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10T,升起高度为10米,每台的主要实物量如下:
1、龙门吊吊车轨道75米,每根0.537t,长12米;
2、龙门吊15米横梁一根;重3.5吨,宽1.2米×长1.2米
3、8米吊车立柱4根,每根重1吨,长8米;
4、龙门吊10t电动葫芦一个,重0.8吨。
5、龙门吊其他附属设施。
二、编制本方案的依据:
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49号令)》
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09.1-2002》
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2.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规定2010年619号》
2.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8〕696号》
2.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安监〔2008〕1号》
2.7《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艺指导手册 2009年10月》
2.8《电力建设大型起重机械的选型、安装和拆卸管理规定 电建(1996)381号》
2.9《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电建(1996)381号》
2.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1-2010》
2.11《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2.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70号令)》
2.1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第92号令)》
2.14《通用门式起重机GB/T 14406-1993》
2.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2.1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令)》
2.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1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
2.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2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2.2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2.24《QM40/42龙门式起重机说明书》
2.25《QM4042龙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导则 ZHDB 207037.3-2003》
2.26《绿色施工导则》
三、人员、机械和工器具清单
工种 | 人数 | 工种 | 人数 |
钳工 | 4人 | 电焊 | 2人 |
铆工 | 2人 | 气焊 | 1人 |
电工 | 2人 | 测量 | 1人 |
起重工 | 1人 | 油漆工 | 1人 |
吊车司机 | 1人 | ||
机工具 | 数量 | 机工具 | 数量 |
25t汽车吊 | 2台 | ZX400电焊机 | 1台 |
氧乙炔 | 1套 | 10t千斤顶 | 2台 |
2t手拉葫芦 | 2只 | 榔头6榜10磅 | 各2 |
扳手 | 若干 |
1、轨道基础铺设
1.1轨道铺设的地基要求其承压力不得小于20N/cm2,因此在轨道铺设前必须注意用推土机压实并检测其抗压系数,合格后方能浇筑轨道梁。
1.2轨道接头必须垫在轨枕上。轨道接头两端必须采用不小于10mm²跨接线可靠连接。
1.3 轨道端部止挡:在距轨道两端钢轨不小于2m处,安装可靠防止起重机出轨的止挡装置。
2龙门吊的安装
2.1.浇筑两根轨道梁,固定预埋件。
2.2龙门吊钢轨安装
2.2.1将轨道就位后用鱼尾板连接两轨道的接头处异型螺栓都要使用弹簧垫,并拧紧。连接后两轨道接头的中心偏差和高程差都不超过1mm
2.2.2用水准仪测量轨道的水平度,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调整。
2.2.3轨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对轨道安装误差进行复核。轨道跨度误差超过5mm,轨道不直度超过2mm的应对轨道进行重新调整。
2.3吊车横梁的组装
2.3.1吊车梁横连接处必须在组装前用磨光机进行人工除锈处理。
2.3.2将长横梁水平地放置在一个支架上,待连接的一端留出拼装位置,将连接件和电动板手准备好。用25吨汽车吊将短横梁吊起与长横梁组装。
2.3.3吊装过程中,为防止构件受力变形,应在捆扎处用钢管衬垫加固。
2.3.4在连接时,应先用联接螺栓将两梁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横梁调直、找正。保证20≤上拱度≤31.5,旁弯f<11。然后将短横梁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最后将连接螺栓用电动板手拧紧。
2.3.5连接部位连接完毕后立即涂漆进行防锈处理。
2.4吊车梁横梁与支腿的组装
2.41将横梁平放在一排枕木上,联接面与地面垂直。
2.4.2将横梁与腿的连接面清除干净。
2.4.3用25t吊将腿吊装到位与横梁组装好。
单腿重不超过5吨,方法同2.3项。
2.4.4联接好后,应对两腿底端的距离进行复核,不合格应进行调整,直至调整合格为止。
2.4.5连接部位最后涂上防锈漆一遍,面漆两遍。
2.7 吊车小车安装
2.7.1吊车安装应在小车各种设备检查无损坏后进行。小车大轮和小轮的安装误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2.7.2小车的外壳必须在油漆喷涂完后安装。
五、运转试验:
1、试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1.1关闭全部电路,按图纸尺寸及技术要求检查各连接件连接是否牢固,各传动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是否变形,钢丝绳在滑轮和卷筒上缠绕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1.2用欧姆表检查电路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电阻必须足够大,检验操纵机构接线的正确性和操纵设备转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特别注意电磁铁、限位开关、安全开关和紧急开关的可靠性及分别驱动运行机构电动机的接线相序。
2、无负荷试车
用手转动各机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旋转一周时不得有卡住现象。然后分别开动各机构电动机,各机构应正常运转,小车运行时,主动轮应在轨道全长上接触,被动轮与轨道间隙不大于1mm,并检查各限位开关可靠性。
3、负荷试车
检查起重机金属结构各连接处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质量,特别是端梁连接处质量;机械设备、金属结构和吊具强度钢性以及起重机钢轨强度;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吊钩不得有残余变形、裂纹等缺陷;减速器无不正常噪音;润滑部件润滑性能良好,各构件部应平稳、无振动现象。
3.1静负荷试车
起升额定负荷,在横梁上往返运行,其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负荷,使小车停在桥架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起升1.25倍额定负荷,离地100mm左右,停悬10分钟,然后卸去负荷,检查横梁有无永久变形。将小车开至跨端,实际上拱不小于15mm,小车停横梁中间起开额定负荷,横梁挠度不大于28mm。
3.2动负荷试车
起升1.1倍额定负荷,并同时开动两个机构作正反运转。按工作类型应有间歇时间。累计开动时间不小于10分钟。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并检查限位开关及保护联锁装置的可靠性。
4、电气部件试验
4.1起重机各机构连续反复运转时间不超过15分钟,因此各机构宜交替运转,只有机构完全停止后才允许反转。
4.2控制器在不同位置,检查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以及各种限位、安全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动作是否正常可靠。
六、安全措施
1.各工种必须遵守各工种的技术安全规范,不得违规操作。
2.所有到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佩戴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劳保用品。
3.与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时(雨、雪、六级大风),应停止露天电气设备安装及高空作业。
4.机械设备的拆装要轻拿轻放,要放平放稳以免碰手碰脚。
5.施工人员之间要相互关照,在检修转运部件时注意挤伤手。
6.起重机必须由有特种操作证的人员来操纵。
7.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知识,工作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机具是否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确实无问题之后方准使用,使用中禁止偏拉斜吊和超负荷。
8.吊装时,必须使用麻绳溜着,以防起重物晃动挤伤人或碰坏物体。
9.起重机必须统一指挥,信号不清时要弄清之后才能吊装。
10.起重机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停留起重机上或小车上。
11.起重机安装人员上高空必须系安全带,在安装横梁上相关部件及电气设备时必须搭设小平台并应有防护栏。
12.禁止用任何方法从高空抛下物品。
13.起重机在电器设备通电后修理时,起重机必须断电。
14.电动机、电气设备和电气外壳上的所有金属部分必须接地。
15.电工调试电路、安装电路时必须带上橡胶手套,穿橡胶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手柄工具。
16.严禁带电安装及维修。
17.起吊时,起重臂下及起重物下严禁站人。
18. 防止高空坠落措施
18.1.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18.2.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拦,架设安全网。
19.防止高空落物伤人措施
19.1.地面操作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作业,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能在起重机的吊杆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设置一个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无关的人员入内。
19.2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应放在随身佩戴的工具袋里,不能随意向下投掷。高空气割物体时,必须将被切割物体临时固定,防止坠落伤人。
19.3柱间支撑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才能松钩。
20.安全保证措施
序号 | 内容 | 控制措施 |
1 | 作业人员资质 | 起重指挥司索、主副配合吊机司机、电焊工、电气安装工、架子工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
2 | 指挥信号 | 现场作业必须由起重司索专业人员进行指挥; 安排专人进行指挥,指挥信号必须清晰、明确; 大件吊装时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 |
3 | 配合机械性能 | 作业前必须保证各配合机械性能可靠,各重性能必须达到机械的合格要求; 操作工必须做好每天的例保; 机械超过90%载荷或者多机抬吊时必须开具工作票,且安排人员进行监护。 |
4 | 现场安全 | 作业区域周围必须做好安全警戒,且有专人进行监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
5 | 机工具性能 | 对钢丝绳、卸卡、手拉葫芦、磨光机等作业工具必须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 对机械的组件进行仔细检查,液压系统等必须进行调试检查。 |
6 | 劳动保护 |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上高空必须系好安全带。 作业人员在使用气割、磨光机、电焊作业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 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孔、洞等及时进行铺盖,消除安全隐患。 |
7 | 机械防风 | 风速大于6级时停止吊装作业; 龙门吊安装完成后夹好夹轨器,并拉设好四根揽风绳。 |
8 | 消防 | 气割、打磨和电焊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合格的灭火器。 |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评比,验收等各项工作。
2严格实行自检、专检和联检“三检”制。项目经理、专职检查员及各部门、各小组的检查员层层负责,严格把关,确保工程的实体质量。
3组织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站、设计和施工组成的联合质检工作组,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总结和督促质量工作,使质量管理有序开展。
4施工前必须做好图纸自审及会审工作,对施工图和规程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要认真查阅并遵照执行,若图纸或技术文件存在问题要及时上报,按技术管理程序妥善解决。
5根据本工程特点,开展QC小组活动,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和质量通病,严格质量预控。
6施工前,由公司工程技术科组织对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要求,施工时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三段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