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流行病学试题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04:48
文档

流行病学试题2

流行病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推荐度:
导读流行病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流行病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

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

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

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

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

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

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

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R匹配,但R得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4

E、5

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关系

C、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

6、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历史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A、相对经济

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

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

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诊断偏倚

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人群中暴露着的比例

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

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D、要求的把握度

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

10、假定研究表明,60%的胃癌病人胃黏膜表面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而无胃癌的对照组只有10%的可检出幽门螺杆菌,据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请问此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来比较

C、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不能区分两者的事件关系

11、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

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占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

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

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比例,而无对照组吸烟比例

E、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1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有100例,则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

14、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A、18

B、16

C、20

D、10

E、无法计算

15、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例,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OR为

A、10.67

B、9.67

C、2.24

D、1.24

E、4.47

16、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男性队列中发现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OR=2.4(有显著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6(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分析发现,原因是患冠心病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两种方法之间差异的偏倚为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奈曼偏倚

D、伯克森偏倚

E、排除偏倚

1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CI为0.35~0.75,则该因素可能为

A、混杂因素

B、危险因素

C、保护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都不是

18、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

A、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

B、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

D、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体的人群

E、乙型肝炎高危人群

19、选择200名5岁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9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9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1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对象不够多

20、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A、某人群HbsAg筛查

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

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21、评价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

E、死亡率

22、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随机分组

A、现场试验

B、队列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个案调查

23、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72%

B、0.28

C、72

D、3.6

E、41

(24~26题共用题干)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24、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时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25、该研究中次要结局变量是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26、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

B、0.3%

C、1.2%

D、90%

E、75%

27、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

A、增加筛检的次数

B、增加筛检人数

C、选择高危人群

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

E、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

28、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

A、领先时间偏倚

B、病程长短偏倚

C、选择性偏倚

D、错误分类偏倚

E、信息偏倚

29、从1990年至2000年,用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在这段时间内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A、灵敏度增加

B、特异度增加

C、领先时间增加

D、阳性预测值增加

E、阴性预测值增加

30、一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99%的妊娠试验,用于检查10,000名育龄期妇女,假设1%的受检者真正怀孕,试问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是多少

A、0.1%

B、50%

C、%

D、47%

E、8.9%

31、在下列有关似然比的陈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是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杂指标

B、该指标全面反映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定

C、不受患病率的影响

D、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

E、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

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C、设立对照增大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于疾病之间的关联

2、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

A、回忆偏倚答

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

C、统计处理复杂

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

E、一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

3、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

A、病例分析

B、现患调查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应采用

A、的方法

B、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

C、校准检查仪器的方法

D、随机化的方法

E、分层分析的方法

5、在试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设立对照可避免

A、不能预知的结局

B、向均数回归现象

C、霍桑效应

D、安慰剂效应

E、未知因素的影响

6、关于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水平要求越高,样本量越大

B、把握度要求越高,则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

D、干预效果越明显,所需样本量越大

E、分组变量越少,则所需样本量越大

7、关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选择未患病的人群

B、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C、研究对象应该有代表性

D、选择患病人群

E、选择容易随访的人群

8、下列哪些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时间顺序合理,先因后果

C、实验过程可以实现标准化

D、依从性好

E、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9、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

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

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

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

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

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

10、关于筛检,以下哪些陈述是正确的

A、所筛检的疾病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B、对于筛检计划必须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C、对筛检阳性者,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

D、筛检是用来发现人群中病情严重的病人

E、用于筛检的方法能够被群众所接受

11、筛检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某并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

B、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

C、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

D、在人群中开展疾病的社区防治,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识

E、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1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A、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B、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C、受试对象的性别

D、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E、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13、筛检效果评价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

A、真实性

B、可靠性

C、收益

D、生物学效果评价

E、卫生经济学效果

14、影响筛检效果评价的偏倚有

A、选择性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领先时间偏倚

E、病程长短偏倚

15、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85mmHg。这就意味着

A、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高

B、前者的特异度比后者高

C、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

D、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

E、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

16、应用筛检试验检查一组无症状的人,发现被诊断为有病的人,从确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5年,而那些不是被筛检发现的病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5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从上述资料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筛检试验可能延长了生存时间

B、可能存在领先时间偏倚

C、该试验的灵敏度不高

D、该实验的特异度不高

E、效果不明显

17、A试验的灵敏度高于B试验,这就意味着

A、A试验的特异度高于B试验的特异度

B、A试验的假阳性率高于B试验假阳性率

C、A试验的假阳性率低于B试验假阳性率

D、A试验的假阴性率低于B试验假阴性率

E、A试验的真阳性率低于B试验真阳性率

三、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10、类实验

2、over-matching

11、screening

3、OR

12、金标准

4、分层分析

13、灵敏度

5、AF

14、特异度

6、实验流行病学

15、似然比

7、Hawthorne effect

16、约登指数

8、双盲

17、ROC

9、RCT

四、论述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3、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点。

4、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5、试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其局限性。

6、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

7、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8、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什么?

五、应用题

1、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0~69岁唇癌病人和皮肤癌病人的比较结果

唇癌皮肤癌
吸烟,户外工作516
吸烟,户内工作2410
不吸烟,户外工作158
不吸烟,户内工作35
⑴该研究设计属于             研究。

⑵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进行讨论。

⑶请计算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OR。

⑷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OR。

⑸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OR。

⑹按户内户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OR。

⑺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OR。

⑻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盲法的定义与分类完成下表。

盲法设盲对象
受试者观察者结局评估或数据分析者
不盲×××
单盲
双盲
三盲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
BAECCDCBEDCD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EEBCCEDCDADA
25262728293031
BECBDBA
二、多项选择题

123456
BDADCEBEABCDECDE
789101112
BCEABCEBCBCEACEADE
1314151617
CDEADEBDEABBD
三、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选定一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和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与该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或特征的有无、频度或剂量水平,以检验其与疾病的关系。

2、over-matching: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保证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首先,所匹配的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否则不应匹配。其次,即使是混杂因素也不一定都要匹配,因为一旦某因素做了匹配,不但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能分析,而且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能充分分析。把不必要的因素列入匹配,不但丢失了信息,增加了工作难度,反而还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3、OR: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是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含义是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4、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用以分层的因素是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分层可以控制该因素的混杂作用。

5、AF:归因分值,是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指标,反映了人群中随机抽取一个病例,可能因研究的暴露引起的概率。

6、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因在研究中施加了认为的干预因素,又称“干预性研究”。

7、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是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研究对象知晓研究工作的内容,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8、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9、RCT: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

10、类实验:在一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11、screening: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2、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为标准诊断。

13、灵敏度: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

14、特异度: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15、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该指标全面反映了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定,计算只涉及灵敏度与特异度,不受患病率的影响。

16、约登指数:即正确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范围在0~1之间,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17、ROC: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四、论述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答: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该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有:①观察法;②设立对照:患病与否分组;③观察方向由“果”→“因”,回顾性研究;④不能验证病因。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①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②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③还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调查等;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⑤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

①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②选择偏倚难以避免;③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差;④存在回忆偏倚;⑤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

3、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点。

答:相对优点如表

以社区为基础以医院为基础
①可以较好地确定源人群

②容易保证病例和对照来自于同一源人群

③对照的暴露史更可能反映病例源人群的暴露情况

①研究对象的可及性好

②研究对象更易合作

③可以平衡兵力和对照的背景特点

④比较容易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标本收集暴露信息。

4、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答:①对干预措施有效;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好;③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④容易随访的人群;⑤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⑥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持试验;

5、试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其局限性。

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

①随机分组,能够较好地控制偏倚和混杂。②为前瞻性研究,因果论证强度高。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并且可以获得一种干预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

①难以保证有好的依从性。②难获得一个随机的无偏样本。③容易失访。④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高。⑤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6、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

答:因为: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为随机分组,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较高。②实验流行病学的暴露因素在研究者的控制下,测量更准确。

7、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答:在同一患病率的情况下,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当患病率不变,降低灵敏度时,特异度将提高,此时阳性预测值将下降,阴性预测值将升高。当灵敏度与特异度一定,疾病患病率降低时,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8、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什么?

答: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

①如疾病的预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且目前又有可靠地治疗方法,则临界点向左移,以提高灵敏度,以发现更多的可疑病人,但会使假阳性增多;②如疾病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法不理想,临界点可右移,以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患者鉴别出来,但会使假阴性增多;③如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费用太贵,为了节约经费,可将临界点向右移;④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将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五、应用题

1、⑴病例对照研究

⑵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不合适,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⑶工作情况

户外户内
病例51+1524+3
对照6+810+5
                                             OR=2.6

⑷吸烟情况

吸烟不吸烟
户外户内户外户内
病例5124153
对照61085
             OR=3.5               OR=3.1

⑸吸烟情况

吸烟不吸烟OR
病例51+2415+33.4
对照6+108+5
⑹工作情况

户外户内
吸烟不吸烟吸烟不吸烟
病例5115243
对照68105
             OR=4.5               OR=4.0

⑺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户外工作吸烟者户内工作不吸烟者OR
病例51314.2
对照65
⑻结果:⑷和⑹标明户外工作和吸烟可以增加唇癌的危险,未分层时,OR有所低估,这是因为吸烟与户外工作有联系。吸烟和户外工作的联合作用似乎比相加作用大些。

 如果户外工作增加了皮肤癌的危险,皮肤癌作为对照组则会低估户外工作与唇癌的联系强度。

2、如下表:

盲法设盲对象
受试者观察者结局评估或数据分析者
不盲×××
单盲××
双盲×
三盲

文档

流行病学试题2

流行病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