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国际上的通俗定义是一切脱离了地气的种植技术,它的涵盖面不单单是屋顶种植,还包括露台、天台、阳台、墙体、地下车库顶部、立交桥等一切不与地面、自然、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殊空间的绿化。它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结构特点、荷载和屋顶上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通过一定技艺,在建筑物顶部及一切特殊空间建造绿色景观的一种形式。
——绿色小屋
——科普花园
——科普花园
屋顶花园——管弦乐
屋顶绿化国际上的通俗定义是一切脱离了地气的种植技术,它的涵盖面不单单是屋顶种植,还包括露台、天台、阳台、墙体、地下车库顶部、立交桥等一切不与地面、自然、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殊空间的绿化。它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结构特点、荷载和屋顶上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通过一定技艺,在建筑物顶部及一切特殊空间建造绿色景观的一种形式。
——能“吃”的房子
——植物廊架
——漂浮餐厅
——漂浮餐厅
——泡泡温室
——泡泡温室
——
趣味迷宫
Center of the star maze ,with a view on the main villa 迷宫中心视野
The star maze is a remix of two historical park figures 概念:星+
迷宫
绿墙包括七大系统:植物选材、栽培介质、栽培容器、建筑现有结构系统的连接构件、灌溉技术、养护措施。
一龙骨式结构
绿化模块
绿化模块为长方体型,为了保证植物覆土和固定的要求,模块壁厚3mm。长度480cm,宽度11.8cm,高度为13cm。分为三个小格,每个模块内可放置3盆植物。为安装方便安全,在模块前面特别设计了一个30*50的固定板,在中间开了一个13*20的方孔与钢结构连接件挂钩对应,用于固定。在背后每个小方格后各开一个长条孔,长条孔用于插滴灌系统的滴箭。并在背后设计一个挂钩用于固定滴灌系统的分水管。
这个模块形式专门为主题馆的内挂式重新设计过,可以前挂,也可以后挂。此模块的优点为:
1 介质容量比原先的多。
2 介质不容易脱落。
3 它有45度的倾斜角度,更适合植物生长。
这个模块的设计符合环保理念,故一个模块特意配有三个环保盒。环保盒的尺寸正好可以放入模块内的小格内。植物种植于环保盒内养护。在即将安装模块时把环保盒放入绿化模块中即可。此环保盒为天然植物纤维可降解环保产品,由天然农作物和废纸等作为主要原料。产品生产过程无污染,废弃后分解物无污染,更可以成为花木的肥料。产品特性:安全、卫生、耐酸、耐碱、耐晒、防水无毒副作用。
连接件
使用两根30*3的镀锌角钢相拼而成一个T字型,T型平口处与幕墙钢结构竖向电焊连接。既方
便又快捷,又能确保安全。
为了不破坏幕墙菱形钢结构的美观,焊接点设置在每个菱形钢结构的背面中心点的位置。菱形钢结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为1米,为了符合
尺寸的要求设计了模块为480mm长,使得支撑龙骨的位置正好位于菱形钢结构的竖向中心线上。对于30*3的镀锌角钢我们也有特别的设计。模块的上下间距为175mm,这样可以满足植物伸出钢结构而挡住上面模块的下部。故在镀锌角钢上的间距175mm处使用机制冲床冲出一个小弯钩,并且在绿化模块上相应的位置上设计一个小孔,正好可以挂在这个小弯钩上。这样就可以简单、安全的施工。
植物选择
必须使用大的小灌木才能长出菱形钢结构外,故有针对性的把以下这些植物作为绿化
材料的选择范围:小叶卫矛、六道木、铺地柏、常春藤、金边黄杨、小丑火棘、红叶
石楠、金叶六道木、细叶麦冬、金边麦冬、龟甲冬青、小叶栀子、花叶络石、亮叶忍冬、扶芳藤。通过综合研究发现,在墙面立体情况下要符合以下特点的植物容易出效果:
1、覆盖力强的浅根系植物: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以须根系为主,根系与介质结合快而紧密;
2、观赏效果佳:以观叶为主,叶片小而密集,株型大而整齐,四季景观效果好;
3、综合抗性强;耐湿热、耐旱、耐强光或耐荫,同时又能耐寒、抗风、病虫害少的植物品种;
4、管养简便:生长缓慢且周期长,不轻易修剪、免人工灌溉的植物。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15种范围内的金森女贞、绿叶六道木、红叶石楠、亮叶忍冬、花叶络石作为主
要植物。
另外根据实验发现,这些植物的须根发达,与介质结合快,色彩效果好。根据植物效
果具体表现为从色彩上,由下而上从深色向浅色渐变;从植物形态上,由下而上由浓
密向稀疏渐变;并且东西立面面根据耐荫程度有所不同,根据色彩上也有区别。从剖
面上,由下而上由厚实向平淡渐变。具体表现为:东立面在6米到12米垂直高度内,我们选择用红叶石楠(紫红,蓬高在30-35公分),12米到17米范围选择亮叶忍冬(草绿,蓬高在25-30公分),17米以上分别选用金森女贞(黄绿,蓬高在20-25公分)、花叶络石(紫白,蓬高在20-25公分),一个由于东立面日照比较好,故选用红叶石楠等,也
有一个紫气东来的寓意。西立面在6米到12米垂直高度内,我们选择用亮绿忍冬(深绿,蓬高在30-35公分),12米到17米范围选择绿叶六道木(草绿,蓬高在25-30公分),
17米以上分别选用金森女贞(黄绿,蓬高在20-25公分)、花叶络石(紫白,蓬高在20-25公分)。
植物灌溉
由于是垂直种植。其种植土对自然降雨水量吸收率极低。无法满足植物生长要求。这也对相应的灌溉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绿化上比较成熟而有效的灌溉技术即喷灌或滴灌两种形式,滴灌形式更为实际可行。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系统可靠。
滴灌具有下面的特点:
5.1.1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泾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 5—7 5%。由于
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对植物长势效果明显。
5.1.2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土壤。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5.1.3滴灌系统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必须合理配置过滤器。
二挂钩式结构
·瓦口袋悬挂式垂直绿化
铺贴式墙面绿化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系统。这一工艺是首先在做
好防水吃力的墙面上直接铺设软性植物生长载体,比如毛毡、椰丝纤维、无
纺布等,然后在这些载体上缝制装填有植物生长及基质的布袋,最后在布袋
内种植植物实现墙面绿化
悬挂式垂直绿化
悬挂式垂直绿化
铺贴式垂直绿化
即在墙面直接铺贴植物生长基质或模块,形成一个墙面种植平面系统。铺贴式墙面绿化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将植物在墙体上自由设计或进行图案组合;直接附加在墙面,无需另外做钢架,并通过自来水和雨水浇灌,降低建造成本;系统总厚度薄,只有10厘米至15厘米,并且还具有防水阻根功能,有利于保护建筑物,延长其寿命;易施工,效果好等。
常见的坡面防护形式
•片石护坡(浆砌、干砌)
•混泥土格构梁护坡(框架梁)•拱形护坡(砌石、混泥土浇注)•水泥砂浆锚喷护坡
•锚杆(索)支护护坡
•柔性防护网(防落石)
•生态护坡(边坡植草)
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具备土壤环境(土质)的边坡植被恢复技术•人工播种(栽植)护坡技术
•液力喷播护坡技术
•植生带(袋、毯)护坡技术(附着种子)
不具备土壤环境(岩质)的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客土吹附护坡技术(薄层)
•植生基材喷射护坡技术
•厚层基材喷射护坡技术
•喷混植生护坡技术
•植被袋(垫)技术(填充基材)液力喷播技术
技术原理
液力喷播是利用液体即液体播种原理把催芽后的植物种子装入混有一定比例水、纤维覆盖物、粘合剂、肥料、染色剂(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另加保水剂、松土剂、泥炭等材料)的容器内,利用离心泵把混合浆料通过软管输送喷播到待播的土壤上,形成均匀覆盖层保护下的植物种子层,多余的水分渗入土表。
适用条件
适用于具备一定厚度土壤层的土质或土石坡面及平面植被恢复工程。
植生毯技术
技术原理
植生毯产品是利用天然植物纤维,如各种秸秆、麻、椰壳、棕榈等纤维作为原材料生产出各种植生毯系列产品,可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植生毯一般为3-5层,可按照实际工程项目要求添加植物种子、缓释等,是最简捷的保水固土、防沙治沙、植被恢复的绿化环保产品。
带种子的植生毯结构图
植生毯技术
适用条件
植生毯产品多应用于沙地荒地治理、矿区粉煤灰处理与环境保护建设、垃圾场、堆土场、河流护堤、公路、铁路等土质边坡绿化,同时还可应用于果园、公园、机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屋顶花园、街道社区等的绿化和美化。
植被垫技术
技术原理
边坡绿化植被垫,由坡面排蓄水层、绿化基材层和表面覆盖层组成,其中表面覆盖层、绿化基材层和坡面排蓄水层通过专用机械缝合而成。坡面排蓄水层由透水性复合材料(保土透水)构成,绿化基材层由混合均匀的种子、保水材质、植生基质和缓释肥料等组成,表面覆盖层是由天然植物纤维网组成,是可自然降解的。边坡绿化植被垫能够有效地对自然降水及坡面来水进行拦、蓄、排,增强坡面稳定性和基材层的抗冲刷性能,降低后期养护管理成本。达到坡面植被建植、植物养护管理等多项目的。
适用条件
各种类型坡面人工植被恢复工程,尤其是岩质(水泥沙浆锚喷面)坡面,坡比1:0.5以上。
客土吹附技术
技术原理
客土吹附技术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把保水剂、土壤稳定剂、植物纤维、泥炭、腐殖土、缓释肥、地表土、植物种子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较稠的浆液,通过专用客土喷播机直接喷附到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并使植物在客土层上快速生长的一种强制绿化方法。
其优点在于,客土与坡面的结合牢固,客土层的透气性、抗旱性较好、施工简单、效率高、工期短。
适用条件
适用于坡度较小(不大于45°)的岩质坡面、硬质土砂地、道路填方边坡、矿山废弃场以及贫瘠土地植被恢复绿化。
技术原理
岩石边坡植生基材生态防护技术(PMS技术)是在不具备植物生存条件的高陡岩石边坡上人为创造客土环境,利用活性植物的生长、结合土工材料的使用对坡体进行加固,逐步恢复坡面植被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体系集成了以岩石边坡植生基质、护坡植物优选数据库、植被毯、植物养护棒、植物种植袋、GCL排水沟槽技术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模块,是针对高陡岩石边坡复绿施工和生态恢复的一项成熟技术。
植生基材喷射技术植生基材喷射技术
适用条件
适用于紫砂岩、砂页岩、片麻岩、板岩、石灰岩及花岗岩等母岩类型所形成的不同坡度硬质岩石坡面或弱风化石质坡面以及各种无法用常规方法绿化的坡面(如:混凝土、浆砌片石)均能逐渐使其恢复植被。
工程设计
设计基本思想
通过人工辅助方法,使自然本身具有的恢复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是本设计的基本思想。绝不是要较大程度地改变立地条件,而重要的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允许的范围内促使植物持续生长发育。
1、以自然绿色植被恢复为基础;
2、尊重绿色植被恢复的顺序;
3、贴近植被恢复的自然途径。
设计原则
1、稳定边坡原则
2、生态适应原则
3、景观协调原则
4、快速有效、经济实用原则绿化目标
1、短期目标(完工3个月后):营造能在坡面存活并有一定护坡复绿效果
的草灌结合且物种搭配合理的先锋植物群落。
2、近期目标(完工1年后):营造能在坡面生长并有较强固土护坡效果的
草灌结合型且物种丰富度高的过渡性植物群落。
3、中期目标(完工3年后):营造有较强固土护坡效果和较好景观效果雏
形的以灌木为主、草坪地被植物为辅、适当点缀花卉且其本上能达到免养护或简养护状态的植物群落。
4、远期目标(完工5年后):营造有较强固土护坡效果和较好景观效果的
以灌木为主体、草和地被植物大面积覆盖、小乔木局部点缀且能自然协调生长和演替的植物群落。
边坡植被恢复总体设计模式前期调查分析表
边坡稳定性设计
施工工艺选择与确定•植生基材(PMS TM)喷射技术•客土吹附技术
•液力喷播技术
•植被垫技术
•植生毯技术植物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尽可能选择当地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的优良乡土植物;
2、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水分、pH值、土壤性质等);
3、抗逆性强(包括抗旱、热、寒、贫瘠、病虫等);
4、选择根系发达、固土作用极强的植物,以减少径流冲刷,保证水土保持;
5、越年生或多年生,在恢复初期,尽可能选择固氮植物,改善土壤环境;
6、在植物配置是要注意其观赏价值,保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7、能产生适量种子,且种子易得且成本合理。
草本及花卉植物简介
木本植物简介木本植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