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级 | 三年级下册 |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 苏少版 | |
|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 ||||
| 单元(或主题)名称 | 《怪兽奇想》 | |||
|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怪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总之,怪兽会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也会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在形象上更是干奇百怪,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人们正是通过怪兽的想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愿望。 | ||||
|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创作出奇特怪兽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自由的情境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重点:激发学生思维,创作出造型奇特的怪兽。 难点: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想象创作。 | ||||
|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本课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评价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三年级的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怪兽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本课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创造力,训练学生的概括、想象、夸张和构图能力。 | ||||
|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 ||||
| 课题 | 《怪兽奇想》 | |||
| 课型 |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 |||
| 1.教学内容分析 怪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总之,怪兽会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也会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在形象上更是干奇百怪,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人们正是通过怪兽的想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愿望。 | ||||
| 2.学习者分析 本课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评价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三年级的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怪兽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本课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创造力,训练学生的概括、想象、夸张和构图能力。 | ||||
|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创作出奇特怪兽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自由的情境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 ||||
|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思维,创作出造型奇特的怪兽。 难点: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想象创作。 | ||||
|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 ||||
|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环节一:导入(舞龙表演导入) | ||||
|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片里面的演员在干什么?(舞龙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龙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它是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像这样造型奇特,拥有特殊功能的形象我们把它叫怪兽。 师:提到怪兽,小朋友们一定不陌生,说说你们对怪兽的印象吧? 师:小朋友们描述的真形象,确实有点怪兽凶猛,令人害怕,而有的怪兽页很可爱,令人喜欢。就像龙,它既有威猛可怕的一面,也有温顺可爱的一面。师:那小朋友们想知道创造怪兽有哪些秘诀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怪兽奇想”。(板书课题) | 学生欣赏舞龙图片 生:害怕、凶猛、丑陋、破坏力强、可爱…… | |||
| 图片直观出示有关龙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怪兽的特征,也为下面新授做好铺垫。 | ||||
| 环节二:走进怪兽(学习“拼装组合”法) | ||||
| 1.师: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是我们祖先奇思妙想创造出来的一个怪兽形象。(出示龙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龙的图片,在它身上你能看到哪些动物的影子吗? (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分别都是从龙身上哪一部位观察到的) 2.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龙的形象是我们祖先将多种动物的各个具有特点的部位集中在一起的,这种方法就叫作“拼装、组合法”(板书:拼装、组合)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其实我们祖先运用组合的方法还创造了很多怪兽形象,如麒麟、貔貅等等。(出示麒麟、貔貅图片) 3. 师:还有唐代的镇墓兽,(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镇墓兽是用来干嘛的吗? 师:是的,它们是用来给皇亲贵族镇守陵墓的,保护他们死去的灵魂不受妖魔的干扰,既然身负艰巨的任务,看来得拥有很强的本领才行,我们来看看它身上都组合了哪些动物的特征呢? | 生:鹿角、鳄鱼嘴、蛇身、鱼鳞、鱼尾鹰爪等。 生:镇守陵墓 生:虎头(百兽之王)、豹身(豹是跑的最快的动物)马蹄等等,身上还有翅膀 | |||
|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龙”着手,了解怪兽创造的方法,使学生能快速了解并掌握怪兽的绘画方法。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及参观博物馆,了解怪兽的历史,使学生充分感受怪兽形象的丰富与多样,并认识历史与文化对怪兽这一造型的影响。 | ||||
| 环节三:学习“夸张变形”法 | ||||
| 1.刚才我们观察了解了创作怪兽的“拼装组合”法,那还会有其他什么方法呢?下面再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怪兽图片,(出示怪兽大学里面的图片)这几只怪兽除了组合了一些动物的特征以外,还有哪些奇特的地方?设计者将怪兽形象特征进行夸张化了,所以创造怪兽还有另一个秘诀就是“夸张变形”(板书“夸张、变形”) 2.设计师不仅将不同动物的特征组合在一起,还将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和变形了,同学们猜一猜设计师为什么要夸张?(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功能更加强大) 3.再来欣赏这个图片,(出示电影《未来》里的角色)说一说这一幅图里作者运用了哪些夸张变形的方法。 4.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怪兽形象,相信大家一定学会了怪兽的创作方法,谁能给大家总结一下都有哪些方法?(拼装、组合、夸张、变形。) 5.师:掌握了怪兽的创作方法,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给你一条鱼,你想怎样设计一只奇特的怪兽(学生简单讨论说说设计想法)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是怎么设计的呢。(带领学生欣赏) 师:掌握了怪兽创作的秘密,大家想不想也当一回设计师,设计一幅怪兽作品呢?老师给你几个动物形象,你来设计一个怪兽形象。(出示一幅图片---几个动物) 6.教师带引欣赏作品相机拿两个同学的作品加以点评,修改,示范,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修改,教师相应画出学生的想法。 老师这里也根据这几个动物创造了一只怪兽,想不想看看,(出示事先创造好的线描稿和色彩稿)让学生感受添加色彩之后的画面效果。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作品中运用的创作方法。 | 生:眼睛特别多,特别大、腿也很多。 | |||
|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比较让学生说说造型上的特点,从而得出夸张、变形的手法。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夸张变形的目的。 | ||||
怪兽奇想
拼装组合法
| 夸张变形法 | ||||
|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大胆想象,运用所学方法修改你刚才的设计; 2.在造型、色彩等方面让你设计的怪兽与众不同;(注意构图饱满) 教师巡视,辅导 拓展:今天,我们创造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怪兽形象,同学们真了不起!运用怪兽形象也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瞧:怪兽帽子、怪兽服装、怪兽床等等,课后请大家运用废旧材料或者陶土来制作一个立体的怪兽? | ||||
|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怪兽奇想新颖有趣,是学生比较喜欢涉及的话题,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想象的一个很好的助手。但如何在学生想象过程中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即怪兽创造的秘密是什么。同时又不能太过,毕竟怪兽奇想重在感性和想象。于是我通过引导学生走近怪兽博物馆欣赏古代作品、欣赏大师作品、同龄人的作品,学生一方面感受着中国古代文物的光怪陆离,另一方面也惊叹于祖先的智慧。学生在图片欣赏过程中了解了文化,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审美,激发了创造的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