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00:40
文档

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果能够让孩子
推荐度:
导读浅谈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果能够让孩子
浅谈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果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那么,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根据教材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得眼观八方。课堂上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和各种教具、学具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上课时还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当多数学生注意力都不太集中时,我采用做游戏或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的形式调节班级气氛。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思考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小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进行10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始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11-9=2、12-9=3、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学前班的,而那些没上过学前班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不一样,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样算出来11-9=2、12-9=3、13-9=4…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解答10-9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10减9的学生则慢慢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在请小老师说说之间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憧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三、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楚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堂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到了,这节课老师没提问你,以后老师会提问你。上课的时候如果来不及和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桌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而且清晰,那就更好不过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我们要很好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四、培养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五、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要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心态。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文档

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对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果能够让孩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