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A)_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09:00
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A)_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nà)_凉(bì)_益熙来(rǎng)______往潜移(mò)化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相题并论危言耸听死乞白赖刨根究底星罗其布千姿百态惊慌失错半明半昧摇摇欲堕井然有序错别字改正3.默写。(10分)①,风正一帆悬。②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nà)_凉(bì)_益熙来(rǎng)______往潜移(mò)化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相题并论危言耸听死乞白赖刨根究底星罗其布千姿百态惊慌失错半明半昧摇摇欲堕井然有序错别字改正3.默写。(10分)①,风正一帆悬。②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nà)   _  凉     (bì)   _  益    熙来(rǎng)______往  潜移(mò)     化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

相题并论    危言耸听    死乞白赖    刨根究底    星罗其布

千姿百态    惊慌失错    半明半昧    摇摇欲堕    井然有序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10分)

①               ,风正一帆悬。

②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           》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                。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观书有感》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冰心《成功的花》

4. 亲近文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广大,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补写句子。(4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         ,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和谐悦耳,婉转悠长;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5.口语交际。(4分)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       (1)        。小华听后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                 (2)                   。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寓言,完成6-10题。(16分)

【甲】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乙】 荆人欲袭宋①,使人先表②澭(yōng)水。滚水暴益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④,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⑤。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⑦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⑧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荆:楚国的别名。袭:袭击。 ②表:这里作动词用,立标志。  ③益:同

“溢”,涨水。  ④涉:渡河。  ⑤军惊而坏都舍: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而,这里作“如”讲。  ⑥向:从前,往昔。、⑦导:渡水。  ⑧尚犹:仍旧。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遽契其舟(    )        (2)是吾剑之所从坠(    )

    (3)使人先表滚水(    )    (4)循表而夜涉(    )

7.解释下面加点“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

    (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请揣摩甲文中刻舟者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两则寓言故事,你受到哪些教育?(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的选断,回答11-15题。(13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个时代的优秀……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中的“风景线”、“结晶”各比喻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列名句,用简练的语句提炼中心意思。(2分)

  材料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材料二: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

  材料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培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15分)

读书,人才更像人

严文井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

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能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学不好。

    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多有的书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

觉有收获。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

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

    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苍蝇的嗡嗡、狮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别。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多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

不拒绝。

    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

疑问。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

贫乏。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人才更加像人。

(选自《严文井文集》)

16.作者说“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这个“收获”是指什

    么?(3分)

                                                                        

                                                                        

17.文中画线句中的“美妙的音乐”、“刺耳的噪声”分别比喻什么?(4分)

                                                                        

                                                                        

18.作者说自己开始读书是为了寻找快乐,可后来为什么却变为寻找苦恼和疑问呢?

  (4分) 

                                                                        

                                                                        

19.本文题目是“读书,人才更像人”,结合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分) 

                                                                        

                                                                        

三、作文(30分)

20.告别小学,你已经在全新的校园里生活学习了一个多月。想必这个一多月的初中生活,你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学习生活有着新的感受。

请以“新生活,新感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抒发感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1.纳   裨    攘   默

2.

错别字
改  正

3.略

4. 绚丽多姿     生命是奔流的江河

5. ⑴小华,你热心助人的品行真值得我学习,但因救助别人而惹上麻烦的事也时有发生,你要多考虑一下。(意近即可)

⑵小明,谢谢你的提醒。但不去救助我不忍心。不过你可以替我就近找一位说明情况(或:找几位围观者请他们作证,并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向围观行人借一部手机拍摄相关过程),谢谢。(意近即可)

6.(1)用刀子雕刻  (2)这  (3)派  (4)沿着

7.(1)指代剑  (2)指代前进的路

8.(1)像这样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 

 (2)以前他们先在滚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

9.示例:我的宝剑掉下去没有关系,反正我已经刻上了。记号,还恼它跑了不成。

10.示例: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憾时,要考虑这种变化;做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原来的计划,思维不能僵化,要善于变通。

【参考译文】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夜晓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先在滚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11.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风景线”比喻某种美丽的景观、景象;“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13.第一个“这”指一个从不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第二个“这”指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4.示例:赞同。因为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对我们的文化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不爱好读书的人,即使学历再高,也很难成为一个有情感、有素养的人。

15.示例:读书让我们不断成长。

16.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17.“美妙的音乐”比喻积极的思想和内容;“刺耳的噪声”比喻消极的思想和内容。

18.开始读书只注意故事情节的精彩,后来读书变为一种探究和质疑,变被动为主动。

19.书籍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能让人更聪明更有智慧;读书能让人的精神更高尚,读书能让人的生活更充实;读书能让我们人类社会更加进步和发展。

20.略

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A)_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nà)_凉(bì)_益熙来(rǎng)______往潜移(mò)化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相题并论危言耸听死乞白赖刨根究底星罗其布千姿百态惊慌失错半明半昧摇摇欲堕井然有序错别字改正3.默写。(10分)①,风正一帆悬。②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