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城之一,这里土地富饶水美物丰人杰地灵;淮阳是人祖之一的伏羲在此建都,因为受黄河的冲击这里有肥沃的砂质黄土,土地异常肥沃伏羲在此从渔猎转向农耕。淮阳因地处淮河以北称为“淮阳”(古人称河北为阳河南为阴)在远古淮阳称为“宛丘”!《诗经》有曰:“子之汤兮,宛丘之上!”
如若说远古比较遥远那就古代好了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它属于官姓,淮阳自古也称为陈地,在春秋时期孔子出使列国最后一站便是陈国,遭遇挫折看透官场由此回到曲阜成为万人师表的“亚圣”!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就发生在这里程胜吴广的点将台还在!司马迁的《史记.陈胜世家》中有记载“狐鸣呼曰‘陈胜王大楚兴….’攻至陈…”西汉时期这里曾是陈王韩信的封地,三国末年时是陈思王曹植的封地!这里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记载着黄河文化文明不朽的传奇,其中之一便是妮妮狗。
妮妮狗的文化魅力到底是什么?
1.泥泥狗是历史沧桑
在远古社会人们最先接触到最广泛的材料恐怕就是泥土了!人们用它来捏造东西,所以有女娲捏土造人之说!人们最先驯服的动物就是狗,他帮人们打猎因此泥泥狗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2.泥泥狗是远古生殖文化的积淀
泥泥狗是远古社会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我们只知道西方对生殖的崇拜是断臂维纳斯还有原始维纳斯雕像,而泥泥狗记载着中国远古对生殖崇拜的的文化符号,泥泥狗有黑、白、红、绿、黄等纯色调的调配符合远古人们的审美!(就以这个泥泥狗而言白色的代表两性关系,中间的是某动物的生殖器符号。)
3.是氏族的图腾的体现
是各部落联姻的体现,就以首尾交接这个泥泥狗作品而言它反映了原始社会两个不同信仰的部落联姻。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不断联姻战争兼并而形成今天五十六给民族繁荣的局面!(首尾交接氏族联姻)
4.是氏族信仰的体现
就以斑鸠来说,它是古代爱情的圣物!《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有的一只斑鸠背着好几只斑鸠叫做“子子孙孙”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口的渴望,自古中国人就有多子多福之说!有的是一个公鸡中国人比较喜欢隐喻公鸡的谐音“恭吉”有恭祝你大吉大利之说!还有的马背上坐着一只猴子寓意“马上封侯”有大吉大利官运亨通之意!等等
制作流程
1.选泥
制作时先进行挖泥采用的是当地三米以下的黄胶泥,地上的泥土因为沙土比较多比较松软粘性不太强,所以选用三米以下的粘性比较强的黄胶泥。
2.和泥
刚从地下取出来的泥土大多杂志比较多,需要手工进行调和避免制作后分层和开裂一般根据艺人的多年经验适当加水水太多会粘手不易捏制、水太少会蓬松不成块!
3.捏制
把活好的柔软的泥土()造型一般根据传下来的经验进行捏制。
4.晾晒
在太阳下把捏好的泥胚经过晾晒完全干,再进行二次加工!
5.淘洗
把捏好晾干的泥胚进行二次清洗洗去上面的手印和泥土残渣以达到泥胚的光华以便于上色
6.二次晾晒
晒干泥胚以便着色,晾晒步奏和一次晾晒一致
7.着色
着色时先着底色,再一次根据不同种类的泥胚绘上不同的符号 .
传承规律
艺人口传心授把这种记忆传给下一代,它的传承是有序的!现代虽然妮妮狗申遗成功但国家补助不强,很多老艺人相继去世,新一代因嫌制作泥泥狗脏和挣钱不多大部分不愿意做。它的传承人在逐年减少!
在我拜访任国富(淮阳妮妮狗非物质文化传人)老艺人时他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心酸:“我们这村的做泥泥狗越来越少了,好多老人都已经去世了我都已经七十多了马上也做不动了,我儿媳妇在跟我做,孙子他也会做但现在是郑清的大学生谁知道毕业后他妈让不让他做。”这是妮妮狗的现在传承的现状,出门口时老人送我很远很远我再三劝他留步!
当然也有现代化转变与发展的一家他们用的是磨具来制作避免了手工的摄制的麻烦,销路是以土产品市场和大型超市!但销路仍然停滞只针对当地区域!
这里应该还要写文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