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4:46
文档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的形成正是源于文化的(C)。[C]隔离机制2、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却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这体现了文化排斥中的(D)问题。[D]适应性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A)。[A]解决匈奴之患4、“丝绸之路”的名称是(B)首创的。[B]李希霍芬5、在(B)中,中国古文献第一次有了对大秦国比较详细的记载。[B]《后汉书·西域传》6、以下属于土著国家
推荐度:
导读《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的形成正是源于文化的(C)。[C]隔离机制2、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却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这体现了文化排斥中的(D)问题。[D]适应性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A)。[A]解决匈奴之患4、“丝绸之路”的名称是(B)首创的。[B]李希霍芬5、在(B)中,中国古文献第一次有了对大秦国比较详细的记载。[B]《后汉书·西域传》6、以下属于土著国家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的形成正是源于文化的(C)。[C] 隔离机制

2、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却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这体现了文化排斥中的(D  )问题。[D] 适应性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A  )。[A] 解决匈奴之患

4、“丝绸之路”的名称是(B )首创的。[B] 李希霍芬

5、在(B )中,中国古文献第一次有了对大秦国比较详细的记载。[B] 《后汉书·西域传》

6、以下属于土著国家的是(D   )。[D] 大宛

7、丝织技术的西传路线都是先通过(D  )向西传播的。[D] 于阗国

8、《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其作者是(C )。[C] 义净

9、成佛的道路中,用极度降低生活水平成佛的方法是(A  )。[A] 静戒波罗蜜多

10、昭武九姓,他们是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他们曾经是(A  ),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建立国家。[A] 月氏人

11、拂菻即是东罗马帝国,“拂菻”最早出现在(B )里。[B] 《隋书》

12、真正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  D  )次。[D] 12

13、汉籍和训起源于平安时代,到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即日语汉字都有了(C)。

[A] 

片假名[B] 平假名[C] 送假名[D] 万叶假名
14、铁观音属于(C)。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白茶
15、中国饮茶风俗有三个阶段,唐以前为煮茶阶段,茶的形制为(C)。

[A] 

粉茶[B] 叶茶[C] 团茶[D] 砖茶
16、《吃茶养生记》是(  B  )的著作。

[A] 

最澄[B] 荣西[C] 千利休[D] 村田珠光
17、景教碑捐资者是(A )。

[A] 

伊斯[B] 景净[C] 李秀彦[D] 阿罗本
18、郑和下西洋所到各国以后,第一件事便是(D  )。

[A] 

赠送礼物[B] 进行贸易活动
[C] 优赏群民[D] 宣传朱棣的皇帝诏书
19、利玛窦把西方的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格言翻译成中文,再加上自己针对中国的一些看法,写成了(  A )。

[A] 

《交友论》[B] 《西字奇迹》[C] 《西国记法》[D] 《畸人十篇》
20、唯一得到谥号的来华传教士是(C  )。

[A] 

汤若望[B] 白晋[C] 南怀仁[D] 塔夏尔
二、【多项选择题】21、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第一次出使西域耗费13年,回到长安,生还之人除他以外,只剩甘父一人

[B] 回归长安,述所见所闻,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条支、天竺、黎轩

[C] 从公元前119年到前115年第二次出使西域,行程非常顺利 

[D] 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做了西域都护府

22、以下属于《史记·大宛列传》关于西域诸国记载的是(AD  )。

[A]

 匈奴最强,乌孙也曾经强大,不臣服于匈奴

[B] 大月氏虽然败给了大夏,但却打败了匈奴

[C] 将大宛汗血马称为“西极”,而乌孙马改称为“天马”。

[D] 乌孙、大夏、大宛皆因为汉朝的强大,而与汉朝交通

23、《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主要有三件事很重要(ABD )。

[A] 班超再通西域,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B]

 班超派使者甘英出使大秦

[C] 大宛国赠汉汗血宝马[D] 大秦使臣朝汉

24、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正确的是(BCD )。

[A]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B]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C] 中国的蚕种是从运到拜占廷的

[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25、以下属于横三世佛的是(AC )。

[A] 

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B] 未来佛弥勒佛
[C] 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D] 过去佛燃灯佛
26、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正确的是(ACD )。

[A]

 汉明帝永平8年(65年),受到梦中金人的启发,派18人到天竺求佛

[B] 求佛人抵天竺,后同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回洛阳

[C] 在与土著宗教本教结合,成为喇嘛教

[D] 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而归,在洛阳东郊仿照天竺佛寺建立了白马寺

27、有关回纥的情况,正确的是(ABCD)。

[A]

 回纥是匈奴的后裔,北魏时,回纥的前身被称为高车部

[B]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改为回鹘

[C] 散居漠北,以游牧为生  [D] 回纥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28、有关鉴真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 )。

[A]

 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

[B] 10多年间他一共6次试图东渡日本,第六次东渡才获得成功

[C] 东渡后,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D] 鉴真及其弟子们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后即在那里传律授戒

29、以下属于云脚茶会的形式内容的是(BCD)。

[A]

 做一种叫做“斗茶”的游戏,辨分“本茶”与“非茶”

[B] 在田舍旁建一个草棚子,邻里之间在一起喝茶

[C] 不尊崇唐物,跳日本民间的歌舞

[D] 饮茶中加入了日本文化的特色,开始用日本的茶具

30、属于利玛窦传教方略“适应主义”涵义的是(ABCD)。

[A]

 学习汉语、传统文化典籍

[B] 结交儒家士大夫、官绅、皇室,走上层路线

[C] 从穿僧服到儒服,提出“排佛合儒补儒”的口号,

[D] 利玛窦规矩:允许中国信徒祭孔祭祖

三、【判断题】31、唐太宗一共东征了两次突厥,第一次取得了辽河以东的大片地区,涌现出了猛将白衣骑士薛仁贵。     (F)

32、《吃茶养生记》是一本用汉文写的书,书中介绍了中国崇尚饮茶的现象和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一些养生之道,把中国道家的一些思想文化也带到了日本。(T )

33、唐景教碑由一个叫吕秀岩的写碑文,一个叫景净的中国人刻碑,在这个碑上第一次出现了景教这个称呼。   (F  )

34、《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其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具有当时世界无可匹敌的实用性与精确性。(T  )

35、南怀仁奉旨督造火炮,并将造炮技术译著成《火攻携领》,传授给兵仗局。(F )

四、【填空题】36、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鄯善)。

37、中日史学界把这种弥生飞跃时期突然发展起来的文明解释为(渡来文明_)。

38、利玛窦印制发行(山海舆地全图),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近代世界地理知识。

39、(_罗明坚)是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

40、(_汤若望_)是第一位外国钦天监正。

五、【名词解释】41、文化的变异:此概念是在欧美文化以强权影响世界的时代和前提下被提出的。指某文化传播后所引起的此文化的重大变化。拥有各自独特文化的两个社会之间在进行接触时,在文化相互影响下,能够促使双方的文化产生新的文化要素,发生文化的变容。

42、万叶假名:约在7-8世纪时期,日本人借用汉字的发音记录日本语的音节,这种舍弃汉字的意义,只借用汉字的发音来记录日本民族语言的借用文字,称为万叶假名。代表作为古代和歌集《万叶集》。

43、邪马台:邪马台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的倭女王国国名。《魏志》记载,2世纪末乐浪海中倭人有三十多个小国分立,邪马台国是统治其中一些小国的较强大的国家之一。女王卑弥呼统率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曾数次向魏朝贡,得“亲魏倭王”称号。

44、一赐乐业教:中国古代对于以色列民族移民来中国的犹太教的称呼。“一赐乐业”是以色列的谐音。所以,一赐乐业教就是犹太教,在当时的中国俗称“挑筋教”、“蓝帽回回”。

45、钦天监正:明清时期宫廷里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叫钦天监;它的第一负责人即钦天监正。从汤若望开始,清朝聘用外国人传教士一名作为钦天监正,成为惯例。

六、【简答题】46、请简述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答:从《史记》到《汉书》《后汉书》,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所记载的西域形象有以下特点:

1. 记载客观,语言准确生动,把所闻与所见分开记载。

2. 对于西方国家的介绍,按生产生活方式,分为土著(大宛、大夏、安息、条支、大秦和身毒)与行国(匈奴、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两类,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这里的土著和行国是根据司马迁里面说法。)

3,经过《后汉书》对西域诸国的补充记载,可以看到,从公元前2世纪到东汉末期的3世纪,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4. 当时的中国人对于域外民族和国家,尚没有大汉族主义文化心理,是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47、请简述遣唐使的历史贡献。

答:第一,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改进。遣唐使在唐朝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第二,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遣唐使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读写唐诗汉文。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的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入日本民族文化。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第三,吸收中国各种技术工艺等物质文明,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丰富日本人民的生活。遣唐使通过朝贡贸易交换礼品等方式,输入唐代先进的农具如唐锄、唐犁以及种茶、织染、雕版印刷等技术,制造陶瓷、漆器等工艺。如奈良三彩即仿造唐三彩。建筑方面,8世纪日本的首都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都是模仿唐长安城建造的,许多寺庙也都是仿唐建筑物。

文档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的形成正是源于文化的(C)。[C]隔离机制2、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却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这体现了文化排斥中的(D)问题。[D]适应性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A)。[A]解决匈奴之患4、“丝绸之路”的名称是(B)首创的。[B]李希霍芬5、在(B)中,中国古文献第一次有了对大秦国比较详细的记载。[B]《后汉书·西域传》6、以下属于土著国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