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具 | 有 | 动词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核舟记》 |
详细 | 形容词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桃花源记》 | |
交通 | 交错相通 | 形容词 | 阡陌交通 | 《桃花源记》 |
妻子 | 妻子和儿女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 |
绝境 | 与人制隔绝的地方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 |
鲜 | 鲜艳 | 形容词 | 芳草鲜美 | 《桃花源记》 |
少 | 形容词 | 陶后鲜有闻 | 《爱莲说》 | |
股 | 大腿 | 名词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口技》 |
孤 | 古时王侯的自称 | 代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孙权劝学》 |
治 | 研究 | 动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孙权劝学》 |
宜 | 当然 | 副词 | 宜乎众矣 | 《爱莲说》 |
爷 | 父亲 | 名词 | 卷卷有爷名 | 《木兰诗》 |
识 | 认识 | 动词 | 未尝识书具 | 《伤仲永》 |
记住 | 动词 | 默而识之 | 《<论语>十二章》 | |
居 | 居住 | 动词 | 面山而居 | 《愚公移山》 |
请 | 请让我 | 动词 | 请从吏夜归 | 《石壕吏》 |
美 | 美丽 | 形容词 | 芳草鲜美 | 《桃花源记》 |
漂亮 | 形容词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
认为……美 | 动词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止 | 阻止 | 动词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愚公移山》 |
栖息 | 动词 | 非梧桐不止 | 《惠子相梁》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惩 | 以……为苦 | 形容词作动词 | 惩山北之塞 | 《愚公移山》 |
北 | 北面 | 名词 | 惩山北之塞 | 《愚公移山》 |
向北 | 名词作状语 | 北饮大泽 | 《夸父逐日》 | |
乱 | 扰乱 | 形容词作动词 | 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
造反 | 动词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
贼 | 害人 | 名词作动词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劳 | 使……劳累 | 动词的使动用法 | 无案牍之劳形 | 《陋室铭》 |
蔓 | 生蔓 | 名词作动词 | 不蔓不枝 | 《爱莲说》 |
枝 | 生枝 | 名词作动词 | 不蔓不枝 | 《爱莲说》 |
清 | 显得清幽 | 形容词作动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 |
宴 | 举行宴会 | 名词作动词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宾客 | 客人 | 名词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以宾客之礼相待 | 名词的意动用法 | 宾客其父 | 《伤仲永》 | |
利 | 以……为利 | 名词的意动用法 | 父利其然 | 《伤仲永》 |
箕畚 | 用箕畚 | 名词作状语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
跳 | 跳着 | 动词作状语 | 跳往助之 | 《愚公移山》 |
毕 | 用尽 | 形容词作动词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愚公移山》 |
全、都 | 形容词 | 群响毕绝 | 《口技》 | |
名 | 说出 | 名词作动词 | 不能名其—处 | 《口技》 |
出名 | 名词作动词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陋室铭》 | |
名字 | 名词 | 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 |
善 | 擅长 | 形容词作动词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口技》 |
奇 | 奇异、罕见 | 形容词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核舟记》 |
余数、零数 | 名词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
隧 | 钻洞 | 名词作动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 |
日 | 每天 | 名词作状语 | 日知其所亡 | 《两小儿辩日》 |
吾日三省吾身 | 《<论语>十二章》 | |||
东 | 到东方 | 名词作状语 | 孔子东游 | 《两小儿辩日》 |
犬 | 像狗-样地 | 名词作形容词 | 其—犬坐于前 | 《狼》 |
洞 | 打洞 | 名词作动词 | —狼洞其中 | 《狼》 |
屠 | 指屠户 | 动词作名词 | —屠晚归 | 《狼》 |
耻 | 以……为耻 | 意动用法 | 不耻下问 | 《<论语>十二章》 |
新 | 新知识 | 形容词作名词 | 温故而知新 | 《<论语>十二章》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已 | 通“以” | 自董卓已来 | 《隆中对》 | |
停止,放弃 | 动词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鱼我所欲也》 | |
停止 | 动词 | 白露未已 | 《关雎》 | |
与 | 通“欤” | 语气词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鱼我所欲也》 |
和 | 连词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愚公移山》 | |
通“举”,选拔 | 动词 | 选贤与能 | 《大道之行也》 | |
给予 | 动词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鱼我所欲也》 | |
欣赏 | 动词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谢中书书》 | |
是 | 这个 | 代词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鱼我所欲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鱼我所欲也》 | |||
此 | 代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 | |
作 | 写 | 动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 |
兴起 | 动词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
奋起,指有所作为 | 动词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老鼠发出的声音 | 拟声词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口技》 | |
致 | 招致,引来 | 动词 | 不可屈致也 | 《隆中对》 |
买到 | 动词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送东阳马生序》 | |
对……说话 | 动词 | 听妇前致词 | 《石壕吏》 | |
凡 | 总共 | 副词 | 凡三往 | 《隆中对》 |
度 | 衡量,估计 | 动词 | 孤不度德量力 | 《隆中对》 |
安 | 怎样 | 代词 | 计将安出 | 《隆中对》 |
怎么 | 代词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世家》 | |
挟 | 挟持,控制 | 动词 | 挟天子而令诸侯 | 《隆中对》 |
殆 | 大概 | 副词 | 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 | 《隆中对》 |
身 | 亲自 | 名词作状语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隆中对》 |
秋 | 时候 | 名词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出师表》 |
光 | 发扬光大 | 形容词作动词 | 以光先帝遗德 | 《出师表》 |
遗 | 给予 | 动词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出师表》 |
亲 | 亲近 | 形容词作动词 | 亲贤臣,远小人 | 《出师表》 |
以……为亲 | 动词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大道之行也》 | |
亲戚 | 名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五柳先生传》 | |
远 | 疏远 | 形容词作动词 | 亲贤臣,远小人 | 《出师表》 |
离人远 | 形容词作动词 | 而日中时远也 | 《两小儿辩日》 | |
远播 | 形容词作动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
鄙 | 出身鄙野 | 形容词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出师表》 | |
目光短浅 | 形容词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曹刿论战》 | ||
边境 | 形容词作名词 | 蜀之鄙有二僧 | 《为学》 | ||
猥 | 降低身份 | 动词 | 猥自枉屈 | 《出师表》 | |
许 | 承认,同意 | 动词 | 时人莫之许也 | 《隆中对》 | |
答应 | 动词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出师表》 | ||
这样 | 代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观书有感》 | ||
地方,处所 | 名词 | 不知何许人 | 《五柳先生传》 | ||
大概,表示对 数量的估计 | 副词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 ||
斟 | 斟情酌理 | 动词 | 斟酌损益 | 《出师表》 | |
损 | 减少 | 动词 | 斟酌损益 | 《出师表》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愚公移山》 | ||||
益 | 增加 | 动词 | 斟酌损益 | 《出师表》 | |
更加 | 副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 | ||
固 | 顽固 | 形容词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愚公移山》 | |
本来 | 副词 | 固众人 | 《伤仲永》 | ||
虽 | 即使 | 副词 | 虽人有百手 | 《口技》 | |
虽不能察 | 《曹刿论战》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峡》 | ||||
虽有千里之能 | 《马说》 | ||||
虽然 | 连词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公输》 |
方 | 方圆 | 名词 | 方七百里 | 《愚公移山》 | |
正 | 副词 |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 《童趣》 | ||
当……时 | 介词 | 方其远出海门 | 《观潮》 | ||
书 | 书信 | 名词 | 一男附书至 | 《石壕吏》 | |
写 | 动词 | 即书诗四句 | 《伤仲永》 |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陈涉世家》 | ||||
书本 | 名词 | 未尝识书具 | 《伤仲永》 | ||
字条 | 名词 | 得鱼腹中书 | 《陈涉世家》 | ||
因 | 于是 | 连词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唐雎不辱使命》 | |
间 | 参与 | 动词 | 又何间焉 | 《曹刿论战》 | |
夹杂 | 动词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口技》 | ||
中间 | 名词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 《童趣》 | ||
间或、偶然 | 副词 | 时时而间进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肉食者 | 居高位、得 厚禄的人 | 名词 | 肉食者谋之 | 《曹刿论战》 |
牺牲 | 指祭祀用的 猪、牛、羊等 | 名词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曹刿论战》 |
孚 | 为人所信服 | 动词 | 小信未孚 | 《曹刿论战》 |
信 | 真诚、诚实 | 形容词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论语>十二章》 |
福 | 赐福,保佑 | 动词 | 神弗福也 | 《曹刿论战》 |
福气 | 名词 | 此何遽不为福乎 | 《塞翁失马》 | |
狱 | 案件 | 名词 | 小大之狱 | 《曹刿论战》 |
情 | 实情 | 名词 | 必以情 | 《曹刿论战》 |
可 | 可以 | 副词 | 可以一战 | 《曹刿论战》 |
以 | 凭借 | 动词 | 可以一战 | 《曹刿论战》 |
因为 | 连词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 |
依据,按照 | 动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
把 | 介词 |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 《童趣》 | |
驰 | 驱车(追赶) | 动词 | 公将驰之 | 《曹刿论战》 |
策骑 | 动词 | 愿驰千里足 | 《木兰诗》 | |
遂 | 于是,就 | 副词 | 遂逐齐师 | 《曹刿论战》 |
既 | 已经 | 副词 | 既克 | 《曹刿论战》 |
故 | 原因,缘故 | 名词 | 公问其故 | 《曹刿论战》 |
问其故 | 《两小儿辩日》 | |||
旧知识 | 形容词作名词 | 温故而知新 | 《<论语>十二章》 | |
所以 | 连词 | 故不为苟得也 | 《鱼我所欲也》 | |
旧、老 | 形容词 | 故人具鸡黍 | 《过故人庄》 | |
旧,原来的样子 | 名词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狼》 |
鼓 | 击鼓 | 名词作动词 | 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 |
打鼓 | 名词作动词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游山西村》 | |
再 | 第二次 | 序数词 | 再而衰 | 《曹刿论战》 |
两次 | 数量词 | 子墨子起,再拜 | 《公输》 | |
盈 | 充满,这里指 士气正旺盛 | 形容词 | 彼竭我盈 | 《曹刿论战》 |
满 | 形容词 | 曾不盈寸 | 《核舟记》 | |
充满 | 动词 | 有暗香盈袖 | 《醉花阴》 | |
靡 | 倒下 | 动词 | 望其旗靡 | 《曹刿论战》 |
称 | 相称 | 动词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伤仲永》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池 | 护城河 | 名词 | 池非不深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发 | 头发 | 名词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出发 | 动词 | 有时朝发白帝 | 《三峡》 | |
起,指被任用 | 动词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向 | 朝向 | 动词 | 心之所向 | 《童趣》 |
朝着 | 动词 | 眈眈相向 | 《狼》 | |
走 | 跑 | 动词 | 录毕,走送之 | 《送东阳马生序》 |
冠 | 表示男子 已成年 | 动词 | 既加冠 | 《送东阳马生序》 |
臭 | 气味,这 里指香气 | 名词 | 左佩刀,右备容臭 | 《送东阳马生序》 |
烨 | 光彩照耀 | 形容词 | 烨然若神人 | 《送东阳马生序》 |
縕 | 旧絮 | 名词 | 縕袍敝衣 | 《送东阳马生序》 |
敝 | 破 | 形容词 | 縕袍敝衣 | 《送东阳马生序》 |
卑 | 身份低微 | 形容词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出师表》 |
谢 | 道歉 | 动词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 《唐雎不辱使命》 |
何 | 什么 | 代词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五柳先生传》 |
哪里 | 代词 | 何似在人间 | 《水调歌头》 | |
会 | 体会、领会 | 动词 | 每有会意 | 《五柳先生传》 |
刚好碰上 | 副词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
旧 | 旧友、旧交 | 名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五柳先生传》 |
如 | 像 | 动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五柳先生传》 |
此 | 这样 | 代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五柳先生传》 |
造 | 到、往 | 动词 | 造饮辄尽 | 《五柳先生传》 |
辄 | 造饮辄尽 | 《五柳先生传》 | ||
就 | 副词 | 饮少辄醉 | 《醉翁亭记》 | |
期 | 希望、愿望 | 动词 | 期在必醉 | 《五柳先生传》 |
满。读“jī 期年:满一年。 | 数词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曾 | 并 | 连词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愚公移山》 |
吝 | 吝惜 | 动词 | 曾不吝情去留 | 《五柳先生传》 |
赞 | 传记结尾的 评论性文字 | 名词 | 赞曰: | 《五柳先生传》 |
晏如 | 安然自若的样子 | 形容词 | 晏如也 | 《五柳先生传》 |
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戚戚 | 忧愁的样子 | 形容词 | 不戚戚于贫贱 | 《五柳先生传》 |
汲汲 | 心情急切的样子 | 形容词 | 不汲汲于富贵 | 《五柳先生传》 |
俦 | 同辈,同类 | 名词 | 兹若人之俦乎 | 《五柳先生传》 |
觞 | 酒杯 | 名词 | 衔觞赋诗 | 《五柳先生传》 |
怡然 | 呆呆的样子 | 形容词 | 怡然不动 | 《小石潭记》 |
尤 | 特别 | 形容词 | 水尤清冽 | 《小石潭记》 |
邃 | 深 | 形容词 | 悄怆幽邃 | 《小石潭记》 |
出 | 发、起 | 动词 | 方其远出海门 | 《观潮》 |
在外面,指国外 | 名词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标 | 树立、举 | 动词 | 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 | 《观潮》 |
履 | 踩 | 动词 | 如履平地 | 《观潮》 |
逝 | 去、往 | 动词 | 随波而逝 | 《观潮》 |
将 | 带领 | 动词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塞翁失马》 |
拿起 | 动词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 | |
相 | 一起、共同 | 副词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做宰相 | 名词作动词 | 惠子相梁 | 《惠子相梁》 | |
怜 | 爱 | 动词 | 仍怜故乡水 | 《渡荆门送别》 |
环 | 围 | 动词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饰物 | 名词 | 腰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兵革 | 兵器,泛指 武器装备 | 名词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域 | 界限,这里是 的意思 | 动词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威 | 震慑 | 动词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至 | 极点 | 形容词 | 寡助之至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顺 | 归顺,服从 | 动词 | 天下顺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任 | 责任,使命 | 名词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空乏 | 资财缺乏使…… 受到贫困之苦 | 使动用法 | 空乏其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恒 | 常 | 副词 | 人恒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过 | 犯过失 | 名词活用作动词 | 人恒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征 | 征验 | 动词 | 征于色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喻 | 了解 | 动词 | 而后喻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法家 | 有法度的臣子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拂士 | 足以辅佐 君主的贤士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入 | 在里面,在国内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越 | 到了 | 动词 | 越明年 | 《岳阳楼记》 |
胜状 | 胜景,好景色 | 名词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岳阳楼记》 |
大观 | 雄伟景观 | 名词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
备 | 尽 | 形容词 | 前人之述备矣 | 《岳阳楼记》 |
迁客 | 指降职远调的人 | 名词 | 迁客骚人 | 《岳阳楼记》 |
淫雨 | 连绵的雨 | 名词 | 若夫淫雨霏霏 | 《岳阳楼记》 |
开 | 放晴 | 动词 | 连月不开 | 《岳阳楼记》 |
薄 | 迫近 | 动词 | 薄暮冥冥 | 《岳阳楼记》 |
惊 | 动 | 动词 | 波澜不惊 | 《岳阳楼记》 |
醒 | 动词 | 明月别枝惊鹊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翔集 | 时而飞翔, 时而停歇 | 动词 | 沙鸥翔集 | 《岳阳楼记》 |
一 | 全 | 副词 | 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通计一舟 | 《核舟记》 | |||
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 | |||
一个 | 数量词 | 一男附书至 | 《石壕吏》 | |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 《核舟记》 | |||
一道 | 数量词 | 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看雪》 | |
把 | 持,执 | 动词 | 把酒临风 | 《岳阳楼记》 |
求 | 探求 | 动词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岳阳楼记》 |
或 | 或许,也许 | 副词 | 或异二者之为 | 《岳阳楼记》 |
有时 | 副词 | 而或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
有的人 | 代词 | 或以钱币乞之 | 《伤仲永》 | |
有时 | 代词 | 或王命急宣 | 《三峡》 | |
先 | 在……之前 | 介词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岳阳楼记》 |
后 | 在……之后 | 介词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岳阳楼记》 |
微 | 没有 | 动词 | 微斯人 | 《岳阳楼记》 |
归 | 归依 | 动词 | 吾谁与归 | 《岳阳楼记》 |
女子出嫁 | 动词 | 女有归 | 《大道之行也》 | |
回家 | 动词 | 一屠晚归 | 《狼》 | |
零丁 | 孤苦无依的样子 | 形容词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过零丁洋》 |
起 | 出发、动身 | 动词 | 起于齐 | 《公输》 |
知类 | 明白事理 | 动词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 |
义 | 坚持道德、正义 | 动词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 |
寇 | 入侵 | 动词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公输》 |
罔 | 无不,都 | 副词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核舟记》 |
比 | 挨着 | 动词 | 其两膝相比者 | 《核舟记》 |
引 | 延长 | 动词 | 属引凄异 | 《三峡》 |
属 | 连接 | 动词 | 属引凄异 | 《三峡》 |
嘱咐,嘱托 | 动词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 |
相类似 | 动词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核舟记》 | |
了了 | 清清楚楚 | 形容词 |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 《核舟记》 |
屑屑 | 忙碌的样子 | 形容词 |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山市》 |
之 | 去,往 | 动词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陈涉世家》 |
次 | 编次 | 名词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陈涉世家》 |
策 | 驱策,用 马鞭子打 | 动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记下 | 名词作动词 | 策勋十二转 | 《木兰诗》 | |
道 | 规律,此处指 马的习性、特征 | 名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在路上 | 名词作状语 | 道渴而死 | 《夸父逐日》 | |
志 | 做标记 | 动词 | 处处志之 | 《桃花源记》 |
标记 | 名词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 |
颜 | 脸色 | 名词 | 苍颜白发 | 《醉翁亭记》 |
谓 | 为,是 | 动词 | 太守谓谁 | 《醉翁亭记》 |
膏 | 肥沃 | 形容词 | 土膏微润 | 《满井游记》 |
披 | 开,分开 | 动词 | 柔梢披风 | 《满井游记》 |
盖 | 动词 | 以衾披覆 | 《送东阳马生序》 | |
良 | 真、实在 | 副词 | 良多趣味 | 《三峡》 |
念 | 考虑、想到 | 动词 | 念无与为乐者 | 《三峡》 |
自 | 从、由 | 介词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三峡》 |
从 | 介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 | |
如果 | 连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 |
自己 | 代词 | 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 | |
绝 | 断绝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极、最 | 副词 | 绝囐多生怪柏 | 《三峡》 | |
极、最 | 副词 | 以为妙绝 | 《口技》 | |
消失 | 动词 | 哀转久绝 | 《三峡》 | |
群响毕绝 | 《口技》 |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湖心亭看雪》 |
奔 | 飞奔的马 | 动词做名词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峡》 |
猛浪若奔 | 《与朱元思书》 | |||
寒 | 清凉 | 形容词做动词 | 林寒涧肃 | 《三峡》 |
肃 | 寂静 | 形容词做动词 | 林寒涧肃 | 《三峡》 |
沿 | 顺流而下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溯 | 逆流而上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为 | 被 | 介词 | 尽为所吞 | 《童趣》 |
作为 | 动词 |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 | 《童趣》 | |
替、给 | 动词 |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 | 《公输》 | |
此不为远者 | 《两小儿辩日》 | |||
通“谓”,说 | 动词 | 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 |
因为 | 连词 | 项为之强 | 《童趣》 | |
刻有 | 动词 | 通计一舟,为人五 | 《核舟记》 | |
骑 | 骑马的(人) | 名词 | 萧关逢候骑 | 《使至塞上》 |
战马 | 动词作名词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木兰诗》 | |
但 | 只是 | 连词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 |
只 | 连词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木兰诗》 | |
见 | 拜见 | 动词 | 见公输盘 | 《公输》 |
同“现”,引见 | 动词 | 胡不见我于王 | 《公输》 | |
召见 | 动词 | 于是见公输盘 | 《公输》 | |
知道 | 动词 | 见往事耳 | 《孙权劝学》 |
市 | 集市 | 名词 | 东市买骏马 | 《木兰诗》 |
买 | 动词 | 原为市鞍马 | 《木兰诗》 | |
闻 | 听说 | 动词 | 余闻之也久 | 《伤仲永》 |
所听闻的 | 名词 | 陶后鲜有闻 | 《爱莲说》 |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桃花源记》 | |||
名声 | 名词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伤仲永》 | |
听见 | 动词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口技》 | |
使……听到 | 使动用法 | 闻寡人之耳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其 | 那 | 指示代词 | 问其故 | 《两小儿辩日》 |
它 | 代词 | 及其日中 | 《两小儿辩日》 | |
这 | 代词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伤仲永》 | |
他的 | 代词 | 稍稍宾客其父 | 《伤仲永》 |
意 | 文章的主旨 | 名词 | 每有会意 | 《五柳先生传》 |
情趣 | 名词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醉翁亭记》 | |
企图 | 动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 | |
神情 | 名词 | 意暇甚 | 《狼》 | |
前 | 前面 | 方位词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 |
上前 | 动词 | 狼不敢前 | 《狼》 | |
上前 | 方位名词作动词 | 听妇前致词 | 《石壕吏》 | |
敌 | 攻击 | 名词作动词 | 恐前后受其敌 | 《狼》 |
敌人 | 名词 | 盖以诱敌 | 《狼》 | |
舍 | 丢 | 动词 | 便舍船 | 《桃花源记》 |
房屋 | 名词 | 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 |
寻 | 寻找 | 动词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
不久 | 副词 | 寻病终 | 《桃花源记》 | |
乳 | 喂奶 | 动词 | 妇抚儿乳 | 《口技》 |
奶头 | 名词 | 儿含乳啼 | 《口技》 | |
当 | 掌管 | 动词 | 当涂掌事 | 《孙权劝学》 |
应该 | 动词 | 但当涉猎 | 《孙权劝学》 | |
讽 | 讽谏,用暗 示、比喻之类 的方法,委婉 地规劝 | 名词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修 | 长,这里指身高 | 名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培养 | 动词 | 讲信修睦 | 《大道之行也》 |
昳 | 光艳 | 形容词 | 而形貌昳丽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服 | 穿戴 | 动词 | 朝服衣冠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窥 | 照 | 动词 | 窥镜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看 | 动词 | 窥谷忘反 | 《与朱元思书》 | |
旦 | 第二 | 数词 | 旦日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早晨 | 名词 | 每至晴初霜旦 | 《三峡》 | |
私 | 偏爱 | 动词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徇私 | 动词 |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出师表》 | |
蔽 | 受蒙蔽 | 动词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遮蔽 | 动词 | 横柯上蔽 | 《与朱元思书》 | |
刺 | 指责 | 动词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谤 | 公开指责 别人的过错 | 动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讥 | 谏 | 动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时时 | 不时,有时候 | 副词 | 时时而间进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朝 | 朝见 | 动词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市朝:公共场合 | 名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早晨 | 名词 | 朝服衣冠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朝代 | 名词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 | |
孰 | 谁 | 代词 | 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
吾与徐公孰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仔细 | 形容词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弘毅 | 刚强、勇毅 | 形容词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十二章》 |
传 | 老师传授的知识 | 动词作名词 | 传不习乎 | 《<论语>十二章》 |
智 | 以……为聪明 | 动词 | 智子疑邻 | 《智子疑邻》 |
果 | 果然 | 副词 | 果大亡其财 | 《智子疑邻》 |
亡 | 丢失 | 动词 | 果大亡其财 | 《智子疑邻》 |
马无故亡而入胡 | 《塞翁失马》 | |||
未知的 | 名词 | 日知其所亡 | 《两小儿辩日》 | |
灭亡 | 动词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出师表》 | |
凋 | 凋谢 | 动词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十二章》 |
子 | 以……为子 | 动词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大道之行也》 |
儿子和女儿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 | |
儿子 | 名词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
古时对人的尊称 | 名词 | 孔子东游 | 《两小儿辩日》 |
独 | 老而无子的人 | 名词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大道之行也》 |
惟独,单单 | 副词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
分 | 古时的长度单位 | 量词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时分 | 名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 |
职分,指职 业、职守 | 名词 | 男有分 | 《大道之行也》 | |
颓 | 坠落 | 形容词作动词 | 夕日欲颓 | 《答谢中书书》 |
鳞 | 鱼 | 名词 | 沉鳞竞跃 | 《答谢中书书》 |
歇 | 消散 | 动词 | 晓雾将歇 | 《答谢中书书》 |
白 | 白色 | 形容词 | 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 |
酒杯 | 名词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湖心亭看雪》 |
更 | 古代夜间的 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量词 | 是日更定 | 《湖心亭看雪》 |
还 | 副词 | 焉得更有此人 | 《湖心亭看雪》 | |
定 | 完了,结束 | 形容词 | 是日更定 | 《湖心亭看雪》 |
挈 | 撑,划 | 动词 | 余挈一小船 | 《湖心亭看雪》 |
腰 | 腰(间)佩(带) | 名词作动词 | 腰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流 | 捞取 | 动词 | 左右流之 | 《关雎》 |
右 | 弯曲 | 形容词 | 道阻且右 | 《蒹葭》 |
吓 | 模仿鸱发 怒的声音 | 拟声词 | 仰而视之曰“吓!” | 《惠子相梁》 |
动词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惠子相梁》 |
常见虚词 |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或作用 | 例句及出处 |
之 | 代词,他 |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
代词,他们 |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 |
结构助词,的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不译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
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译 |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 |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何陋之有(《陋室铭》) | |
动词,往,到 | 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 | |
其 | 代词,它 |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
代词,他的 | 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 | |
代词,他们的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 |
指示代词,其中的 | 其一犬坐于前(《狼》) | |
指示代词,那,那个 |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
副词,难道 | 其真无马邪(《马说》) | |
副词,恐怕,也许 |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
副词,可要,表示期望、祈使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而 | 表示并列关系,又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
表示递进关系,并且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 |
表示转折关系,却,但是 |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表示转折关系,就,接着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 |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 |
则 | 就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
那么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就是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乃 | 于是,就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
才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 |
竟然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
就是,原来是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
然 | 代词,这样,如此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
连词,然而,但是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
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 |
助词,“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
虽 | 即使,表假设关系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虽然,表转折关系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
为 |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替、给,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为着,为了,表行为的目的 | 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 |
因为 |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
以 | 介词,把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介词,凭借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
介词,依,按照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
介词,以为,认为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介词,因为,由于 |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
连词,来,以便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 |
连词,以致 |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 |
连词,不译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 |
于 | 到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在 |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 |
从 |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向 |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 |
对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 |
比 |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 |
被 | 受制于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
焉 | 了 |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
呢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
哪里 |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
在那里 |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 |
语气助词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者 | 结构助词,……的人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
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停顿,不译 |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