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00:56
文档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数字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以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
推荐度:
导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数字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以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数字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 发展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 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 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以及钢铁、石化、汽 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 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 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深入推进全市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二、主要目标

到2023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规上工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70% ,工业互联网得到有效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广泛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数字化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推动28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 化转型,带动10000家企业、30万台(套)以上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用云 降本提质增效。

——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产业园区5G网络高质量覆盖,5G+T 业互联网持续深化应用,建成18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较为完 善有序的标识解析体系。

——核心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30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 累计打造30家双跨、行业级以及特色专业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形成500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APPo

——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构建未来工厂梯队式发展体系,引领制造业 制造模式转型,累计建成3家全球灯塔工厂、10家智能工厂、30家工业互联网 标杆工厂、16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三、实施路径

(-)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工程。支持企业运用5G、TSN (时间敏感网络) 开展内网升级,推动IT (信息技术)网络与OT (生产控制)网络融合。鼓励企 业应用MES (制造执行系统)、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ERP (企业资源规 划)和CRM (客户资源管理),打通企业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持续引导 组织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升级版),促进企业本质贯标。 到2023年,围绕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累计推动100 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打造50个企业内网改造标杆。

(二)企业高质量提升工程。依托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紫金山实验 室国家工业互联网高质量专项,利用IPV6、CENI(未来网络)等新技术构 建工业基础设施。深入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鼓励各板块、重点产业 链园区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协同推进5G网络设施规模化建设部署。搭建园区、

运营商和企业三方对接平台,精准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改造。到2023年, 累计建成3万个5G基站,为500家中小企业按需提供改造服务。

(三)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工程。围绕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新能源 汽车等重点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业互联 网标杆工厂。支持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开展"5G +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动成熟模式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复制推广,每年打造 5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典型案例。鼓励优势板块积极创建"互联网+先 进制造"特色基地和国家级"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广应用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行业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营和推广应用,加快食品、石化等行业型以及综合型标 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推动标识解析应用向各行业渗透延伸,鼓励企业上标识、 用标识。到2023年,二级节点累计接入企业3000家以上,标识注册量达到150 亿条。

(五)企业上云上平台工程。推动"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跨行业 跨领域、行业级、区域级、供应链级以及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服务等环节集成 互联和云端迁移。每年认定100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推动3000家企业、10 万台(套)以上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到2023年,累计打造30家重 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六)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智能制造装备迭代升级,鼓励企业购 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成套生产线、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设备,以及开展

用于项目的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服 务,推动人机深度互联与协同。到2023年,累计完成1000家企业自动化改造。

(七)制造业数字化场景拓展工程。围绕数据采集和感知、高清视频、机器 视觉、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数字享生等六类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制造 业与数字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 网的深度创新和推广应用,每年发布50个制造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

(A)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标杆培育工程。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的 制造能力,开展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服 务的全方位变革,打造全球灯塔工厂。充分依托和发挥我市产业优势,聚焦"设 施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产业互融"建设内容,培育发展平台化设计、数 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 科学主动布局,鼓励企业、平台争创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工业互 联网等试点示范项目。到2023年,力争建成3家全球灯塔工厂,新建5家智能 工厂,新增认定8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九)工业软件攻关工程。立足自主可控,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基础高级化, 促进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迭代升级,重点突破EDA软件等研发设计类、业务管理 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基础支撑软件, 推进自主仿真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应用,破解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支持 紫金山实验室开展拟态边缘网关研制、标识资源搜索系统等国家专项建设,突破 一批新型关键技术。到2023年,工业软件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十)工业APP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 件化,不断集成和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组件,快速培育发展500个面向

不同工业场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APP。每年面向汽车、石化、电子、 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征集30个工业APP优秀解决方案并在行业内推 广应用。

(十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培育工程。紧盯中小企业对低成本、快部署、易 运维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实际需求,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建模仿真、运 营管理、仓储物流、产品服务等环节,发动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资源池服务 商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内网外改造、标识解析、标杆工厂、智能工厂(车间)、 业务上云、信息安全等对接服务。以绩效目标为导向,支持服务商做大做强,每 年遴选扶持10家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到2023年,累计为全市 1000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十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提升工程。围绕全市化工、冶金、装备制造、民爆 和船舶修造等重点行业,鼓励企业在安全信息管理分析、设备设施动态监测监控、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事故应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等安全生产重点环 节加大信息化投入。每年打造30家安全生产信息化标杆企业。

(十三)工控安全防护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制 度,深入开展宣标贯标、达标示范。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加快工业互联 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安全态势感知和综合防护系统。每 年培育10家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

四、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开发区要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本地区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的重要抓手,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排定序时

进度,统筹协调推进,定期报送工作进展。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 统筹牵头抓总,每季度开展通报考核。

(二)做好产业协同。鼓励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充分发挥溢出效应,依托自 身技术优势,面向全市同行业企业和中小企业输出解决方案和经验。引导行业龙 头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技术业务,成立法人实体,面 向原行业和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各区和32个重点产业链 园区要充分利用5G基础设施性能优势,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推进工作机制, 园区组织协调公共资源,运营商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行业解决方案及综合集成交 付,企业提供产业升级需求,合力打造柔性、敏捷、可持续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工 作协同模式。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开发区要指导制造业企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 思维,推动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建立、企业、科 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层次沟通机制和顾问制度,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大 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构建上下协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推 进体系。

(四)用足用好。各区、开发区要充分发挥省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 金作用,统筹用好各项支持。鼓励各区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引领 和推广,每年评选并扶持一批数字化转型样板工程。围绕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 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企业上云、两化融合贯标等方向,出台支持,激发企业 转型升级内生动力。

(五)主动做好服务。各区、开发区要主动加强与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产业 联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机构对接合作,面向企业高管、首席信息官和信息

化工作者,通过集中授课、参观研学等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解读。举 办工业互联网论坛和生态供需对接会,鼓励各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开展数 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技术诊断和决策咨询服务。

文档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数字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以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