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钻孔灌注桩 | 施工准备 | 泥浆池未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 淹溺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施工前应在泥浆池周围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 |
护筒转运过程中车速过快或未设置紧固措施 | 车辆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护筒转运过程中必须采用三角楔之类的固定牢固,车辆行驶按要求减速慢行,不得超速 | |||
场地狭窄,交叉作业多,现场车辆、设备无专人指挥 | 车辆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车辆减速慢行,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车辆,在挖机、汽车吊、履带吊等设备回转半径之内严禁站人 | |||
水上作业平台周围未设置防护围栏进行封闭,没有设置安全标志、警示灯 | 淹溺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水上作业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围栏进行封闭,围栏高度1.2米,设置两道横杆,下部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 | |||
夜间作业无充足的照明 | 其他伤害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施工现场应该有充足的照明 | |||
钻机就位调试与钻进 | 地面不平、塌陷 | 车辆伤害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作业场地提前进行平整、压实 | ||
钻机作业时人员靠近和触摸钻杆 | 机械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钻机作业时人员不得靠近和触摸钻杆及旋转部件 | |||
钻具悬空时下方站人 | 物体打击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钻具悬空时下方严禁站人 | |||
钻孔有坍塌的危险时,人员和钻机未撤离到安全位置 | 机械伤害 | 1 | 2 | 15 | 30 | 一般危险 | 钻孔有坍塌危险时,人员和钻机应及时撤离到安全位置,当钻机无法撤离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到安全位置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钻孔灌注桩 | 钻机钻进前未检查各节钻杆或钻杆和钻头的接头连接丝扣是否完好,未设置反转松脱的固锁装置 | 机械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钻机钻进前应检查确保接头连接丝扣完好,连接处设置了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装置 | ||
钻机用的钻锥、卷扬机磨损严重,钢丝绳断丝超过5%仍在使用 | 物体打击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定期检查起吊设备钢丝绳磨损情况,及时对破损钢丝绳进行更换 | |||
钻孔时,钻进速度过度或钻压过大 | 坍塌 物体打击 | 3 | 2 | 3 | 18 | 稍有危险 | 根据地质情况及钻机性能合理选择进尺 | |||
钻机卡钻时强提强扭 | 车辆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
清孔检查 | 孔口防护栏杆缺失 | 坠落淹溺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清孔检孔时人员应有可靠的平台 | ||
钢筋笼下放 | 钢丝绳断裂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一般危险 | 定期检查钢丝绳破损情况,及时更换 | ||
钢筋笼吊装下放时没有设置溜绳,吊车操作不当,钢筋笼空中晃动过大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钢筋笼吊装下放时要设置溜绳牵引;吊车操作时应符合规范,启动要慢,制动也要慢,避免吊物摆动、旋转 | |||
钢筋笼下放时,临时承重支撑搭设不稳固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临时承重支撑应搭设牢固 | |||
灌注水下混凝土 | 导管安设未规范操作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必须按照规范安设导管 | ||
起重设备选型不合理,起重能力不能满足现场要求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起重设备选型合理,满足现场的要求,不超负荷使用。起重作业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砼浇筑完成后的空钻部分未及时回填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回填空钻部分 | |||
成孔孔口临边防护 | 桩基成孔后孔口未覆盖防护或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桩基成孔后应立即进行覆盖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 | ||
明挖地基 | 开挖与排水 | 采用筑岛、围堰明挖基础在遇洪水或流冰时继续作业 | 淹溺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采用筑岛、围堰明挖基础时,遇洪水或流冰立即停止作业 | |
当挖土深度超过5m或发现地下水和土质发生特殊变化时,未采取支护措施或变缓边坡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基坑深度超过5m或发现地下水和土质发生特殊变化时,进行支护或变缓边坡 | |||
基坑开挖坡度陡于设计或规范要求 | 坍塌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开挖基坑 | |||
深基坑无安全通道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深基坑设置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围挡 | |||
同一架爬梯二人同时上下 | 高处坠落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禁止两人或多人同时上下同一架爬梯 | |||
基坑开挖后周边无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无发光警示标志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基坑开挖后周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临边部位设置防护栏杆 | |||
开挖附近有建构筑物,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坍塌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与附近有建构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 |||
排水作业影响基坑安全 | 坍塌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设置排水设设施,防止影响基坑稳定性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明挖地基 | 开挖与排水 | 基坑顶部未设置排水沟 | 坍塌 | 3 | 2 | 3 | 18 | 稍有危险 | 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 | |
弃方阻塞河道,影响泄洪 | 淹溺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弃方运输到规定的地方,不得阻塞河道、影响泄洪 | |||
靠近道路侧的基坑未设置夜间警示灯 | 高处坠落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靠近道路侧的基坑设置夜间警示灯 | |||
深基坑四周编制的钢管护栏、挂密式安全网距基坑边缘小于1m | 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深基坑四周编制的钢管护栏、挂密式安全网距基坑边缘大于1m | |||
基坑开挖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有作业人员 | 机械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基坑开挖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禁止有人 | |||
机械作业时距坑边小于1m | 高处坠落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机械作业时距坑边大于1m | |||
材料及机具堆放距坑边小于0.8m | 物体打击 | 3 | 2 | 3 | 18 | 稍有危险 | 材料及机具堆放距坑边大于0.8m | |||
土层中有水时,未在开挖前进行排降水,没有疏干再开挖,带水挖土 | 淹溺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土层中有水时,在开挖前进行排降水,疏干积水后再进行开挖作业 | |||
基坑周围2m范围内堆放杂物、开挖物,堆积高度大于1.5m | 坍塌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基坑周围2m范围内禁止堆放杂物、开挖物,堆积高度不得大于1.5m | |||
顶面有动载,其边沿与动载之间护道的宽度小于1m | 坍塌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基坑边沿与临近动载之间护道的宽度大于1m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明挖地基 | 未清除坑壁上的松软层及岩渣即喷射混凝土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清除坑壁上的松软层及岩渣后方可喷射混凝土 | ||
作业人员在坑壁下休息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禁止作业人员在坑壁下休息 | |||
地基 处理 | 处理软土地基时,施工人员未穿救生衣 | 其他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处理软土地基时,施工人员穿救生衣 | ||
泥浆池设置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 | 淹溺 | 3 | 6 | 15 | 270 | 高度危险 | 泥浆池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 | |||
桩机停放至积水处 | 触电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桩机停放至平摊的场地,不得停在积水处 | |||
架上有人作业,插板机行走 | 高处坠落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Ⅱ | 插板机行走禁止架上有人 | |||
夜间施工时,未配置移动照明设备 | 高处坠落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夜间施工配置移动照明,确保作业区域照明亮度足够 | |||
承台 | 施工准备 | 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基坑内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的监督 | |
未对围护结构及边坡情况进行检查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施工前必须对围护结构及边坡情况进行检查 | |||
未对临时防护设施及人行通道进行检查 | 高处坠落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必须对临时防护设施及人行通道进行检查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承台 | 桩头破除 | 起重设备选型不合理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起重设备选型必须满足现场起重量的要求 | |
破桩头时,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
吊车吊装过程中,吊物下面站人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设置警戒区域,严禁吊物下站人 | |||
吊车支腿支垫不稳定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吊车支腿支垫必须稳固 | |||
桩头没有分段破除,一次吊装桩头过大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桩头必须分段破除,不能超出起重设备的最大起重量 | |||
钢筋绑扎 | 跳板搭设有翘头板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搭设跳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翘头板 | ||
吊物捆扎不牢固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起重吊装司索人员捆扎吊物时必须捆扎牢实 | |||
模板施工 | 起重吊装时人员站立或从吊物下行走 | 起重伤害 | 3 | 6 | 15 | 270 | 高度危险 | 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杜绝在起重吊装旋转臂下站立或行走 | ||
模板临时支撑不牢固 | 物体打击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模板临时支撑必须搭设牢固 | |||
模板安装过程中未设置围栏 | 物体打击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模板安装过程必须设置围栏,并拉设警戒线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承台 | 混凝土浇筑 | 罐车浇筑时无专人指挥 | 车辆伤害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罐车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 |
砼浇筑速度过快 | 坍塌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现场管理人员控制砼浇筑的速度,浇筑过程中专人巡视检查支撑体系稳定性 | |||
未规范设置振捣棒接电 | 触电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满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且电柜接地要求 | |||
承台凿毛 | 作业人员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 | ||
凿毛设备接电不符合规范 | 触电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满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且电柜接地要求 | |||
墩柱 | 施工准备 | 方案编制计算有误方案未进行专家论证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方案编制必须经过审核及专家论证 | |
方案实施未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方案实施必须实行三级交底制度 | |||
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
脚手架搭设 | 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 | 坍塌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必须严格检查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坚决不得使用 | ||
脚手架基础的场地未设排水措施 | 坍塌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脚手架基础的场地应设排水措施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墩柱 | 脚手架搭设 | 脚手架安装完成后未检查验收 | 坍塌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脚手架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确保安全使用 | |
操作平台人员、钢筋、设备等荷载集中 | 坍塌 | 1 | 3 | 15 | 45 | 一般危险 | 操作平台上机具设备应该分开摆放,人员不能集中 | |||
钢筋绑扎 | 吊物捆扎不牢固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起重吊装司索人员捆扎吊物时必须捆扎牢实 | ||
钢筋工违反操作规程 | 物体打击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钢筋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
作业平台有翘头板、探头杆件 | 高处坠落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作业平台必须满铺跳板,并进行紧固,减少探头杆件数量 | |||
预埋件 | 预埋件未按要求埋设 | 坍塌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按专项施工方案规定 埋设预埋件,并对预埋件进行质量检查 | ||
模板安装 | 起重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执行起重操作规程与“十不吊”原则 | ||
操作人员攀爬模板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发现工人攀爬模板立即制止 | |||
模板安装过程中未设置围栏 | 物体打击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模板安装过程必须设置围栏,并拉设警戒区。 | |||
混凝土浇筑 | 罐车浇筑时无专人指挥 | 车辆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罐车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墩柱 | 混凝土浇筑 | 拖泵泵管固定在塔吊上 | 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拖泵泵管严禁固定在塔吊上 | |
砼浇筑速度过快 | 坍塌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现场管理人员控制砼浇筑的速度,浇筑过程中专人巡视检查支撑体系稳定性 | |||
未规范设置振捣棒接电 | 触电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满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且电柜接地要求 | |||
泵车浇筑砼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 车辆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泵车浇筑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
挂架安装、使用及拆除 | 安装拆除过程中,作业人员违规作业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安装拆除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程作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
挂架未设置临边防护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挂架必须设置临边防护 | |||
内操作平台搭设及使用 | 塔吊吊装模板时,吊物底下有作业人员停留走动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 ||
操作平台上钢筋、机具堆放过多 | 坍塌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操作平台上钢筋、机具堆放应均匀分散堆放,内操作平台应搭设牢固 | |||
挂架爬升 | 挂架的提升操作无专人统一指挥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挂架、模板的提升操作必须专人统一指挥,提升前须做技术交底 | ||
未架设缆风绳 | 坍塌 | 1 | 10 | 15 | 150 | 显著危险 | 爬升过程中应架设缆风绳 | |||
钢丝绳有损伤,吊装过程中断裂 | 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吊装前检查钢丝绳、吊具及安全装置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梁 | 施工准备 | 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 |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
预埋穿心钢棒 | 安装钢棒时,起重设备未按规程操作 | 起重伤害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安装钢棒时,起重设备必须按规程操作 | ||
吊笼未与墩身钢筋连接牢固 | 高处坠落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吊笼与墩身预埋钢筋连接牢固,作业前对紧固情况进行检查 | |||
墩顶作业人员行走未设母索 | 高处坠落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墩顶作业人员行走必须设母索 | |||
放置承重梁与分配梁(含施工平台) | 起重作业前未对起重设备及钢丝绳进行检查,吊车晃动较大,未设置溜绳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起重作业前必须对起重设备及钢丝绳进行检查,设置溜绳 | ||
工具、材料未放置稳当 | 物体打击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材料必须放置稳当,作业人员配置工具袋 | |||
底模 铺装 | 人工搬运时未轻拿轻放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人工搬运时须轻拿轻放 | ||
铺装底模时,未设置临边防护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铺装底模时,必须设置临边防护 | |||
钢筋 安设 | 恶劣气候下作业 | 其他伤害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恶劣气候下严禁作业 | ||
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严禁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梁 | 侧模 安装 | 模板支撑系统未进行安全验算,无验收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模板支撑系统必须进行安全验算,验收合格 | |
模板未固定牢靠就进行下道工序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模板必须固定牢靠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 |||
未设置溜绳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设置溜绳,并有专人指挥 | |||
混凝土浇筑 | 浇筑时未设专人指挥,吊斗下站人 | 物体打击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吊斗下严禁站人 | ||
泵车操作人员误操作 | 车辆伤害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泵车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
拆模前混凝土未达到允许拆模强度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拆模前混凝土必须达到允许拆模强度 | |||
拆模板无专人监护,作业人员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拆模板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 |||
大面积撬拉或强行拆模 | 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严格执行模板拆除顺序 | |||
拆除材料凌乱堆放 | 物体打击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拆除的材料堆放要整齐 | |||
拆模时未拆除安装在模板上的临时用电线 | 触电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拆模时那些拆除安装在模板上的临时用电线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梁 | 模板与支架拆除 | 交叉作业上下无隔离措施 | 物体打击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交叉作业时要有隔离措施 | |
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 | 物体打击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严禁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 | |||
预制梁架设 | 施工准备 |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方案未审批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方案要进行审批 | |
吊装作业时,未设警戒区域 | 起重伤害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吊装作业时,桥上桥下作业范围内必须设置警戒区域 | |||
未安装监控系统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施工前必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 |||
未编制架桥机安拆方案,架桥机未取证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编制架桥机安拆方案且方案要进行审批,架桥机必须取证 | |||
盖梁清理及支座 安装 | 盖梁顶面未清理,安装大型盆式橡胶支座,盖梁顶未设母索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盖梁顶面必须提前清理,安装大型盆式橡胶支座,盖梁顶必须设母索 | ||
盖梁顶作业人员在支座吊至墩顶尚未稳定时就扶正就位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支座稳定后再进行就位 | |||
梁板运输 | 大型预制构件运输无专人指挥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在专人的指挥下进行运输 | ||
构件运输下坡时未以溜绳控制速度,未用人工拖拉止轮木块跟随前进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以溜绳、止轮木块多种方式控制下坡路段的速度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预制梁架设 | 梁板运输 | 纵坡坡度加大时,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运输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再进行运输 | |
平板拖车运输大型预制梁构件时,时速超过6km/h或捆绑不牢固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按规定的速度、路线运输桥梁构件,预制梁板必须捆绑牢固 | |||
预制构件运输,运输车辆或预制构件上坐人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严禁运输预制构件的车上或预制构件坐人,禁止人货同车 | |||
水上运输,拖轮牵引驳船行进,急转弯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拖轮牵引驳船缓慢转弯 | |||
运输预制构件的平车到达安装位置后未楔紧车车轮 | 车辆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平车到达安装位置后楔紧车车轮 | |||
梁板起吊 | 钢丝绳断裂反弹,制动系统失灵,吊物过程中脱钩 | 物体打击 | 1 | 3 | 15 | 45 | 一般危险 | 每班前应检查钢丝绳、吊具,发现隐患及时更换,起吊前,钢丝绳与吊物之间采取隔离缓冲措施 | ||
移动吊物碰撞 | 物体打击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预制梁运输过程中移动要慢速行驶,专人指挥 | |||
高空作业时无临边防护,作业人员不慎踏空 | 高处坠落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临边临边和孔洞必须进行安全防护,防护要及时 | |||
吊钩无保险装置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吊钩要安装保险装置 | |||
索具使用不合理,绳径倍数不够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使用合格索具,钢丝绳倍数符合规范要求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预制梁架设 | 梁板起吊 | 人员上下无专用爬梯 | 高处坠落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设置专用爬梯 | |
钢丝绳重叠或斜绕 | 起重伤害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钢丝绳要专人看管,有重叠斜绕现象及时停机 | |||
吊运架设过程中梁上有杂物坠落 | 起重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吊运前清扫梁板上杂物 | |||
架桥机违章作业或指挥失误 | 机械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禁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安全员进行监督作业 | |||
电源线漏电 | 触电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临时用电由专业电工维修、操作,电工定期进行检查 | |||
电缆线架设、走线不符合要求 | 触电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专业电工布置走线、接线、架设 | |||
吊装偏心构件时,未使用可调整偏心的吊具进行吊装 | 起重伤害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结合构件重心分布情况,选择着力点,进行吊装 | |||
构件吊装时,指挥不当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专人统一指挥,听从信号吊装 | |||
构件吊装时不稳定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构件绑扎稳定后方可吊装 | |||
导梁上的轨道使用不同规格钢轨时,接头未处理好,轨道有错台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导梁上的轨道使用不同规格钢轨时,处理好接头,轨道不得有错台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预制梁架设 | 梁板起吊 | 架桥机落位后未系好缆风绳 | 起重伤害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龙门架落位后必须系好缆风绳 | |
构件在架桥机上移动速度过快,或卷扬机操作者不按指挥信号协同操作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按规定的速度移动构件,与卷扬机操作人员配合协同操作 | |||
梁板就位 | 梁板横移前未检查横移轨道的稳定性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梁板横移前必须检查横移轨道的稳定性 | ||
架桥机横移轨道的两端未设置制动枕木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架桥机顶横移轨道的两端必须设置制动枕木 | |||
全幅宽度架桥机吊装的边梁就位前,墩顶作业人员未撤离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边梁就位前,作业人员及时撤离墩顶 | |||
构件起吊横移就位后,未加设支撑、垫木,或构件不稳定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构件起吊横移就位后,及时设置支撑、垫木 | |||
每片梁板安装就位后,未采取可靠的临时固定措施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梁板安装就位后,采取可靠的临时固定措施 | |||
构件吊至盖梁顶时,未缓慢、平稳地落地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构件吊至盖梁顶时,缓慢、平稳落地 | |||
架桥机安装构件时,前后支点不稳定 | 起重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调整前后支点,确保稳定后再进行安装 | |||
千斤顶使用前未做承载试验,起重吨位小于顶升构件的1.3倍 | 起重伤害 | 1 | 3 | 3 | 9 | 稍有危险 | 千斤顶使用前进行承载试验,确保起重吨位大于顶升构件的1.3倍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预制梁架设 | 梁板就位 | 千斤顶的升降未随时加设或抽出保险垫木,或构件底面与保险垫木间的距离超过6cm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千斤顶的升降随时加设或抽出保险垫木,或确保构件底面与保险垫木间的距离小于6cm | |
顶升T梁、箱梁等大吨位构件时,未在梁两端架设支撑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顶升T梁、箱梁等大吨位构件时,在梁两端架设支撑 | |||
顶升大吨位构件时,构件两端同时顶起或下落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顶升大吨位构件时,先进行试吊,吊起一端后,再缓慢吊起另一端 | |||
过孔 | 恶劣气候下过孔 | 坍塌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恶劣气候严禁过孔作业 | ||
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 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 | |||
过孔后未及时固定 | 坍塌 | 3 | 2 | 7 | 42 | 一般危险 | 过孔后必须及时固定 | |||
未检查前后支腿支点稳定性 | 坍塌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必须检查前后支腿支点稳定性 | |||
圆管涵 | 施工准备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作业人员为正确使用或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
基础开挖 | 开挖基础预留工作面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 其他伤害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预留工作面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圆管涵 | 基础开挖 | 开挖基础坡度太陡 | 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并按方案要求进行支护 | |
基坑未进行围护或围护强度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按要求围护基坑 | |||
基坑周围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基坑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
挖掘机离基坑的距离太近 | 坠落坍塌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挖掘机要与基坑的保持安全距离,开口线2米范围内不允许堆载 | |||
现浇 管座 | 支模前未检查基坑边坡是否稳定,支护是否坚实 | 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基坑边坡稳定、支护坚实方可进行支模 | ||
向基坑吊送材料和工具,未设置溜槽和绳索 | 物体打击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设置溜槽和绳索,且溜槽必须搭设牢固,溜槽下不得站人 | |||
吊送工具时,下方有人员通行或作业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设专人监护,禁止下具有人员通行或作业 | |||
安装 圆管 | 安装时,无专人统一指挥 | 物体打击 | 3 | 6 | 1 | 18 | 稍有危险 | 设专人统一指挥 | ||
人员操作不当 | 其他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规范操作 | |||
多台千斤顶和手拉葫芦作业时,不同步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加强配合沟通,多台千斤顶和手拉葫芦同步作业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板涵箱涵 | 施工准备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作业人员为正确使用或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
基坑 开挖 | 开挖基础预留工作面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 其他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预留工作面 | ||
开挖基础坡度太陡 | 坍塌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并按方案要求进行支护 | |||
基坑未进行围护或围护强度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按要求围护基坑 | |||
基坑周围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基坑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
挖掘机离基坑的距离太近 | 坠落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挖掘机要与基坑的保持安全距离,开口线2米范围内不允许堆载 | |||
深基坑开挖无安全通道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深基坑开挖设置人行爬梯 | |||
未采取有效的排降水措施 | 坍塌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必须采取有效的排降水措施,每班前检查坑壁的稳定性 | |||
基础与涵身浇筑 | 用电缆线拖拉、吊挂振捣器 | 触电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不得用电缆线拖拉、吊挂振捣器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板涵箱涵 | 基础与涵身浇筑 | 人与钢筋调直机、弯曲机等安全距离不足 | 物体打击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人与钢筋调直机、弯曲机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 |
起重机械与架空线路小于安全距离又无防护措施 | 触电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起重机械与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或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 |||
模板安拆及浇筑混凝土时无操作平台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模板安拆及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 |||
吊装作业时,构件、物料长时间在空中停留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吊装时,禁止长时间将构件、物料停留在空中 | |||
吊斗安全防护措施不牢固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吊斗安全防护措施要牢固 | |||
支架、模板安装不牢固 | 坍塌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支架、模板安装要牢固 | |||
钢筋加工机械传动部件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钢筋加工机械传动部件设置防护罩 | |||
吊装钢筋单点起吊 | 起重伤害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吊装,不得单点起吊 | |||
电工、电焊工未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储存、搬运、使用氧气、乙炔瓶不符合要求 | 爆炸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按要求储存、搬运、使用氧气、乙炔瓶不符合要求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盖板涵箱涵 | 基础与涵身浇筑 | 振捣棒电缆线上堆压物品 | 触电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禁止在振捣棒电缆线上堆压物品 | |
振捣器漏电 | 触电 | 1 | 3 | 7 | 21 | 一般危险 | 定期检修振捣器 | |||
振捣器检修、停止作业时,未切断电源 | 机械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切断电源后方可检修振捣器 | |||
电工、电焊工未经专业培训,无从业资格 | 触电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电工、电焊工持证上岗 | |||
支架搭设不牢固 | 坍塌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支架搭设必须牢固稳定,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专人进行巡查 | |||
盖板安装 | 工作面狭窄,人员操作不当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设置临时操作平台 | ||
盖板吊装晃动较大 | 起重伤害 | 3 | 3 | 7 | 63 | 一般危险 | 吊装时,设置溜绳 | |||
砌筑附属工程 | 未检查失稳情况 | 坍塌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按要求检查稳定性 | ||
砌筑材料码放不规范 | 物体打击 | 3 | 3 | 3 | 27 | 一般危险 | 规范堆放砌筑材料 | |||
高于2m无作业平台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高于2m设置作业平台 | |||
上方有不稳定物料 | 物体打击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对上方不稳定物料进行防护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桥面及附属工程 | 接缝 | 高温下连续作业 | 其他伤害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高温下禁止连续作业 | |
非电焊工操作 | 其他伤害 | 3 | 6 | 15 | 270 | 高度危险 | 严禁电焊工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
赤手更换焊条 | 灼烫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严禁赤手更换焊条 | |||
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从事焊接作业 | 触电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禁止从事焊接作业 | |||
湿接缝模板安装未搭设操作平台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湿接缝模板安装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 |||
防撞墙钢筋安装 | 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严禁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
模板上堆料处靠近临边洞口 | 物体打击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模板上堆料处严禁靠近临边洞口 | |||
施工过程中钢筋与带电体接触 | 触电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严禁施工过程中钢筋与带电体接触 | |||
支模板未进行安全交底 | 其他伤害 | 3 | 6 | 7 | 126 | 显著危险 | 支模板必须进行安全交底 | |||
立柱模板拼装螺丝数量短缺、连接不牢固 | 坍塌 | 1 | 6 | 15 | 90 | 显著危险 | 立柱模板拼装螺丝数量必须充足、连接必须牢固 | |||
模板未固定牢靠进行下道工序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模板必须固定牢靠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桥面及附属工程 | 防撞墙钢筋安装 | 用绳索吊模板时绳扣不牢固 | 起重伤害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用绳索吊模板时绳扣必须保证牢固 | |
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不得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 |||
支梁模不搭设工作台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支梁模必须搭设工作台 | |||
在未固定的梁底模上行走 | 高处坠落 | 3 | 6 | 3 | 54 | 一般危险 | 严禁在未固定的梁底模上行走 | |||
模板支撑在脚手架上 | 坍塌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模板支撑不得在脚手架上 | |||
桥面钢筋绑扎 | 绑扎悬空大梁时站在模板上操作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绑扎悬空大梁时严禁站在模板上操作 | ||
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严禁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
钢筋集中堆放在脚手架和模板上 | 坍塌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钢筋不得集中堆放在脚手架和模板上 | |||
模板上堆料处靠近临边洞口 | 物体打击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模板上堆料处严禁靠近临边洞口 | |||
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 | 物体打击 | 3 | 6 | 1 | 18 | 稍有危险 | 工具钢箍短钢筋严禁随意放在脚手板上 | |||
施工过程中钢筋与带电体接触 | 触电 | 1 | 6 | 15 | 90 | 一般危险 | 严禁施工过程中钢筋与带电体接触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
桥面及附属工程 | 桥面钢筋绑扎 | 沿着钢筋骨架攀上、攀下 | 高处坠落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严禁沿着钢筋骨架攀上、攀下 | |
未设置施工通道,作业人员直接站在钢筋网上操作 | 1 | 6 | 15 | 90 | 一般危险 | 必须设置施工通道,作业人员严禁直接站在钢筋网上操作 | ||||
桥面浇筑混凝土 | 浇筑混凝土时吊斗或混凝土泵管无人指挥 | 1 | 6 | 7 | 42 | 一般危险 | 浇筑混凝土时吊斗或混凝土泵管指派专人人指挥 | |||
桥面杂物乱堆乱放 | 1 | 6 | 3 | 18 | 稍有危险 | 严禁桥面杂物乱堆乱放 | ||||
合同段名称: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路基ZB项目部四分部
施工
作业 | 分项工程 作业活动 | 危险源 (危害因素) | 危险 类型 | 评价方法 | 风险 程度 | 控制方法 | 备注 | |||
LEC值法 | ||||||||||
L | E | C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