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与去分母(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会用分配律、去括号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以及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如何正确地去括号以及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的寻找和确定。
三、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将下列各式去括号,并说一说去括号法则.
(1)6(x-0.5)
答案:教师板书
去括号法则: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解下面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说一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4x+2=32-x
解:
移项,得 4x+x=32-2
合并同类项,得5x=30
系数化为1,得x=6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建立模型(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 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 万 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
思考:1.题目中涉及了哪些量? 2.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月平均用电量×n(月数)=n个月用电量
上半年的用电量+下半年的用电量=全年的用电量
分析:
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列出方程x kW·h,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为(x-2000) kW·h.
上半年共用电为:6x kW·h;
上半年共用电为:6(x-2000) kW·h.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6x+6(x -2 000)=150 000
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研究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怎样解这个方程?
(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先尝试着解方程)
6x+6(x-2 000)=150 000
6x+6x-12 000=150 000 去括号
6x+6x=150 000+12 000 移项
12x=162 000 合并同类项
x=13 500 系数化为1
2、探究解法,归纳总结
思考:问题1: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学生自主讨论,得出方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2:通过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你能总结出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吗?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明确解同类型方程得一般思路
(三)、熟悉解法,思考辨析
例题 解下列方程:
(1)2x-(x+10)=5x+2(x-1)【教师黑板板演】
(2)3x-7(x-1)=3-2(x+3)【学生上黑板示范】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是x,把2和x对调,新两位数的2倍还比原两位数小18,你能想出x是几吗?
(四)基础训练,巩固提高
见课件p95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自己掌握这些知识困难吗?
3.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8页习题3.3第1,2题。
6、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在学生思考问题中对于符号问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对符号问题生动化,活泼化,不只是局限于它是数学符号,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逐步展示,分步解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