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记录:
背景:
主题活动《在秋天》开始了,孩子们天天都要外出拾落叶,因此每天午饭后得时间就是我们拾树叶的时间,孩子们对秋天的事非常感兴趣,一天我带着孩子在户外散步,小朋友们都在滑滑梯周围玩,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
实录:
轩轩:“老师,你来,你来”不由分说拉着我来到滑滑梯旁边,手一指:“你看,这是不是和我们教室里面一样的蜘蛛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我在秋千的两根绳子中发现了一个已经织好的蜘蛛网。这时候,小朋友们都被轩轩的声音吸引过来,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展开了激烈的议论。嘉明问:“老师,我发祥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蜘蛛网上没有蜘蛛呢?蜘蛛区哪了呢?”还没有等我回答,文文的问题也来了:“蜘蛛为什么要织网呢?”嘉明显然知道这个答案“因为蜘蛛要扑捉害虫呀”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快招架不住了。我提出:“孩子们,我们回教室说吧”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教室里米,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做在教室角落一角的蜘蛛网取下来,在清我的大班老师上网拉下一幅彩色的蜘蛛织网的图片。对孩子们说:“对蜘蛛还有什么好奇的问题都可以问,老师帮你们记录。孩子们提出以大堆的问题。我把大家的问题统好后,温小朋友,你们谁能来解答小朋友的问题。我也把小小博士记录下来。
海波第一个举手,我知道:““蜘蛛吐丝是因为他要扑捉害虫”号一个问题解决了。就这样,我们好几个孩子都能回答伙伴们的疑惑,还有,不同的问题,孩子一口同声回家查阅资料。 |
与师傅的讨论: 怎样让孩子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学习,如何做幼儿兴趣的支持者,做幼儿的引导者?这是课改后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一日活动皆课程,包括学习活动,自主活动、自由活动。 |
我的反思: 利用午休时间,扑捉孩子转瞬即逝的价值性问题,是二期可改后对老师的一个挑战。我就是这样做的,打大多数人都在关注蜘蛛的背后,我发大孩子的情趣点,使小部分的兴趣扩大化。果真达到了一定的成效。 接下来如何解决幼儿的兴趣点,有两种方法, 1、生生互动结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的问题孩子自己解决。 2、资料查询法,轻家长与孩子共同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科学fe 答案,即解决了幼儿的兴趣所在,也给孩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得到了锻炼。 1、我把孩子的问题统成一张表格,请家长回去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文体的解答,可以用文字,尽量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然后把答案带来和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2、第二天,孩子果然带来了答案,基本上每个问题都作了解答,我把有代表性的答案制作成一张办报,开展一个集体活动,请幼儿来告诉幼儿答案。 整个过程既有孩子的参与也有家长的支持,二期课改中提出。幼儿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家长支援,家长是教师教育孩子的共同伙伴。家长也是孩子的伙伴,老师在这里扮演的是引导、支持的角色。老师是同记者,是整个活动的导演。孩子在发现问题,再由老师讲问题抛给孩子,孩子再与父母亲合力共同解决,共同成长,这就是二期可改倡导的幼儿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