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
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一:Na2CO3溶液显碱性 |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 | "
| 溶液显碱性 |
猜想二:能与酸反应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 |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化学方程式
|
猜想四:能与BaCl2反应 | "
| 产生白色沉淀 |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4、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液 | 方案Ⅰ: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溶液 |
|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 |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 , 并不断振荡. | 有气泡冒出. | 溶液一定变质了. |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白色沉淀 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 有 . |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 有 . |
【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 (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 。
6.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人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呈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为什么要有此装置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C6Hl0O5)n来表示,试写出纤维素完全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 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 实现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___,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