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与变位齿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1:11:44
文档

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与变位齿轮

实验三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齿法线长度的方法。(2)熟悉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二)实验内容(1)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2)根据测得值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三)计量器具说明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测量。公法线千分尺应用最多。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图3公法线长度测
推荐度:
导读实验三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齿法线长度的方法。(2)熟悉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二)实验内容(1)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2)根据测得值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三)计量器具说明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测量。公法线千分尺应用最多。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图3公法线长度测
实验三 齿法线长度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齿法线长度的方法。

(2)熟悉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

(二) 实验内容

(1)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2)根据测得值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

(三) 计量器具说明

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公法线千分尺应用最多。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图3公法线长度测量

(四) 测量原理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测量时,要求测头的测量平面在齿轮分度圆附近与左、右齿廓相切,因此跨齿数k不是任取得。当齿形角α=20°,齿数为z时,取的整数(四舍五入)。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m————被测齿轮模数;

α————齿形角;

z—————齿数;

k—————跨齿数;

x—————变位系数。

当α=20°,变位系数x = 0时,

W 和k值也可从表3-1中查出。

表3-1  直齿圆柱齿法线长度的公称值(α=20°,m=1,x=0)

(五) 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的α,m,z值,按上述公式计算或查表3-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和公法线公称长度。

(2)用标准校对棒或量块校对所用千分尺的零位。

(3)用左手捏住公法线千分尺,将两测头伸入齿槽,夹住齿侧测量公法线长度,齿轮不动,左右摆动千分尺,同时用右手旋动千分尺套筒,使两测头合拢,直到手感到测头夹紧齿侧后,从千分尺的标尺上读数,此数即为公法线长度。

(4)依次测量齿轮上均布的六处公法线长度,记下各读数。

(5)计算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取六个测得值中的最大值(Wmax)与最小值(Wmin)之差,即

                      ΔFW  =   Wmax  —  Wmin

(6)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FW。取六个测得值的平均值与公称值W之差,即

                      ΔEW  =   — W

(7)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齿厚上偏差Ess和齿厚下偏差Esi,按下式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ws和下偏差Ewi。

 (α=20°)

按  和判断合格性。

(六) 思考题

(1)测量ΔFW和ΔEW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2)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为何取平均值?

(3)若一个齿轮经测量后确定其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合格,而公法线长度变动不合格,试分析其原因。

什么叫变位齿轮?

感觉都说的有道理。我想补充的是:齿轮变位并不一定是为了凑中心距或者消除根切。觉得一楼说的还好,只是齿轮副啮合性能太笼统。我个人认为,主要是考虑使用性能。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啮合性能,其实就是消除根切。消除根切的本质是增大啮合面,提高重合度系数。再者,一般根切都发生在小齿轮上,小齿轮又是齿轮副中强度较弱的一个,消除根切必须是正变位,同时也提高了小齿轮的强度(弯曲强度)。很多时候小齿轮不根切却依然采用变位,因为设计者经常使用等寿命设计,降低大齿轮的强度,提高小齿轮的强度。这也是采用变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更为常用。

什么是正负变位齿轮?

正变位齿轮的齿形长而瘦,负变位齿轮的齿形短而肥。 

在圆柱齿轮角变位计算中,会遇到渐开线函数invα的计算。invα在手册中有表可查,当手头没有手册,则可按下式计算:invα=tgα-α等号右边第一项的α是角度值,而第二项,α是弧度值,计算时很不方便。为此,将此式改为invα=tgα-απ180则可直接利用计算器来计算,很为方便。今举例计算如下。一角度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小齿轮齿数z1=40,大齿轮齿数z2=66,模数m=3m m,压力角α=20°,变位中心距a'=162.70m m。1.计算标准齿轮副的中心距aa=(z1+z2)m2=(40+60)×32=159m m2.变位齿轮副的啮合角α'α'=cos-1cosα·aa'=cos-1cos20°·159162.70=23.317888°…

文档

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与变位齿轮

实验三齿法线长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齿法线长度的方法。(2)熟悉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二)实验内容(1)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2)根据测得值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三)计量器具说明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测量。公法线千分尺应用最多。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图3公法线长度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