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H型钢制作工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2:38
文档

H型钢制作工艺

序工程概况一、焊接H制作执行标准及工艺流程图: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1998。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4《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1.5《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324—88。二、施工工艺2.1下料2.1.1根据供料宽度,合理进行配料,充分利用板的宽度方向,大料优先配料,出现板边(宽度余料)时,应将小料同时排版,作到本批次供料尽量用完,余下
推荐度:
导读序工程概况一、焊接H制作执行标准及工艺流程图: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1998。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4《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1.5《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324—88。二、施工工艺2.1下料2.1.1根据供料宽度,合理进行配料,充分利用板的宽度方向,大料优先配料,出现板边(宽度余料)时,应将小料同时排版,作到本批次供料尽量用完,余下
序 工程概况

一、焊接 H制作执行标准及工艺流程图:

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1998。

1.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1.4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

1.5   《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324—88。

二、施工工艺

2.1   下料

2.1.1根据供料宽度,合理进行配料,充分利用板的宽度方向,大料优先配料,出现板边(宽度余料)时,应将小料同时排版,作到本批次供料尽量用完,余下长度方向的料头,转入小料(或回收)。长度方向预留30~40mm荒料。

2.1.2根据施工图纸,合理拼接材料,下列部位严禁设置拼接接口:

a 牛腿处的上下200mm范围内。

b 加劲板100mm范围内。

c 孔群100mm范围内。

d 吊车梁长度方向,跨中1/3范围内。

2.1.3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且翼缘板尽量避免设置在一个平面。

2.1.4材料的平面度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较平,较平后的材料应符合表2.1.3-1。

2.2  制孔

2.2.1零件的制孔,首选数控钻床,在钻制前,应将零件表面的氧化铁打磨干净,钢板必须进行平直。

2.2.2零件上的孔在数控钻床无法钻制时,可用80摇臂钻钻孔,零件必须垫平、固定牢靠。

2.1.3-1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图               列

c

钢板的局部平    面度

6<t≤14

"

△≤1.5

"

T≥14

"

△≤1.0

2.3 拼接

2.3.1材料的拼接,优先考虑整体拼接,焊接完毕后,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切割板条。

2.3.2 当材料需要接净料时,应用粉线测、拉直线度,接口处不得出现急剧弯曲现象,宽度允许错口1mm,直线度允许L/1000,且不大于5mm。

2.3.3 拼接材料的允许错边,见表2.3.3-1,拼接接口形式见图2.3.3-1.

                                 图2.3.3-1

2.3.4 拼接材料焊缝的一端或(或无接口)翼缘有缩进尺寸的一端,必须将材料标明方向(下或左)端;画出组立草图,转到组立工序。见图2.3.4-1中的a、b、c。

2.4  组立

2.4.1 H型钢的组立,应在H型钢组立机上进行,当构件的截面、

钢板厚度超出组立机的允许范围时,应进行人工组立。

表2.3.3-1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允许偏差图列

对口错边

B

t/10,且不应大于3.0

间隙a

+-1.0

              

图2.3.4-1

2.4.2 当翼缘板的厚度、宽度,在调直机上无法调直时,应预先进行反变形,采用火焰烘烤,将烤捆绑在半自动切割机上,作到匀速、均热,其变形量参见表2.4.2-1。

2.4.3 当焊接H型钢的截面超出抛丸机的进口、重量超出抛丸机的运载能力时,应进行零部件抛丸。抛丸后,应喷一遍底漆。然后进行组立。

2.4.4 组立应根据上道工序的组立草图和施工图纸,进行组立。组立前,应将焊接区域的氧化铁、铁锈等杂物,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干净。构件的标号在组立时,尽量将其显露在外侧。装配间隙0~1mm。

表2.4.2-1                焊接H型钢翼缘板变形量(参考值)

翼板/腹板(mm)

翼 缘 板 宽 度(mm)

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备注
40/280.8

0.9

11.2

1.3

坡口
50/341.0

1.3

1.5

1.9

22.4

2.6

2.9

3.1

坡口
60/3611.2

1.5

1.8

22.3

2.5

2.8

3坡口
70/400.9

1.1

1.5

1.7

1.9

2.2

2.4

2.7

3.0

坡口
80/460.9

1.1

1.4

1.6

1.8

22.3

2.5

2.8

坡口
90/460.9

1.2

1.4

1.6

1.8

22.3

2.5

2.8

坡口
100/501.1

1.3

1.5

1.7

1.9

22.3

2.5

坡口
2.5 焊接

2.5.1 焊接前,应在H形钢的两端焊接引弧板、引出板,其规格t*100*150(mm),厚度、坡口形式应与母材相同。

 2.5.2 H型钢焊接应在门形焊机上进行,当焊脚尺寸较大时,应采用多层、多道焊接的方法。

2.5.3 焊接顺序,无特殊要求时,见图2.5.3-1.

 

                      图2.5.3-1

2.5.4 焊接完毕后,应对焊缝进行检查,熔透焊缝冷却24小时后,进行探伤检验,焊缝表面不得有夹渣、气孔、咬边、裂纹、弧坑过深等缺陷。若存在缺陷,应进行修补,修补过的焊缝,应用磨光机打磨光滑。

2.6 矫正

2.6.1 矫正应在H型钢矫正机上进行,矫正参数可参照表2.6.1-1进行。当变形过大或翼缘板过厚时,应分多次矫正,不得一次矫正,避免损伤母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见表2.9.3-1。

表2 .6.1-1       H 型钢矫正参考值

翼板/腹板(mm)

翼缘板宽度(mm)

300400500600700800900角焊缝
10/8

3.7

56.3

7.6

8.8

10.0

116
12/8

3.4

4.5

5.7

6.8

7.9

9.4

106
14/10

3.5

4.7

6.0

7.1

8.3

9.5

10.7

8
16/10

3.2

4.4

5.5

6.6

7.6

8.7

9.8

8
18/12

1.1

1.5

1.9

2.3

2.7

3.0

3.4

8
20/12

1.0

1.4

1.7

2.0

2.4

2.7

3.0

8
24/14

0.9

1.2

1.5

1.8

2.1

2.4

2.7

10
30/16

0.6

0.8

1.0

1.2

1.4

1.6

1.8

10
2.6.2 当采用火焰矫正时,温度应控制在600~830℃,应避免蓝脆区域(200~400℃),低合金钢严禁水冷。

2.6.3 辨别钢材的温度,可根据钢材在加热时的表面温度变化来识别,见表2.6.3-1.。

钢材表面温度与相应温度      表2.6.3-1

颜色温度/℃

颜色温度/℃

深褐红色550~580樱红色770~800
褐红色580~650淡樱红色800~830
暗樱红色650~730亮樱红色830~900
深樱红色730~780
2.7 装配

2.7.1 装配前,应熟读工艺文件,认真审核图纸,发现问题,应及时同工艺人员或技术人员协商解决。

2.7.2 装配时,应根据构件的长度、筋板的多少、焊缝的大小、牛腿的多少,预加焊接收缩余量,经验值每一对加劲板加0.3~0.5mm.

2.7.3 装配时钢尺应拉紧,拉力不小于5kg,并且应先量取总长,然后量取各个分段尺寸,最后的一段尺寸必须复核,避免看错尺、量错尺。

2.7.4 装配完的构件,必须进行自检、专检,合格后再交付焊接。

2.8 焊接

2.8.1 构件的焊接,首先应将构件垫平,构件下的支垫点至少要有三点,避免由于构件自重在焊接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形。

2.8.2 焊接前,应检查所有的点焊,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必须焊接加强,防止焊接时变形,导致点固的焊点被挣开。

2.8.3 焊接时,对每块加劲板,都必须考虑对称施焊,严禁单边一次焊完,造成变形。

2.8.4 筋板的厚度位置,应用焊接的方法封闭,圆弧角处,应围焊。见图2.8.4-1. 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焊(包角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图 2.8.4-1

2.8.5 焊后矫正,矫正合格后,切除荒料,并预留端铣余量,进入端面铣。

2.8.6 钢柱的底脚板,大于50mm时,焊接前应预热,预热温度150℃,焊后自然冷却。

2.8.7构件主材的孔为成品孔,待焊接、修理合格后,采用钻模钻制。

2.9 校正

2.9.1 校正前,应将支垫点设置在构件的端部200~400mm处,尽量利用构件的自重,配合火焰来校正。

2.9.2 校正扭曲的构件时,构件的中部必须设置支垫点,避免校正扭曲时构件受热弯曲。必要时,可借助外力;添加重物、施加重力。

2.9.3 校正后构件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表2.9.3-1“ 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表C.0.3“单层钢柱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C.0.5“焊接实腹钢梁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C.0.4“多节钢柱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进行检查。

2.9.4 本工艺未尽事宜,见本公司《钢结构制作工艺标准》。

当新工程开工后,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制度,特别是新类型的结构或长久未制作的构件,强调制作要点及控制部位。

表2.9.3-1        焊接H型钢允许偏差(mm)

项   目允许偏差图     例
截面

高度

(h)

h<500±2.0      

500≤h≤1000±3.0
h>1000±4.0
截面宽度(b)±3.0
腹板中心偏移2.0        

翼缘板垂直度(△)b/100

3.0

弯曲矢高l/1000 5.0
扭曲h/250  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t<143.0

文档

H型钢制作工艺

序工程概况一、焊接H制作执行标准及工艺流程图: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1998。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4《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1.5《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324—88。二、施工工艺2.1下料2.1.1根据供料宽度,合理进行配料,充分利用板的宽度方向,大料优先配料,出现板边(宽度余料)时,应将小料同时排版,作到本批次供料尽量用完,余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