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 改 报 告
检查类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评估检查
编 制 人: 质量负责人
审 核 人: 技术负责人
批 准 人: 总经理
山西胜利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10日
山西胜利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关于检测机构评估检查整改的情况报告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双随机检查组:
2019年11月1日,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及行业专家组一行10人,对我机构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全面现场检查,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我公司检测资质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试验室场地、人员配置、人员培训及操作情况、试验人员理论考试、盲样考核、设备检定情况、检测数据上传、检测过程影像溯源、报告归档等进行现场查看,提出并确认存在不足和问题共有。针对专家组提出的不足及问题,我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成立了整改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并立即进行了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改的基本情况
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我公司高层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亲自抓整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见附件2)。会议研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指定总经理为整改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及相关人员社保、仪器设备配置和现场的整治以及整改事项监督和落实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取证、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相关技术资料的修订工作;综合管理部负责对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培训;质量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跟踪落实整改情况,通过15天的集中整改,基本达到了检查组提出的要求,提请检查组领导来复查。各整改项印证材料提交如下。
二、现场双随机结果
1、部分上岗证数量不足,职称不足,培训不符要求,部分人员未见社保证明材料。
2、试验外检房屋面积不足,无法满足试验检测要求。
3、试验报告编号不唯一。
4、理论考核1人基本合格,7人不合格,样品测试1项目合格,2项目不合格。
5、所提供项目清单与实际报告不符。
6、报告与原始记录养护条件不符,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符。
7、报告中信息不全,无设备唯一性编号,检测结果无导出过程,无测试信息。
8、检测异常值未判别处理导致结果错误。
三、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综述
根据我公司专题会议的要求,各负责人按照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照进行整改,总经理监督验证并确认。对检查中发现的8个不符合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整改结果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相关法律法规及检查组要求。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针对部分上岗证数量不足,职称不足,培训不符要求,部分人员未见社保证明材料整改措施:
①部分上岗证数量不足、培训不符要求问题整改措施:专家组提出的上岗证数量不足、培训课时不够、格式不符要求等问题,公司领导要求严格按照晋建质字〔2016〕81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主体结构及钢结构检测上岗人员进行新增,并主体结构老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实操培训,钢结构聘请老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实操培训。所有培训均进行考核,合格后重新取的上岗证书,并将上岗证书报送太原市质量监督站进行备案。详见:附件3-1学习培训计划、记录、影像资料、培训人员清单;附件3-2人员上岗证书。
②职称不足问题整改措施:公司目前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工程师10人,中高级人员共计13人,基本满足检测需求,人员明细详见附表1。公司针对专家组提出工程师人员不足问题,公司已经对 等人提交了工程师申请,目前该人员均已完成答辩,等待考核结果。公司今后会注重并加大公司人才培养,特别是中高工程师人员,并确保中高工程师人员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③部分人员未见社保证明材料的问题整改措施:公司技术人员胜利工程检测和胜利工程检测二人为公司外聘人员,此二人均已与原单位签订解约协议,单位二人社保仍由原单位继续缴纳。次二人已与我单位签订劳动关系,并签订承诺书,标明只在本公司从事检测行业,由公司财务统一支付薪资。目前公司在册职工共44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财务2人、办公7人,技术人员34人,除退休及返聘人员外其余所有人员的保险费用在公司代缴。证明见附件3-3。
2、针对试验外检房屋面积不足,无法满足试验检测要求的整改措施:
公司对试验外检设备房屋立即进行了调整,将试验外检设备搬至收养室侧边区域,房屋面积由原来的10㎡增加至30㎡,满足试验外检的需求,确保房屋面积及实验环境满足试验检测要求。详见附件3-4。
4、针对试验报告编号不唯一的整改措施:
公司针对该问题立即对报告编制人进行了的《检测报告控制程序》培训,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对该的报告按照《检测报告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并通知客户新检测报告替换原检测报告,修改的报告编号在原有报告编号后加 “T”标记,并在《文件更改、修订审批表》中说明“检测报告的修改(或补充)”内容。
详见附件3-6。
5、针对所提供项目清单与实际报告不符的整改措施:
公司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刻原因分析,查找公司管理漏洞,查明公司在资料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公司材料室台账管理人员录入失误,未将胜利工程检测项目录入工程清单,实属人员疏忽导致,随即公司对台账管理员进行培训,要求台账管理员严格按照《记录与档案控制程序》,认真、严谨、全面记录台账信息。
其中人工地基检测项目未录入的主要原因是胜利工程检测为2017年项目,因提交项目清单只需要提供2018年和2019年项目,故该项目未列入此清单中。
6、针对GGG报告与原始记录养护条件不符,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符的整改措施:
发生该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送样时,见证单是同条件养护,在收样员录完后,施工单位送样人员又把见证单同条件养护改成了标养,但在审核人员审核报告时发现问题只修改报告,原始记录未改,未及时沟通出现了工作失误。
公司今后要加强报告审核及资料归档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的有效报告审核制度及资料管理制度,避免类似工作失误的出现。
7、针对理论考核3人基本合格,5人不合格,样品测试1项目合格,2项目不合格的整改措施:
公司领导针对此次考核结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今后要严格落实人员技术培训,做好技术考核。并制订了科学的学习计划,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抓重点,抠细节,进行了为其6天的培训,并进行理论知识考试,抽查超声波检测和主体钢筋保护层扫描检测现场考核。重新考核取得上岗证书。附件3-1学习培训计划、记录、影像资料及人员上岗证书。
8、针对报告中信息不全,结果无导出过程:
首先公司领导深刻认识到检测活动中《检测报告控制程序》管理不足。公司对报告编制人、审核人、资料管理员进行相关培训。其次对《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检验记录》、《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检验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记录》进行信息完善,补充设备编号信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原始记录》进行信息完善,补充主体回弹结果导出过程,测试信息。详见附表3-7。
9、针对检测异常值未判别处理导致结果错误的整改措施:
公司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往我们都忽略了对异常值在记录中的体现,经评估组专家的提醒,引起重视,并在记录增加这一项。根据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标准中3.2.3条规定的剔除规则应按照国家标准GB/T4883-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使用格拉布斯检验法样品量n=15,平均值=57.34,s=3.38
确定检出水平α=0.05,在表A.2中查出临界值G0.95(15)=2.409,计算上侧情形:
下侧情形:。因G15、G'n均 四、整改条款完成情况综述 我公司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质量负责人组织监督验证并确认。对检查中发现的10个问题及不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整改结果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及检查组要求。 1、部分上岗证数量不足,职称不足,培训不符要求,部分人员未见社保证明材料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见附件3-1、附件3-2、附件3-3) 2、试验外检房屋面积不足,无法满足试验检测要求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见附件3-4) 3、试验报告编号不唯一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见附件3-6) 4、所提供项目清单与实际报告不符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 5、报告与原始记录养护条件不符,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符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 6、理论考核3人基本合格,5人不合格,样品测试1项目合格,2项目不合格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见附件3-1) 7、报告中信息不全,主体回弹结果无导出过程,无测试信息。(见附件3-7) 8、检测异常值未判别处理导致结果错误的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见附件3-8) 五、整改条款、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汇总表 检查组提出的需要整改的条款,均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整改,整改条款、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汇总附表(见附件1)。 六、整改承诺 本整改报告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检查组要求进行编制,整改内容为实际实施的真实记录。我单位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应的内容均按此整改的结果实施,承诺不再发生类似的不符合项。本整改报告共10页,其中文字材料9页,附件1页。 山西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30日 附件1: 整改条款、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组织召开整改专题会议 附件3-1 培训影像资料 钢结构检测培训影像资料 主体结构检测培训影像资料 现场实操培训影像资料
附件2序号 问题叙述 整改措施 完成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