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学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教学 D校外活动
2.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 )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3.以下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4.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A、学科知识 B、教学技能 C、人格特征 D、专业素养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6.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7.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8.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 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原则 D德育规律
9.”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10.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
A.基因理论
B.条件反射
C.进化论
D.细胞学说
11.”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操行评定 C了解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1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
A、最迅速 B、普通 C、缓慢 D、成熟
15.生产力对教育起()。
A、辅助作用 B、决定作用 C、主导作用 D、促进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一是。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3.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5.和。
6.教育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
7.教育目的是的集中反映,是集中体现。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为、、。
9.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
10.、、、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11.、。
1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13.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14.在师生关系的发展历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师生关系属于。
15.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是最重要的概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3.简述运用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的要求。
4.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5.简述德育的途径。
6.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运用德育原则(特别是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分析相关现象、问题或案例。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