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济宁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15:00
文档

济宁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济宁市二〇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dìng)吮.吸(shǔn)栖.息(qī)忧心忡忡.(cōng)B.剽.悍(piāo)嗔.视(zhēn)秕.谷(b
推荐度:
导读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济宁市二〇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dìng)吮.吸(shǔn)栖.息(qī)忧心忡忡.(cōng)B.剽.悍(piāo)嗔.视(zhēn)秕.谷(b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1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2页,共8页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济宁市二〇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 A .绽.开(d ìng ) 吮.吸(sh ǔn ) 栖.息(q ī) 忧心忡忡.(c ōng ) B .剽.悍(pi āo ) 嗔.视(zh ēn ) 秕.谷(b ǐ) 浑身解.数(ji ě) C .谰.语(l án ) 迸.

射(b èng ) 挑衅.(x ìn ) 吹毛求疵.

(c ī) D .告罄.(q ìn ) 镂.

空(l ǒu ) 椽.子(chu án ) 销声匿.

迹(n 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谛 烦燥 通霄达旦 一代天骄

B .隐密 陨落 眼花瞭乱 大庭广众

C .箫瑟 藩篱 来势汹汹 因地治宜

D .瓦砾 沉湎 相形见绌 一泻千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 .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5.填入文段空格中相应的句子,最贴切的一项是( )

A.①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B.①最见于处世判事之时 ②最见于独处幽居之际

C.①最见于杂处群居之时 ②最见于读书演算之际

D.①最见于读书演算之时 ②最见于杂处群居之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B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文中人物杨志是一个憨厚鲁莽、天真任性的人。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观点,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7.默写填空。(3分,每小题1分)

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⑵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⑶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选择题每题2分)

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见.

往事耳(了解)

B .及.

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 .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 .遂.七年不返(才) 9.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 .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1.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3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4页,共8页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14题。(共3分)

12.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1分) 13.“”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4~17题。(15分)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

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⑪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⑫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⑬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⑭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⑮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⑯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⑰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14.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4分)

15.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5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6页,共8页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16.语言品析。(4分)

⑴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2分)

⑵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2

分)

17. 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8~21题。(15分)

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刘 毅

①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② 媒体曝光后,当地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④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 ⑤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

⑥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

“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

⑦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

⑧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

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拘捕并罚款。

⑨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选文有删改)

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3分)

20.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3分)

21.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2分)

四、写作(40分)

22. 根据下列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走过初中三年,总有一些人、物、亲身体验,让你难以忘怀;那些日子,有阳光有风雨,阳光照亮了你,风雨磨砺了你……普希金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线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7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8页,共8页

文档

济宁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济宁市二〇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dìng)吮.吸(shǔn)栖.息(qī)忧心忡忡.(cōng)B.剽.悍(piāo)嗔.视(zhēn)秕.谷(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