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典型题收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2:34
文档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典型题收集

机械振动机械波1.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2.如图7-1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f1=2f2,v1=v2B.f1=
推荐度:
导读机械振动机械波1.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2.如图7-1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f1=2f2,v1=v2B.f1=
机械振 动机械波

1.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 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

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

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

2.如图7-1所示,位于介质 Ⅰ 和 Ⅱ 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A.f1=2f2,v1=v2        B.f1=f2,v1=0.5v2        

C.f1=f2,v1=2v2        D.f1=0.5f2,v1=v2

D.次声波穿透能力强,穿过人体时造成伤害

3. [2011·北京卷] 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L

4.(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传到L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能描述x0处质点振动的图象是

C.

5.如图4所示,S1、S2是振幅均为A的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

B.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发生叠加

C.此时各点的位移是:xA=0,xB=-2A,xC=2A

D.A处振动始终减弱,B、C处振动始终加强

8.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图7-6),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4.(2011·湖北重点中考)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向右以v的速度传播,图中上半部分所示的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间距相等,以质点1从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上运动起为起始时刻,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下半部分所示波形图,则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d为                (  )

A.      B.      C.      D.

12.(2011·东北模拟)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空气中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波1的波速比声波2的波速大

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这两列波相遇时,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D.远离两个声源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与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相同

1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了一支记录用的笔P,在下面放一条纸带.当小球做简谐运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拉动纸带,笔P在纸带上画出了一条振动曲线.已知在某次实验中如图方向拉动纸带,且在某段时间内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曲线,根据曲线可知这段时间内    (  )

A.纸带在加速运动

B.纸带在减速运动

C.振子的振动周期在逐渐增加

D.振子的振动周期在逐渐减小

4.[2011·湖北模拟]如图X28-6甲所示,一条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 m, t=0时刻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质点O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质点O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质点P刚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X28-6

A.这列波的波长为2 m,传播速度为2 m/s

B.当质点Q′第二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质点O已经走过35 cm路程

C.t=3 s时,质点P、P′均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D.t=2 s时,质点P位于波峰,质点P′则位于波谷

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 m。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 

  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

16.(12分)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媒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2.5 m/s.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 m 处重合,如图7-16所示.

图7-16

(1)求两列波的周期Ta和Tb.

(2)求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3)辨析题:分析并判断在t=0时是否存在两列波的波谷重合处.

某同学分析如下:既然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存在重合处,那么波谷与波谷重合处也一定存在.只要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到波谷与波谷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你认为该同学的分析正确吗?若正确,求出这些点的位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处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6.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15所示,传播速度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和S2处,使S1和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为1 cm,已知质点A与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4.25 m,S2A=2.95 m,当两列波在A点相遇时,A点的振幅为多大?

图2-3

3.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2-3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图2-6

10.A、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2-6所示,已知木块A、B质量分别为0.42 kg和0.40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 ,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由静止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10 m/s2).

(1)使木块A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

(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 J,求这一过程F对木块做的功.

16.如图,水平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当弹簧为原长时小球位于O点,开始时小球位于O点右方的A点,O与A之间的距离为l0,从静止释放小球。

1.为使小球能通过O点,而且只能通过O点一次,试问μ值应在什么范围?

2.在上述条件下,小球在O点左方的停住点B点与O点的最大距离l1是多少?

文档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典型题收集

机械振动机械波1.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2.如图7-1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f1=2f2,v1=v2B.f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