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 . 掌握考马斯亮蓝 G-250 染料结合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原理】
考马斯亮蓝 G-250 (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为醇溶性蛋白质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吸收峰在 465 nm 。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带正电荷( –NH 3+ )与考马斯亮蓝 G-250 阴离子结合为蓝色的染料 – 蛋白质复合物后,其最大吸收峰变为 595 nm 。蛋白质含量在 1 ~ 1000μg 范围内,蛋白质 – 染料复合物在 595 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
蛋白质 – 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吸光值,因此大大提高了蛋白质测定的灵敏度。染料与蛋白质结合迅速,大约为 2min ,结合物的颜色在 1h 内稳定。所以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以及稳定性好,是一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
【器材】
1 . 分光光度计
2 . 中号试管
3 .刻度吸量管
4 .微量移液器
【试剂】
1 . 考马斯亮蓝 G-250 染色液
准确称取考马斯亮蓝 G-250 100mg 溶于 50ml 95% 乙醇中,加蒸馏水 800ml ,再加 85% 磷酸( W/V , A?R ) 100ml ,混匀配制成原液。原液置棕色瓶中,于 4 ℃ 可保存 1 ~ 2 个月。临用前取原液 15ml ,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粗滤纸过滤后使用。
2 . 标准蛋白质溶液
牛血清白蛋白 1.0mg/ml 。
【操作】
1 . 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
取试管 5 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 ml ) | 1 | 2 | 3 | 4 | 5 |
标准蛋白质溶液 | 0.2 | 0.4 | 0.6 | 0.8 | 1.0 |
蒸馏水 | 0.8 | 0.6 | 0.4 | 0.2 | 0 |
蛋白质浓度( μg/ml )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取试管 7 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 ml ) | 0 | 1 | 2 | 3 | 4 | 5 | 6 |
不同浓度标准蛋白质溶液 | 0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蒸馏水 | 0.1 | 0 | 0 | 0 | 0 | 0 | 0 |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蛋白质含量( μg )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
【注意事项】
1 .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重复性好,显色迅速,约 2min 染料就与蛋白质充分结合,至少 1h 内呈色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尤其是高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沉淀。
2 . 不同蛋白质在同样的酸性条件下所带的正电荷量不同,故与染料的结合程度也不同,以致同一浓度的不同蛋白质显色度有差异。为此要求蛋白质标准品要纯,标准品与染料结合的色调和待测样品与染料结合的色调要相似。
3 . 作标准曲线所用的已知蛋白质和未知浓度蛋白质溶液一起准备,这对于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用同一个比色杯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则应该先测低浓度的蛋白样品,以免考马斯亮蓝 G–250 染色液吸附在比色杯上不能彻底冲洗干净而带来误差。
4 . 蛋白质与本试剂反应需充分混匀,但切勿剧烈振荡,以防产生泡沫,降低颜色深度
5 . 比色杯上染料的清洗:可先用甲醇、乙醇或者其它有机溶剂进行进行清洗,或者在 0.1M HCl 中浸泡过夜。
6 . 该方法适用于可溶性蛋白,对膜结合蛋白、细胞以及细胞器等,则需要用酸碱或者去污剂处理后方可测定。
【思考题】
1 . 简述考马斯亮蓝 G-250 染料结合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 . 简述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