬其,爱其,
推荐度:
导读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填空)15分1、时鲜美,儿童放纸鸢于,绚烂,妇女戏秋千于。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3、后舜用禹治水,禹九州,九道,九泽,九山。4、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衣不重;折节贤人,遇宾客;振吊死,与百姓同其。5、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也!外举不避,内举不避。祁黄羊可谓矣。”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也。治国者敬其,爱其,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填空)15分

1、时     鲜美,儿童放纸鸢于     ,     绚烂,妇女戏秋千于     。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湖心亭一   ,与余舟一   ,舟中人两三   而已。

3、后舜用禹治水,禹   九州,   九道,   九泽,   九山。

4、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   ,衣不重   ;折节   贤人,   遇宾客;振   吊死,与百姓同其   。

5、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   也!外举不避   ,内举不避   。祁黄羊可谓   矣。”

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   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   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   也。口言善,身行恶,国   也。治国者敬其   ,爱其   ,任其   ,除其   。

二、判断题(根据原文意思做题)10分

1、《山川之美》一文中,“康乐”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  (   )

2、《浙江之潮》一文中,描写的是扬子江大潮的天下奇观。                 (   )

3、《性刚》一文中,描写了2个性刚之人。                               (   )

4、《刺猬与橡斗》一文中,“大虫”指的是老虎。                          (   )

5、《曾子教子》一文中,曾子杀猪是因为儿子喜欢吃猪肉。                 (   )

6、《上善若水》一文中,“上善”指的是最高的德行。                      (   )

7、《得道者多助》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8、《鸦狐》一文中,狐狸是靠善言获得乌鸦嘴里的食物。                   (   )

9、《夏》一文中,作者描写的虽然是闷热的盛夏,却让人感到凉爽无比。     (   )

10、《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疾”和“病”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生病。     (   )

三、选择题(根据原文意思做题)10分

1、苏公堤的美景,作者没有用下面哪个词形容(   )

A. 晓雾渐浓    B.杂花生树    C.飞英蘸波    D.列锦铺绣

2、“望”这个字,跟什么有关,指的是哪一天,下面正确的一组是(   )

A.月亮、农历初一   B.太阳、农历初一   C.月亮、农历十五   D.太阳、农历十五

3、“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中“毳”的读音正确的是(   )

A.háo      B.máo      C.cáo      D.cuì

4、女娲补天过程中没有做的事是(   )

A.炼五色石    B.断鳌足    C.杀青龙    D.积芦灰

5、《后羿射日》一文中,后羿没有诛杀的怪兽是(   )

A.貔貅    B.凿齿    C.九婴    D.猰貐

6、《北人不识菱》一文中,“欲以去热也”中“去”的意思是(    )

A.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B.距离,差别   C.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D.除掉,减掉

7、李广射虎其实射的是(   )

A.假虎    B.石头    C.大猫    D.豹子

8、公仪休拒收鱼是因为(   )

A.不是自己喜欢吃的鱼    B.送的鱼太少了    C.吃人家的嘴软    D.送的鱼不新鲜

9、“大快朵颐”解释正确的是(   )

A. “朵”,量词      B. “颐”,保养   

C. “朵颐”,用嘴嚼东西的样子      D.形容享受口福之乐

10、《蜀鄙二僧》一文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富僧云游了南海  B.贫僧云游了南海  C.富僧欲乘车去南海  D.贫僧欲买舟去南海

四、连线题(根据原文连线)10分

1、将雅称与对应的称呼连一连      2、想想“之”的意思,连一连

   贤尊      对方的儿子             曾子之妻之市         猪

   令郎      对方的母亲             其子随之而泣         曾子

   令堂      对方的女儿             曾子欲捕彘杀之       到

   令爱      对方的父亲             妻止之曰             曾子的妻子

3、《夏》一文中运用了很多对偶的句子,请试着对一对,连一连

   清泉万派       两行画鶾

   古洞含风       藤枕石床

   空中楼阁       茂树千章

   四面青山       镜里亭台

   湘帘竹簟       阴崖积雪

4、    少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学然后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不足     然后能自强也

知困     教然后知困

五、划线题(根据句子的语气,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5分

1、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2、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董文恪公未第时,馆于空宅,云常见怪异。

六、排序题(根据原文填写序号)5分

(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七、名词解释(请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0分

1、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遂:

2、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食:

3、枉于法,则免于相。

枉:         免: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           善:

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           患:

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炳:             昧:

八、句子翻译(请将下面的文言翻译成白话文)5分

1、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

2、看尔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九、附加题(阅读文章答题)10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jù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bǒ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试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3分)

  马无故亡而入胡。(划两处)

   此何遽不为福乎?(划两处)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划两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人皆吊之(    )

(2)何遽不为福(    )

3、根据短文,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3分)

第一次“人皆吊之”,是因为                                               

第二次“人皆吊之”,是因为                                               

可塞翁却认为                                                            

最后,塞翁“父子相保”,是因为                                           

有一个成语叫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4、读完《塞翁失马》,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2分)

文档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试卷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填空)15分1、时鲜美,儿童放纸鸢于,绚烂,妇女戏秋千于。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3、后舜用禹治水,禹九州,九道,九泽,九山。4、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衣不重;折节贤人,遇宾客;振吊死,与百姓同其。5、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也!外举不避,内举不避。祁黄羊可谓矣。”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也。治国者敬其,爱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