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乌兰夫纪念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先进,提高中间,鞭策后进,激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精神,在党员中掀起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使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党员带动、影响周围群众投入到工作中去。
鉴于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创先争优”活动,即党支部全体干部、党员于2010年12月3日,赴呼和浩特市乌兰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乌兰夫纪念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经批准,自治区、决定于1991年下半年开始筹建和进行前期准备的,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主馆、纪念广场和塑像平台,纪念亭、牌楼门等4个单项工程,主馆面积1400平方米,分为序厅及八个展室,两个展廊。
纪念馆展陈设计新颖、独到,以时空为转换序列,介绍了内蒙古人民,为争取民族,祖国统一,为中国和建设做出的奋斗牺牲。
乌兰夫同志1906年12月23日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蒙古族农民家庭,1988年12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为中国各民族的和建设贡献出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早在青少年时代,乌兰夫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乌兰夫就开始参加马克思主义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创办刊物,组建团体,武装,抗击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1947年,在乌兰夫的努力下,成功地召开“五·一”大会,胜利地宣告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诞生。他坚持中国党的领导,使内蒙古出现了在中国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在他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开始了政权、、党组织、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完成了农村的土地改革和牧区的民主改革任务。
1949年10月1日,乌兰夫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的开国大典。以后,他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党组、主任委员,民族学院院长、华北局副、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分局,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华北局第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等多种重要职务。
1955年,被授予上将。他还当选中国党第七届候补委员,第八届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委员。他长期致力于民族工作,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工作近20年中,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国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各项,把马列主义、思想和内蒙古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在培养民族干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解决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团结并带领内蒙古自治区区蒙汉各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文化大”期间,他受到残酷,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工作岗位。面对林彪、反集团的倒行逆施,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表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优秀品质和党员的大无畏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曾担任五届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等重要职务。
上午参观完毕,下午党支部全体成员,召开乌兰夫纪念馆参观学习讨论会,大家纷纷发表观点,倾谈自身的感受。通过讨论,深化了对开展乌兰夫纪念活动的认识,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更加清晰、全面的体会到“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刻内涵。现总结如下: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们认识到,在乌兰夫同志的身上,有着坚强的党性,他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一生廉洁,勇于维护党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他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生活艰苦朴素;他襟怀坦白,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具有党人崇高的精神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对于这样一位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久经考验的主义战士,优秀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家,内蒙古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们应该学习乌兰夫这种精神,结合我们的科研工作,努力奋斗,为今天的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首先,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勇于坚持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探索创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促进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和发展,并且这种进步和发展,只有在中国党领导的人民和新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作为史学科研工作者,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为内蒙古区域自治获得更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求团结的大局,促统一的大义。乌兰夫同志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思考和处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问题。他反复强调,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主题在内蒙古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科研工作中贯彻乌兰夫同志的思想,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不发表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谬论,同时更要对有违统一和团结的歪理邪说给予有力回击和批判。
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党的理论、实践与内蒙古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工作态度。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工作准则,搞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避免大话、套话。
通过这次爱国主义观摩教育,历史所党支部全体成员深刻的认识到,应当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时刻牢记宗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要奋发有为,勇于创新;要甘于奉献,干事创业;要严格自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社科战线的科研典范。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五日
图为乌兰夫纪念馆外景
图为党支部成员在纪念馆内参观
图为历史所党支部全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