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介绍
1、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的项目背景
关于农村信息化广播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已有大量的论述以及相关的文件。党、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亿万农民都会进行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需要把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就提出:“加强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构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公用渠道,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等信息末端的预警能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千米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之前有些省份在“村村通”和“村村响”工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购置了很多村组一级的广播设备,建设了一批乡村大喇叭。但由于技术问题和营运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么设备闲置,要么成了“半拉子”工程。相应的“传递信息服务农民、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号文件关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及实施步骤,农民对党政国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及农业生产信息的渴求不断增强,农村信息化广播平台建设也日益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有关部门、一些省份都在积极探索、争相试点。一方面,寻求能够普遍推广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在探索长效的运营机制。
现有的各个广播平台,包括有线电视、调频电台,为什么难以满足农村信息化广播的应用需求呢?因为这些广播平台是单向的,频道的数量也有限。农村信息化广播系统,大多的时间是各个村、各个乡镇这些基层在使用。同一时间,一个省可能会有几千个内容在播放。这种满足运营条件的个性化播放要求要用IP网络来覆盖。
IP终端覆盖到哪一级?到行政村还是到自然村?要想满足应急和日常播出的需要,必须覆盖无盲点。所以纯粹的IP网络也不行,一是造价太高,二是有些地方还没有通IP网络。没有IP网络的地方用低成本的调频覆盖方案。传统的调频缺乏安全性,一个发射台只有一个声音。采用数字调频,一个发射台可以有好几个声音,并且还可以加密。综合起来,我们的终端方案就是IP加数字调频的方案。要想几千个节目同时在网上跑,几万个终端同时播出,这得用分布式网络,所以我们设计了云广播平台。
2、什么是云广播? 关于广播发展的技术背景
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在车站、机场、厂矿、学校、酒店等场所,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广播系统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定压广播、智能广播、调频广播、数控可寻址广播等过程。这些广播技术,虽然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和增加了控制数据,但声音都还是模拟信号传输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解决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的问题,传输的距离、接入的广播点数目都受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应用到广播领域。采用TCP/IP网络协议传输声音信息的广播系统称之为IP广播。在IP广播系统传输的声音信号需要先经过采样编码为数字信号,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信号传输距离不受,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广播在信号传输上的缺陷。IP广播主要由服务器软件系统、IP终端设备以及中间的网络传输设备构成,服务器软件将音频流发送到指定终端,终端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解码还原为模拟信号,驱动喇叭播放声音。
随着IP广播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希望采用IP广播技术构建更大规模的广播网络,譬如全省、全地区统一建立的农村广播,连锁机构广播系统,集团公司广播系统等等。现有IP广播系统,大多数厂家所采用的技术,基于单服务器架构模式,服务器硬件性能、网络带宽了广播终端节点数目,一般单台服务器能够支持的终端节点数目为200~500个。为了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大规模IP广播网络,云广播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云广播呢?云广播就是采用云计算的模型分布部署实施的广播系统。云广播系统,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多层次跨地域广播,构建全省乃至全国的IP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在农村、连锁机构等需要跨地域统一建设的广播系统中,促成了广播系统再一次质的飞跃,开创广播系统应用的新纪元。
3、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功能要求
●实现最小细分单位到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的语音通播、分区组播和点对点广播。
●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程度、可控性和范围等分类分级广播。
●实现播放内容提前推送并存储到终端,由终端在指定时间本地离线播放。
●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发布。
●实现来源于邮件、短信、文件等途径的文本转换语音广播(TTS)。
●系统具有可靠的容灾备份能力。
●系统具备全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支持部分参数远程配置。
●实现对其他公共信息的发布支持。
●无盲点,覆盖自然村。
4、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建设原则
1)先进性: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系统实现信息的分级定向分发,实时联网发布,多级管控。
2)适应性:农村自然环境复杂,容易受地势、气象等影响,要求相关设备成熟、稳定、适应能力强,以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3)经济性: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同时考虑农村的现有经济状况,尽量采用低能耗产品。
4)实用性: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终端延伸到广大农村,应急终端必须安装维护简单,易学易用。
5)安全性:系统必须要有安全保障管理,对所发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存档、日志记录。信息发布传播机构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手段。
6)可靠性:突发应急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极高的可靠性,具体要求包括电源热备份、设备(链路)冗余、软件冗余、终端自用电源等。确保应急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发出,没有时延。
7)维护性:从人员、制度、技术上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系统中所有重要设备应具有远程可控可管功能。
二、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云广播方案介绍
1、总体框图
云广播方案分为接入、平台、终端三个部分。主体平台为互联网IP平台,终端结合数字调频技术。为更好满足应急广播需求,方案还增加了多网平台的对接和多网终端的部署。
2、应用模型
●接入层:支持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乡镇、村组的接入。
●平台层:网状服务器根据实际状况分布部署在各个省、市、县中心机房。
●终端层:除了语音,还考虑支持文本、图像、视频等各类信息。
3、技术方案
●接入层:为了方便灵活地使用这个广播平台,采用多种接入方式:手机(电话)、短信、IP话筒、PC、人工坐席呼叫中心等;
●平台层:网状分布的云广播平台(部署见下图),包括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分配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分发服务器、会话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对接服务器等。
●终端层:根据网络到达的不同情况,终端分为采用IP终端及IP+DFM(数字调频)终端(参见后图)。根据应急部署的需要,实现多网平台的对接,还考虑采用调频、卫星、有线电视、电话语音等方式实现的终端或模块。
4、平台部署
5、终端方案
①网络到达的村组:
IP终端直接布署到各村组及自然村
②网络不能到达的村组:
IP终端直接布署到乡镇或行政村
自然村布署DFM接收机
6、电话、短信接入方案
①分散接入模式:
电话和短信网关及接入服务器部署到乡镇或
县中心机房
②呼叫中心模式:
电话和短信网关及接入服务器部署到省中心机房
7、功能描述
1)接入功能
移动(手机):用户使用权限绑定的手机拨打广播平台电话,直接电话广播。
播音室(PC):PC通过IP网络接入广播中心,实现实时广播、定时广播任务。
IP话筒(终端):嵌入式IP话筒,通过IP网络接入,进行讲话、播放节目等。
多媒体(短信等):通过短信平台或多媒体统一通信(UC)平台接入进行广播。
人工座席(呼叫中心):领导可以通过呼叫中心人工调度对指定范围播出讲话。
加强大众文化传媒建设,推动公益性广电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2)平台功能
用户鉴权:对手机、PC、终端各种接入用户的鉴权。
会话监管:根据用户权限可以监控、删除任一会话。
分组分发:可以任意组群分发会话。
优先级控制:针对不用用户不同业务,提供多种方式的优先级仲裁。
录音日志、管理报表:对任何播出做到录音和日志存储。
3)终端功能
音频解码:支持多种质量和编码格式的音频硬解码,保证良好音质。
定向播放:可以任意单点、多点,定向组群播放。
远程控制:终端音量、功放电源可控。
现网融合:终端可输出控制命令,实现调频、音频终端的对接控制。
三、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特点
构建统一的云广播平台,提供综合的应用支撑和管控能力
农村信息化村村通广播特点描述
特点 | 特点描述 |
安全播出 | 多种安全机制,防止攻击和异常插播。 |
可管可控 | 分层分级,网状部署,逐级优先,灵活布控。 |
多种方式接入 | 移动接入,快速响应应急事件。分部门多方式接入,操作灵活。 |
覆盖无盲点 | IP终端+数字调频DFM传输,以最经济方式覆盖到自然村,无盲点。 |
平战结合 | 支持基层(乡、村)个性播出,支持运营,建立平战结合的长效机制。 |
现网融合 | 支持和现有的定压或调频村通大喇叭设备无缝融合,把分离的广播连成网。 |
多网对接 | 无缝对接卫星通信、CATV有线电视、FM电台以及电话网络,实现多网备份。 |
稳定可靠 | 服务器冗余备份,协议自备份,终端多网备份,保障应急系统稳定可靠。 |
节省流量 | 服务器网状部署,支持终端富余带宽利用,减少主干流量,节省运营成本。 |
多重安全策略 | 终端对服务器认证 服务器对终端认证 通讯协议认证 用户鉴权 |
实时状态监控 | 会话状态监控 终端状态监控 |
紧急干预机制 | 日志记录 黑名单 强行关闭终端、终端加锁 |
统一建设
分层运营 | 创建下级区域 创建角色 分配操作权限 分配业务权限 创建账号 为账号绑定角色 |
网状布署 | 多级服务 分布部署 任意分组 |
分级分区域分权限控制 | A县上传和审核通过的内容只能在A县内部村进行播放,不能在B县播出。 A县上传的内容,可以在A县全县播出,也可以在A县部分乡镇、村组播出。 |
核心:把孤立的小广播站连接成一个整体可控的大广播网。
多网对接
在发布应急广播时,通过云广播平台把播出内容以及控制指令传送到与各备份网络平台接口的对接服务器上,启动备份网络和备份终端的应急播出。
平战结合,可运营的广播新媒体
不同的租赁方可拥有的广播资源,可按时段、按区域、按客户类别划分;
租赁方之间相互,互不影响,有的节目编排、定向播放、内部管理功能;
租用方管理员可以远程进行管理。
四、IP网络广播工程成功案例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成功案例
云广播以其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诸多优势,在农村信息化广播工程的建设中,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云广播已经成功运用到内蒙古赤峰农村广播工程、石家庄农村信息化广播工程等。云广播系统,通过不断地完善及设计创新,将为打造广电新传媒、搭建农村信息化广播平台倡导提供一种崭新的模式。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2012.2.22, 第12版,视觉
图示为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应用:
⏹石家庄市农村信息服务村村通工程播控中心录制农业科技对话节目
⏹村民在大喇叭底下收听韭菜干尖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五、系统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