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 术 交 底 书
第 1 页 共 2 页
| 工 程 名 称 | 边坡防护 | 交 底 日 期 | |
| 技术交底项目 | 实体式护面墙技术交底 | 交 底 编 号 | |
| 内容: 一、施工工艺流程 1.1、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坡面修整→基础开挖→三七灰土垫层施工→基础、坡面浆砌→勾缝→砂垫层→铺设土工布→干砌片石。 二、墙体施工 2.1、护坡施工采用挖机挖基础,人工清理松图、虚土后,进行三七灰土换填;砌筑前,将基底平整夯实,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如坑内有积水,应先将积水排出,确保基槽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砌筑。 2.2、墙身、耳墙和圬工固坡材料均采用M10浆砌片石,墙面选择较大和形状整齐的片块石砌筑,其中石料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在墙背中间处设置耳墙,其中耳墙宽度为50cm;当护面墙墙高超过6m时设置2道耳墙,耳墙间距为3~4m;墙体用M10砂浆勾缝,以利美观。 2.3、耳墙与挡土墙之间设置宽最少为50cm,高为30cm,坡度为3%圬工固坡;耳墙底部设置宽为0.5m,高为1.25m,坡度为3%圬工固坡。圬工固坡表面用M10砂浆抹面。 2.4、墙体前缘处埋置深度不少于60cm。墙顶宽度为40cm。护面墙的表面设置坡比为1:0.75,其背面设置坡比为1:0.65,底部设置1:0.7的坡比。 2.5、在护面墙应设置Φ50的PVC排水管,排水管应超出墙体背面15cm,并在上设置Φ10的圆孔,用渗水土工布包裹;排水管的坡度应控制为4%。当边坡有地下水渗出时,应加设排水管。排水管应每隔2~3m设置泄水孔,上下交错布置。 2.6、护面墙每隔10~15m要设置沉降缝(伸缩缝)一道,缝宽0.02米,并用沥青麻絮填塞,渗入深度为10~20cm。当护面墙基础在不同岩层上时,应在变化位置设置沉降缝。 2.7、护面墙墙背必须与路基坡面密贴,边坡局部凹陷处,应挖成台阶后用于墙身相同的圬工砌补,不得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坡顶护面墙与坡面之间应按设计做好防渗处理。 2.8、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铺砌时自上而下进行,砌块不得大面平铺,石块应彼此交错搭接,错缝一般为7~8cm,不得松动,严禁浮塞,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 | |||
技 术 交 底 书
第 2 页 共 2 页
| 工 程 名 称 | 边坡防护 | 交 底 日 期 | ||||||
| 技术交底项目 | 实体式护面墙技术交底 | 交 底 编 号 | ||||||
| 内容: 2.9、护面墙砌筑应符合质量标准,其顶面高程按规定的允许误差为±20mm;底面高程允许误差为-20mm;坡度允许误差为0.5%;断面尺寸允许误差为±50mm;墙面距路基中线允许误差为±50mm;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30mm。 2.10、在施工过程中墙体厚度少于12cm时不得设置脚手眼,防止破坏其稳定性。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2.11、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护面墙应进行洒水养生,砂浆凝固后,墙面全部刷干净,使外貌整洁美观。 注: 1、线路有4`处需设置实体式护面墙:一处为K27+165.205~K27+210,墙高为8m,全长44.795m;二处为zK27+305~zK27+390,墙高为8m,全长85m;三处为zK27+500,墙高为8m,全长45.7m;四处为zK28+139~zK28+240,墙高为8m,全长101m;四处均为线路左侧。 2、护面墙墙背开挖时应注意不得超挖,超挖部分则必须用浆砌片石紧密回填。 | ||||||||
| 交底人 | 复核人 | 接底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