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事故现象 | 主要原因 | 预防措施 |
| 1 | 挤伤事故:①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②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③吊物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的挤伤事故。④翻转作业中的撞伤事故 | 起重机械现场缺少安全监督指挥人员,现场吊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或进行了野蛮操作等人为因素 | 建立和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教育,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作业;实行系统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监察。 |
| 2 | 触电事故 | 电气设施漏电 | 电器设备要有保险装置,并要定期检查,防止事故。 |
| 3 | 高处坠落事故:①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③检修作业等人员跨越起重机时坠落。④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维修人员麻疲大意。 | 按规定装设护圈、栏杆的平台,防止人员坠落;制动器和承重构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坠落装置必须可靠; |
| 4 | 吊物(具)坠落事故: 1脱绳事故 2脱钩事故 3断绳事故 | ①起吊拉断钢丝绳超载。②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③钢丝绳因长期使用又缺乏维护保养造成疲劳变形、磨损、损伤、断丝等,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④吊钩上吊装绳夹角太大(>120°),无平衡梁,使吊装绳上的拉力超过极限而拉断⑤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或仍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捆绑吊装重物造成的吊装绳断裂;⑥吊装绳与重物尖锐角边接触处无护垫等保护措施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出现吊装绳破断事故。 | ①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证有效,避免过卷扬事故,在作业前要检查提升高度限位器是否有效,失效时应不准启动;②要注意检查吊钩,是否有磨损或有无裂纹变形,该报废的不准使用;③要检查钢丝绳的状况,操作前都必须将钢丝绳从头到尾的细致检查一遍,是否有磨损、断丝、断脱,有无显著变形、扭结、弯折等,不符合的要及时更换。 |
| 5 | 吊钩破断事故 吊钩破断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 ①吊钩材质有缺陷;②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少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③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破坏以至于断裂破坏。 | 起重机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麻疲大意 |
| 6 | 过卷扬事故 | ①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器或器失灵,使吊钩继续上升直至拉断钢丝绳;②起升机构主接触器失灵(如主触头溶断,动作迟缓),不能及时切断电源。 | 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证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