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一年级 | 授课人 | 晁廷俊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课题 | 《给动物建个“家”》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 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 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 | ||||||||||
教材 分析 | 教学重点 | 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 |||||||||
教学难点 | 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 | ||||||||||
教学手段 | 学生:几只饥饿的蜗牛、菜叶、透明盒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蜗牛、微视频、课件等。 | ||||||||||
教学方法 | 体验式、启发式、讨论式。 | ||||||||||
教 学 过 程 | |||||||||||
一、聚焦 1.出示鸟窝、蜂巢、狗窝等图片。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收集学生饲养蜗牛的照片、文字等信息。 3.投影展示同学们饲养蜗牛的图片、文字情况。 说一说:在给蜗牛建“家”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蜗牛对环境的要求,如建好的“家”应该放在怎样的环境中,蜗牛的排泄物是否需要处理,如何防止蜗牛爬出去等。 4.问题研讨。 (1)你们的蜗牛饲养在哪里?你们给蜗牛喂了哪些食物?你们还为蜗牛做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回答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想一想,要让蜗牛好好地生活下去,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5.教师将学生们的回答汇总成班级记录单。 (1)能让蜗牛四处爬行的空间。 (2)有它们爱吃的食物。 (3)要保持潮湿。 (4)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 6.让学生把蜗牛的“家”画下来。 二、探索 1.观察蜗牛在“家”是怎么生活的,放入菜叶等食物,观察蜗牛是怎样进食的。 2.提醒学生需要安静细致地观察,如果蜗牛距离菜叶有一段距离,还要提醒学生把蜗牛轻轻地放在菜叶上。 3.给学生一段时间,他们会有新的、有趣的发现,例如蜗牛吃食物时嘴巴和触角的动作,菜叶上留下了爬过的痕迹、吃过的痕迹等等。 4.小组活动,把蜗牛进食的情况用图示记录下来。 三、研讨 1.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2.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 个性修订 | ||||||||||
板书 设计 | 给动物建个“家” | ||||||||||
课 后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