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XXXXX1-4#机组烟气脱硫技改工程湿法FGD装置(A标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电气配管范围为脱硫岛动力设备配管安装,工艺车间及废水车间的动力设备配管安装,电气电缆穿线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地下暗敷设及沿楼板明敷设,电缆穿线管支架采用L30*3、L50*5的角钢制作安装,配合U型卡固定穿线管。
2、编制依据
2.1、《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2.2、设计院提供的电气施工图纸
3、作业条件工艺流程
3.1基本要求
3.1.1暗管敷设
3.1.1.1设备安装基本到位;
3.1.1.2电缆沟位置确定,且处于施工前期;
3.1.1.3砌体内配管随土建施工进行配管;
3.1.2明管敷设
3.1.2.1机务主体施工完毕;
3.1.2.2热控就地控制箱安装完毕;
3.1.2.3桥架安装完毕;
3.2材料要求:
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
3.2.1主材:钢管具备有效的产品合格证,镀锌管外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
3.2.2附材:接线盒、拉线盒、直管接头、螺纹管接头、护口、管卡、扁钢、角钢、防锈漆等具有合格证,螺栓、螺母、垫圈为镀锌件,镀锌层完整无缺。
3.3主要机具
序 号 | 名 称 | 规 格 | 数 量 |
1 | 电焊机 | 台 | 2 |
2 | 电锤 | 把 | 4 |
3 | 电钻 | 把 | 2 |
4 | 气焊工具 | 套 | 1 |
5 | 砂轮切割机 | 台 | 1 |
序 号 | 名 称 | 数 量 |
1 | 电 工 | 1 |
2 | 电 焊 工 | 1 |
3 | 辅 工 | 2 |
序号 | 内 容 | 备注 |
1 | 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 |
2 | 并且通过安规考试及技能资格审查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并经《安规》考试合格,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工作。 | |
3 | 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进入设备区必须戴安全帽。工作时不得穿短袖,带电工作时必须带手套。 | |
4 | 作业中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行为,知道作业地点、作业任务、知道临近带电部位。 | |
5 | 工作人员应学会紧急救,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 |
6 | 每组必须至少两人一起工作,其中有一人应为有经验的人员且担任监护人。 |
序号 | 交底内容 | 备注 |
1 |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 | |
2 | 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 |
3 | 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 |
4 | 电缆管的内径宜为导线外径的1.5~2倍 | |
5 | 电缆管不应有扁瘪或裂缝,管间应采用接头对接牢固,管端与设备间用金属软管连接,电缆管必须用卡子固定牢固。 | |
5 |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 |
6 |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宜超过3m | |
7 | 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 |
8 |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 |
9 | 电缆管的排列应整齐、一致。 |
4、施工工艺
暗管敷设基本要求:
4.1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4.2 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4.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4.4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4.5 预制加工:
根据设计图,加工好各种管弯。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法或热煨法。
4.5.1 冷煨法:
一般管径为20mm及其以下时,用手动煨管器。先将管子插入煨管器,逐步煨出所需弯度。管径为25mm及其以上时,使用液压煨管器,即先将管子放入模具,然后扳动煨管器,煨出所需弯度。
4.5.2热煨法:
首先炒干砂子,堵住管子一端,将干砂子灌入管内,用手锤敲打,直至砂子灌实,再将另一端管口堵住放在火上转动加热,烧红后煨成所需弯度,随煨弯随冷却。要求管路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4.6管子切断:
常用钢锯、割管器、无齿锯、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放在钳口内卡牢固,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4.7 管路连接:
4.7.1管路连接方法:
4.7.1.1 坡口(喇叭口)焊接。管径80mm以上钢管,先将管口除去毛刺,找平齐。用气焊加热管端,边加热边用手锤沿管周边,逐点均匀向外敲打出坡口,
把两管坡口对平齐,周边焊严密。
4.7.2管与管的连接
4.7.2.1 钢管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处做防腐处理,刷沥青漆两遍。
4.7.2.2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45m;有一个弯时,30m;有二个弯时,20m;有三个弯时,12m。
4.7.2.3 管路垂直敷设时,根据导线截面设置接线盒距离;50mm2及以下为30m; 70~95mm2时,为20m;120~240mm2时,为18m;
4.7.3 管进盒、箱连接:
4.7.3.1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用气焊开孔,并应刷防锈漆。如用定型盒、箱,其敲落孔大而管径小时,可用铁皮垫圈垫严或用砂浆加石膏补平齐,不得露洞。
4.7.3.2管口入盒、箱,暗配管可用跨接地线焊接固定在盒棱边上,严禁管口与敲落孔焊接,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有锁紧螺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两根以上管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4.7.4管路敷设与连接:
4.7.4.1 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4.7.4.2 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者应调直。
4.7.4.3 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丝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许将钢管焊接在其它管道上。
5、质量保证措施
5.1积极与土建配合,由土建提供详细的标高及轴线,预埋时测位放线准确,保证接线盒定位准确,管路固定牢固,保证混凝土浇注时不跑位。
5.2仔细查阅图纸,施工后认真检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遗漏。
5.3所有预埋的接线盒内充满锯末屑,管口塞满糙纸,接线盒及所有接头处用胶带纸密封,防止混凝土浆水进入管盒,造成管路堵塞。
5.4管路明敷测位放线采取水准仪测定标高,长距离放线时采用不易发生悬垂的拉紧钢丝。
5.5明配管敷设的支架必须在测位放线完成后才能制作,保证支架尺寸符合要求。
5.6管路连接时紧定螺钉必须旋紧,固定点间距均匀。
5.7管路与接线箱连接时,必须用开孔器在箱体上开出合适的孔洞,严禁采用气割。
5.8管口毛刺必须清除干净,保证管内穿线时不刮伤导线。
5.9所有焊点必须采用双面施焊。
5.10杜绝虚焊、假焊现象,每个焊点施工完后须将焊渣清除干净。
6、安全保证措施
6.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应穿戴整齐合身;高空作
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6.2 使用电、气焊的场地,应设有便携式消防器材。
6.3 使用的电动工具须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6.4使用人力弯管器弯管时,应选择合适的场地,防止滑倒和坠落,操作时面部要避开。
6.5 操作高度超过5米时,使用移动式脚手架,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6.6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应绑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子上操作;人字梯底脚要相互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
6.7 焊机电源线不准在钢筋上随意拖动,以免损坏绝缘,造成漏电事故发生。
7、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7.1施工现场四处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作业环境合理采用不同的色彩,尽量减轻作业人员眼睛及全身的疲劳,降低事故频率。
7.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对发现违规者予以罚款处理,屡教不改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7.3高处作业人员须经医生体检合格,凡患有不适宜从事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员,一律禁止从事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所需的料具、设备等,必须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荷。料具应堆放平稳,工具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乱堆乱放和从高处抛掷材料、工具、物件。楼层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倾倒时有防护设施并设专门区域。
7.4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种机械设备做好接地接零,保证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并在配电箱内标明用电设备名称。
7.5为了搞好防火保护,在仓库、工棚等生产、生活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木工车间与模板堆放区严禁吸烟,在外架旁进行作业时,必须重点防范明火的产生。晚上保卫人员进行巡逻值班,确保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