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37:22
文档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第一章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影响指标危害程度 春旱 4-5月总雨量50毫米,4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小麦抽穗灌浆不利,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春播困难晚霜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4℃,地面最低温度≤0℃。冷枯麦棉叶茎,山药叶,并危害油菜出圃定植。春季倒春寒4月下旬温度比4月中旬低4月下旬≥3天日平均气温≤12℃春播粮棉出苗不全,严重时时烂种毁种。小麦干热风5月中、下旬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米/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影响指标危害程度 春旱 4-5月总雨量50毫米,4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小麦抽穗灌浆不利,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春播困难晚霜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4℃,地面最低温度≤0℃。冷枯麦棉叶茎,山药叶,并危害油菜出圃定植。春季倒春寒4月下旬温度比4月中旬低4月下旬≥3天日平均气温≤12℃春播粮棉出苗不全,严重时时烂种毁种。小麦干热风5月中、下旬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米/


■ 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

灾害性天气影响指标危害程度
 春 旱 4-5月总雨量50毫米,4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 小麦抽穗灌浆不利,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春播困难 
晚 霜 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4℃,地面最低温度≤0℃。 

冷枯麦棉叶茎,山药叶,并危害油菜出圃定植。 
春季倒春寒4月下旬温度比4月中旬低4月下旬≥3天日平均气温≤12℃

春播粮棉出苗不全,严重时时烂种毁种。
小麦干热风5月中、下旬气温≥30℃,相 对湿度≥30%,风速≥米/秒 

小麦叶片干枯,影响灌浆,减产10-30%。 
大  风5月风速≥12米/秒,6月上中旬风速≥17米/秒,7-8月雨后风速≥17米/秒。 

小麦倒伏减产,小麦籽粒脱落减产,夏秋季作物倒伏减产。
麦收期烂场雨、连阴雨6月上中旬连阴雨3天,过程雨量≥30毫米。 麦子不能按时收获,麦粒发芽或霉烂,损失严重。
初 夏 旱6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 夏播困难,播期推迟,玉米、谷子、高梁等晚熟。
伏旱(卡脖子旱)7-8月总降雨量<280毫米,其间有一段≥15天无透雨期。 谷子、玉米、高梁等夏秋粮作物正在孕穗,干旱使植株调萎,严重减产。
暴 雨 (洪涝) 涝灾与土壤温度基础有关,在干燥前提下,日降水>100毫米出现积水,>200毫米出现涝灾300毫米出现严重洪涝。 

芝麻及豆类淹死,棉花蕾铃大量脱落,严重洪涝灾害出现,农作物绝收,平地起舟
冰 雹1、直径>3毫米,密度≥100粒/米;2、持续时间>5分钟。夏秋作物叶子打碎,茎杆打折,果实落地、绝收。 
秋 旱(麦播期)9月下旬-19月中旬无≥30毫米的透雨过程。影响小麦播种。晚秋作物减产。
秋季低温连阴雨9月15日前日平均气温<20℃,9月15日后至10天阴雨雨量≥95毫米以上。

秋作物晚熟,影响腾茬播种,秋季作物凉晒。
初冬强寒潮最低气温由0℃以上降至-7- -8℃,有冬冻,过程降雪量≥5毫米。大白菜、萝卜不能及时收获大白菜冻烂在地理,菠菜、香菜受冻。
2、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

关键季节关键性天气 关键性天气指标 效益与影响情况 
春播期第一场透墒雨4月中、下旬一次强降水过程,降水量≥20毫米。棉花等春播生产顺利,出苗全,节省大量水电能源。
小麦灌浆雨 5月中旬-下旬降水量≥40毫米。 小麦籽粒饱满,增产明显,玉米等麦垄点播出苗顺利。
夏播期透墒雨 6月中、下旬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20毫米。夏播顺利,出苗齐全,注意带茬抢播,节省水电。
棉花催棵水5月底-6月初一次降水过程,降雨量≥20毫米。棉花提前现蕾,增加伏前桃控制伏天疯长。
夏季孕穗期降雨7月下旬-8月上旬秋作物孕穗期,20天内雨量≥80毫米。有利于夏粮作物生长发育和增产千粒重。
麦播透墒雨 9月20日-10月15日有一次过程降水量≥25毫米。

对麦播有利,可节约大量水电资源和节约经济费用。 
封地越冬雨 11月下旬-12月上旬有一次降水量≥15毫米的雨雪天气。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春季气象服务要点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夏季气象服务要点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秋季气象服务要点

9月份: 

1、做好大秋作物灌浆期的后期管理,防旱衰,争取高产棉花整枝打杈、喷肥浇水。

2、棉花打顶的积温指标,≥10℃的积温2100℃开始打顶。

3、棉花打群尖去花蕾的指标以积温满足1400℃向前推.

4、秋季麦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重点有无透墒雨。

5、秋季连阴雨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6、做好夏秋作物的收获和凉晒收藏工作。

7、做好麦田腾茬备播工作。

10月份:

1、做好小麦播期的气象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土壤墒情、雨情和温度预报工作。

2、做好晚秋作物的收打贮藏工作。

3、做好秋季蓄水期的预 报。

4、初霜冻开始期预报。

11月份:

1、做好冬贮大白菜收获期预报和其他冬贮藏菜的气象服务工作。

2、做好寒朝大风降温预报服务工作。

4、11月底有无封地雨预报,小麦浇越冬水的预报,苗情监测服务工作。

冬季气象服务要点

12月份:

1、做好冬季大雪、暴雪、雨淞过程、雨雪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

2、连阴雨夹雪预报。

3、寒潮预报,结冰期预测服务。

4、冬季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

1月份

1、寒潮天气过程预报服务

2、年度天气趋势预测。

3、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预报。

4、冬季作好大雪、大雾的预报。

2月份:

1、顶潜耙麦、锄划,气温稳定≥℃初日,表土化冻一寸左右,春耙适宜。日平均气温2-3℃时,表土化冻-3寸锄划为最适宜。

2、做好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

 

小麦气象服务指标

冬小麦播种期: 

(一)、播种时间:起时9月25日,终时11月1日。

(二)、生产环节:冬小麦的适播和降水温度的关系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日平均温度16-18℃,500地温,冬前积温550-650℃。

1)冬性品种:17-19℃;

(2)半冬性品种:15-17℃;

(3)春性品种:13-15℃。

2、水分:

(1)土壤温度:16-18%;

(2)田间持水量:65-75%。

3、无连阴雨或干旱天气阶段出现。

4、适播期:10月4日-10月25日。

(四)、不利气象指蒜及影响程度;

1、温度:温度<15℃,小麦出苗易形成弱苗。分蘖少,成熟晚。20℃,小麦年前旺长拨节,易受冻害。

2、水分:田间持水量过大85%,易出现烂种;田间持水量偏少60%,种子不利于膨胀发芽。

3、特旱:9月20日-10月25日降水量〈20毫米,须抗旱才能适时播种。

4、特涝:9月20日-10月25日降水量〉100毫米,内涝冬小麦不能适时播种。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1、注意麦播期的降水量和温度趋势预报,适时下种。

2、在持水量大时则排渍,持水量小时则及时浇水抗旱播种,灌溉时以喷灌各滴灌效果为最好。

冬小麦出苗期:

(一)出苗生长时间:起时10月中旬,终时10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冬小麦出苗期与温度的高低和水分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日平均温度14-=16℃,5-8天可以出苗。

2、水分:土壤温度沙土12-16%,壤土14-16%,粘土16-20%。

3、出苗期无明显干旱,耕作层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70-80%。

4、无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5、冬前积温适宜550-650℃可成壮苗。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低〈14℃或偏高〉18℃对出苗不利。

2、水分:土壤墒情;沙土〈12%或〉16%;壤土〈14或〉16%;粘土≤16%或〉20%,都易形成出苗不齐,缺苗断垄。

3、干旱:易形成小麦胎里旱。

4、低温寡照,幼苗弱。

5、积温偏低〈450℃,易成弱苗;偏高>750℃,易形成旺长。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1、注意水分调节,遇有干旱及时灌溉。

2、灌溉以滴灌喷灌最为适宜。

冬小麦分蘖期:

(一)、分蘖时间:起时11月上旬,终时11月下旬。

(二)、生不环节:分蘖也是与降水和温度的亲系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日平均温度12-15℃。

2、水分:土壤湿度15-20%,田间持水量60-80%。

3、无秋季干旱。

4、光照育足有利于分蘖和糖分积累。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低<3℃或偏高>18℃,冬小麦分蘖率下降。

2、水分;土壤干旱,田间持水量<70%,水分条件低,影响小麦分蘖。

3、季节干旱。10-11月降水量≤40毫米,需浇分蘖水。

4、阴雨连绵,光照不足,不利于分蘖。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秋季干旱需浇水分蘖水,经验表明浇分蘖水增产效果明显。

冬小麦越冬期:

(一)、越冬时间:起时12月下旬,终时2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小麦越冬与温度湿度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气温稳定在3℃以下,进入越冬期。严冬分蘖节处最低温度不低于-13-15℃。

2、湿度:土壤湿度15-26%。

3、田间持水量≤70%,田间无积雪,日平均气温稳定,浇越冬水≤4℃正好。

4、大风少于4天。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冬季〈-15℃,天气严寒和早春天气回暖后,气温变化剧降。小麦易发生冻害,对越冬不利。

2、水分:冬季降水〈15毫米易干旱,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对小麦越冬不利。

3、冬春季雨雪稀少,大风较多,表土干旱,常因风抽失水,引起列苗。

4、11月旬至12月上旬,田间持水量小≤20%,田间无积雪,气温稳定≤4℃,须浇灌溉越冬水。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冬季干旱,小麦缺水明显时,须浇越冬水,我地区有夜冻日消,浇麦正好的经验,说明了浇越冬水对于小麦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冬小麦返青期:

(一)、返青生长时间:起时2月下旬,终时3月上旬初。

(二)、生产环节:小麦返青时温度必须稳定回升,同时需求的水分也要增加。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日平均温度回升>0℃,根系开始活动,必叶微弱生长。温度回升>5℃,心叶日增量0.5厘米,根系明显伸长,继续分蘖。

2、水分:冬春雨雪充沛>30毫米。

3、无大风,≥5级。

4、无暖春连阴雨。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日平均气温〈2℃,温度低不利于返青。

2、大风多≥5级,表土干旱,不利于返青。

3、田间持水量〈60%,降水量<10毫米。土壤化通,干旱,须灌返青水。

4、暖春连阴雨,小麦返青旺长。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春季干旱,小麦缺水明显时,须灌返青水,浇灌返青水对小麦返青生长有利。

冬小麦起身拨节期:

(一)、起身拨节时间:起时3月中旬,终时4月上旬。

(二)、生产环节,冬小麦起身拨节与温度和日照关系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日平均温度6-8℃,且持续时间长,对小麦起身有利。

2、日照:日平均日照长8-10小时,对小麦起身有利。

3、无5天以上的连阴雨。

4、无低温冷害。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日平均气温〉16℃,不利于小麦长大穗。

2、日照过长、过短不利于起身。

3、连阴雨〉7天,易发生病虫害。

4、低温冷害〈3℃易形成冻害。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冬前暖冬的病虫害,在起身拨节期发生流行,并要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冬小麦的拨芽孕期:

(一)、孕穗时间:起时4月中旬,终时4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冬小麦的拨节孕穗与温度、日照和水分关系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光照较强为宜。

2、无5天以上的连阴雨。

3、无低温冻害。

4、温度:拨节的气温12-16℃;孕穗的气温16-16℃。

5、水分:田间持水量75-80%适宜拨节,孕穗的水分要偏大>80%。

6、无干旱。

(四)、不利于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低温晚霜冻〈0℃,冬小麦茎叶遭受冻害。

2、连阴雨大于6天,冬小麦茎杆细弱,旺长,易生病虫害,后期倒伏。

3、光照短,冬小麦茎杆细弱,旺长,易生病虫害,后期倒伏。

4、干旱,田间持水量〈50%,小穗结实率降低。

5、温度偏高>17℃,易旺长;温度偏低〈12℃,冬小麦生长慢。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1、注意调节田间水份。

2、适当间苗,保持麦田间通风透光。

冬小麦的抽穗开花期:

(一)抽穗开花是境:起时4月下旬,终时5月上旬。

(二)生产不节:冬小玫的抽穗开花与光照、温度和湿度有直接的关系。

(三)适宜气象指标:

1、天气晴朗,光照充足。花后10天更为佳。

2、适宜温度:16-22℃,最高温度31-32℃,最低温度9-10℃。

3、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空气湿度60-80%。

4、无连阴雨。

5、无大风,风速小于3级。

(四)不利于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连阴雨大于4天,光照不足,延迟开花,影响授粉。病虫害发生流行。

2、温度偏低 ,因温度低不能正常抽穗开花授粉。

3、干旱、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严重影响开花授粉结实。

4、大到雨影响小麦授粉,小麦易倒伏。

5、雷雨大风,小麦易造 成倒伏,影响后期结实。

(五)、建议与防病防虫,并注意预防雷雨大风,以减少倒伏所带来的损失。 

冬小麦灌浆成熟期:

(一)、灌浆成熟时间;起时5月上旬,终时5月下旬。

(二)、后产环节;冬小麦的灌浆成熟与温度、水委分和风速的大小关系十分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天气晴朗,光照强,无连阴雨。

2、温度:气温20-25℃。

3、水分:土壤水分70-80%为田间持水量的需要条件。黄熟期后土壤水分6

0-70%为田间持水量逐渐减少趋势。

4、无干热风和大风,风速小于3级。

5、无高温干旱,温度<30℃。

6、无暴雨冰雹天气,降水量〈30毫米。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连阴雨天气>5天成熟缓慢,且易发生感染病虫害。

2、温度偏低<20℃。成熟缓慢。

3、高温、干旱>32℃。造成高温逼熟产量低。

4、干热风〉3级。易引起茎叶干枯早衰,籽粒瘦小。

5、暴风雨、冰雹〉30毫米。造成倒伏掉穗,落粒而严重减产。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喷洒药物防御干热风,有条件的地方可灌麦黄水,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有利。

冬小麦收割期:

(一)、成熟收割时间:起时5月下旬末,终时6月中旬初。

(二)、生产环节:冬小麦成熟收割期影响最大的是连阴雨和大风。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晴好天气,无连阴雨。

2、无大风,风速≤3级。

3、无大到暴雨,降水量〈30毫米。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连阴雨>3天。阴雨连绵成熟的小麦易出芽、烂麦。

2、大风>5级。影响收打。

3、大到暴雨>30毫米。突发性强,易形成塌场、沤麦。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收听麦收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天气预报。并根据麦收期的天气情况安排麦收生产,并抓住天时,抢收抢打。

玉米气象服务指标

玉米播种期: 

(一)、播种时间:起时6月1日,终时6月20日。

(二)、生产环节:玉米播种期与温度、地温和田间水分关系十分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稳定大于8-10℃。

2、地温稳定10-12℃,大于10℃即可播种。

3、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60-80%适宜。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低<8℃,不利于播种出苗。

2、土壤田间持水量偏小<50%,干旱、不利于种子膨胀出芽。

4、播期干旱≤20毫米,无透墒雨,推迟播种。6月30日前无透墒雨晚播减产,进入播期后,每晚播一天,亩产可减产3.5-7.5公斤。

(五)、建议和防范措施:

玉米播种期如遇干旱,最好采用灌溉播种或麦垄玉米点播等措施,确保玉米达适时播种出苗。我地区播种期气象条件要求6月25日前播完。

玉米苗期:

(一)、苗期生长时间:起时6月中旬,终时7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玉米苗期是否苗壮受温度、降水量的直接影响。

(三)、适宜气象指标:

1、苗期温度18-30℃,生长最低温度>10℃。

2、根系生长适宜温度是地温20-24℃。

3、苗期降水量80-180毫米,能满足苗期所需水分。

4、耕作层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土壤水分充足,幼苗发育

快。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低〈-1℃,短时间气温偏低,幼苗受冻伤或死亡。

2、地温偏低4-5℃,根系停止生长。

3、连阴雨≥5天,玉米出苗慢。

4、干旱〈50毫米,影响幼苗生长。

5、水涝〉100毫米,幼苗易弱黄或死亡。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抗旱浇苗和排涝,避免出现内涝渍灾。

玉米拨节抽穗期:

(一)、拨节抽穗时间:起时7月下旬,终时8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玉米拨节抽穗期与温度、水分关系密切,这个时期最怕干旱,也即是“卡脖子旱”。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要求适宜。24-26℃。

2、水分充足,无“卡脖子旱”。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70%。

3、无冰雹天气。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低20℃,将延迟抽穗。

2、卡脖子旱在8月上中旬,玉米拨节抽穗前后二十天内无透雨,田间持水量≤60%。玉米拨节抽穗叶子凋萎,雌穗不孕空杆,秃尖增多,严重减产。

3、长连阴雨,〉天。光和作用减弱,土壤空气缺乏也会发生空杆。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收听这一阶段的中长期预报,如报“卡脖子旱”,及时灌溉浇水。另外作好长期阴雨的排涝工作,防御内涝。

玉米开花授粉期:

(一)、开花授粉时间:8月上旬,终时8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玉米开花授粉期与温度、水分、降水量关系十分密切。关键这个时期怕出现高温干旱。

(三)、适宜气象指标

1、玉米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5-28℃。

2、晴朗微风≤3级。

3、空气湿度65-90%。

4、开花到成熟需降水量100-280毫米。

5、无高温干旱。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成度

1、温度偏高32-35℃,玉米授粉期易“捂包”

2、降水少,空气中相对湿度偏低〈50%,土壤湿度〈15%,干旱花丝枯萎。开花甚少。

3、温度偏低〈18℃,花粉失去生命力。影响授粉。

4、大风≥5级,易引起柱头干枯。

5、高温干旱≥35℃,1-2小时花粉死亡。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玉米开花授粉期注意防旱,及时灌溉,预防温度偏高或偏低。

玉米成熟期:

(一)成熟时间:起时9月上旬,终时9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玉米成熟期关键是温度和适宜的土壤水分。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温度20-25℃为最佳温度。

2、天气晴朗且温暖。

3、土壤水分充足。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高〉25-30℃,干热天气引起过早成熟。

2、温度偏低〈16℃,灌浆停止,延迟成熟。

3、连阴雨〉10天。影响玉米成熟的质量。

4、干旱,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结实不饱满。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及时库存。

大豆气象服务指标

大豆播种和出苗期: 

(一)、大豆出苗时间:起时6月上旬,终时6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大豆播种和出苗期与土温和土壤水分有着一定的关系。

(三)、适宜气象指标:

1、大豆喜光喜温。

2、大豆播种出苗期需水量大,800-1000毫米为宜。

3、土温达到适宜时15℃即可播种。

4、土壤水分足但不过湿,18-20%。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土温低〈8℃,大豆播种后不能发芽。土温〈14℃,大豆发芽缓慢。

2、幼苗期低温≤-3℃,幼苗将遭受冻害。

3、干旱,土壤湿度小,对发芽不利。

4、长连阴雨,日数〉10天,种子易腐烂。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遇有干旱天气时,及时抗旱保墒播种,争取全苗、壮苗。

大豆分枝期:

(一)、分枝生长时间:起时7月上旬,终时7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大豆分枝与温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气温适宜20-25℃。

2、降水正常,40-60毫米。

3、土壤水分适宜18-20%。

4、无干旱。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气温偏低〈20℃,停止生长。

2、降水量偏多〉7亳米,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徒长。

3、干旱降水量〈30毫米,影响分枝生长。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干旱情况下可进行灌溉。以喷灌滴灌为最佳灌溉措施。

大豆开花结荚期:

(一)、开花结荚时间:起时8月上旬,终时8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大豆开花结荚期与温度、相对湿度和是否干旱有一定的影

响。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无伏旱,降水量正常,70-130毫米。

2、无连阴雨,连续降水日数小于2天。

3、气温适宜,24-26℃。

4、相对湿度70-80%。

5、土壤水分充足。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8月份的伏旱、降水量正常,70-130亳米。

2、连阴少光,日照时数〈6小时,日照少。开花期光照不足,花量大量减少,造成减产。

3、气温偏低〈15℃或偏高〉30℃,对开花不利,落花严重。

4、相对湿度偏大〉90%或20%,不利于开花,影响严重。

5、气候剧变,易落花落荚。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出现伏旱时及时灌溉,保障开花结荚和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大豆成熟期:

(一)、成熟时间:起时9月中旬,终时9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光温是大豆成熟能否高产丰收的关键。

(三)、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阴光充足,天气干燥,有利成熟。

2、温度适宜,20℃左右。

3、无大风〈3级,无高温小于35℃。

4、无连阴雨〉7天。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气温偏高≥30℃,大豆成熟,易炸荚。偏低〈15℃不利于成熟。

2、连阴雨,〉7天,不利于成熟和收打。

3、大风≥5级,大豆成熟后期易炸荚。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大豆成熟后,及时收打凉晒入仓。

油菜气象服务指标

一)、生长时间:起时9月20日;终时:5月下旬。 

(二)、生产环节:油菜生长过程中各生长期包括播种、发芽、抽苔、花期、子实期几个生长阶段。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油菜属中温作物,较耐寒,温度可耐〉-10℃,喜湿润气候。

(2)、耗水量:从播种至收获需水350-500毫米。

(3)、子实期无连阴雨;

(4)、成熟期无大风,风速小于3级;

(5)、各生育期温度:播种18-20℃,发芽6-9℃。抽苔期2-18℃,花期14-18℃,子实期18-22℃。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气温特低〈-15℃,越冬幼苗可以冻死;

(2)、花期气温〈10℃或气温高〉22℃,花量显著减少,〈5℃不能开花。

(3)、子实期气温偏高〉25℃或偏低〈9℃,影响花正常发育。

(4)、开花期空气湿度偏少〈60℃或偏大〉90%,都不一利于授粉。

(5)、子实期遇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日数 天迟成熟,秕粒增多,含油量降低,连阴雨常诱发病虫害,造成减产。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子实期的连阴雨及诱发的病虫害的防治,特别对已成熟的油菜荚要及时收获。

小麦病虫害气象服务指标

小麦锈病:

(一)、发生时间:起时:4月中旬,终时5月下旬。

(二)、发生环节:小麦锈病是豫南小麦区的一大主要病害,分别分为条锈、叶锈和杆锈三种病害。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无连阴雨天气晴好,不利于小麦锈病发生。

(2)、湿度小不利于锈病发生。

(3)、微风不利于少干旱不利于锈病流行。

(4)、无雾露日少干旱不利于锈病流行。

(四)、不利于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9-13℃,为锈病入侵发生期有利的条件,14-16℃,为条锈病潜育期发生的适宜气象条件。

(2)、气温:18-22℃,为杆锈病侵入发生期的气象条件。20-25℃为条锈病潜育期活动的适应条件。

(3)、温度15-20℃叶锈病病菌侵入发生期的气象条件。16-20℃为叶锈潜育发生期的适宜条件。

(4)、4月份连阴雨〉8天,有利于锈病发生。

(5)、风速〉4级,有利于病菌流行发展。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开展冬前和早春防治,消灭越冬菌源,在可能发生大流行的前期及早作好防治准备工作,喷洒药品时最好不要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作业,不要打在穗上,以免容易发生药害。

小麦其它病虫害:

(一)、发生时间:起时:12月上旬,终时6月上旬。

(二)、发生环节:小麦自出苗到成熟期间在天气条件的影响下常有白粉病,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吸浆虫害病和蚜虫、粘虫病发生。

(三)、适宜气象指标:

(1)、春天气温〉24℃对小麦蚜虫繁殖不利。冬季温度〈-10℃对小麦蚜虫越冬不利。

(2)、冬季冷雨雪多不利于吸浆虫越冬。春季4-5月份温度〉22℃无成虫羽化。

(3)、长期干旱高温不利于产卵,温度〉30℃偏高,产卵受到控制。温度低〈15℃时,相对湿度小〈65%,对产卵、孵卵、幼虫成活率都有影响。

(4)、光照充足,无连阴雨,病虫害少。

(5)、无大风。

(四)、不利于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适宜5-25℃,湿度大,白粉病易入侵发展,温度大于20℃,田间荫蔽病迅速。

(2)、冬季温暖地温高,小麦蚜虫易越冬。春季雨水多,温度高20-22℃,麦田四周杂草多,相对湿度合适小麦蚜虫繁殖最快。

(3)、温度偏高20-25℃,菌丝生长24-25℃,温度9-12℃,小麦黑穗病发生流行。黑穗病病菌侵入幼苗。

(4)、冬季温度高,雨雪少。小麦吸浆虫越冬虫数增加。春季4-5月降水量〉100毫米,降水多,有利于成虫羽化,温度适宜时,大量发生吸浆虫害。

(5)温度偏高19-23℃,相对温度大时,小麦粘虫发生产卵数增加。春季气温偏高上升到5℃以上时,蚜虫成虫开始活动。候温稳定在〉10℃时,蚜虫流行发展。

(6)春季4、5月份雨日多,湿度大≥10%,温度高23-28℃,赤霉病孢子易侵入麦穗,且病菌潜育期与温度有关。15-17℃侵入麦穗到潜育期7-8天;18-20℃病菌侵入麦穗到潜育期4-5天;≥25℃侵入麦穗后二天赤霉病菌即可潜育发生。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开展选择种子时要选择繁殖无病种子,使用不带病菌的种子和粪肥,播种时要进行变温浸种消毒,病种子先在50℃温水中浸1分钟,再放在52-54℃,温水中浸10分钟。要注意冬前和早春防治,消灭越冬菌源,春季要根据天气预报,若预报有连阴雨,应提前作好防治准务备,防治病虫害发生发展。另外,在高湿、高温下喷洒防治农药时,注意不要把药品打在穗上,以免容易发生药害。

玉米病虫害气象服务指标

(一)、发生时间:起时:6月上旬,终时:9月中旬。 

(二)、发生环节:玉米在播种生长过程中易发生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三)、适宜气象指标:

(1)、干旱时对玉米各利病虫害流行不利;

(2)、高温、干旱湿度在40%以下发生病虫害显著减少;

(3)、大风、大雨也使卵、幼铃幼虫大量死亡。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15-30℃玉米小两发生孢子发展流行;

(2)、气温:26-32℃玉米小斑病分生孢子发展流行;

(3)、生态适宜温度:16-30℃、相对湿度〉60%,有利于玉米螟虫各虫态发生发展;春夏季节雨多湿度大,对越冬幼虫化蛹、羽化、产卵大发生流行有利。

(4)、病虫害产卵流行温度20-25℃,产卵量增多。

(五)、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选用抗病耐病品种,耕作土地要进行深耕,深翻、倒茬,适时早播以避开发病严重的多雨和高温季节,出现病虫害时要及早防治,以防蔓延。

玉米播种期:

(一)、播种时间:起时6月1日,终时6月20日。

(二)、生产环节:玉米播种期与温度、地温和田间水分关系十分密切。

(三)、适宜气象指标:

1、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稳定大于8-10℃。

2、地温稳定10-12℃,大于10℃即可播种。

3、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60-80%适宜。

(四)、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1、温度偏低<8℃,不利于播种出苗。

2、土壤田间持水量偏小<50%,干旱、不利于种子膨胀出芽。

4、播期干旱≤20毫米,无透墒雨,推迟播种。6月30日前无透墒雨晚播减产,

进入播期后,每晚播一天,亩产可减产3.5-7.5公斤。

(五)、建议和防范措施:

玉米播种期如遇干旱,最好采用灌溉播种或麦垄玉米点播等措施,确保玉米达适时

播种出苗。我地区播种期气象条件要求6月25日前播完。

玉米苗期:

(一)、苗期生长时间:起时6月中旬,终时7月中旬。

(二)、生产环节:玉米苗期是否苗壮受温度、降水量的直接影响。

(三)、适宜气象指标:

1、苗期温度18-30℃,生长最低温度>10℃。

2、根系生长适宜温度是地温20-24℃。

3、苗期降水量80-180毫米,能满足苗期所需水分。

4、耕作层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土壤水分充足,幼苗发育快。

森林火灾

㈠、易发生时间:深秋、冬、春季;起时:11月1日,终时:4月30日。

㈡、生产环节:三个影响森林火险的条件:⑴、火源;⑵、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⑶、强风。

三个阶段:⑴、深秋,10月5日至12月15日,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为第一高发阶段。

⑵、冬、春季:12月15日至3月31日,降水少,天气多晴天,气候干燥,为第二次高发阶段。

⑶、阳春夏季:4月1日至10月14日,降水增多,气候湿润,为第三低发阶段.

㈢、适宜气候指标:

⑴、各月降水量偏多,50mm;⑵温度偏低;⑶、夏季湿度大时相对湿度〉55%,不易发生森林火灾;⑷风速小〈2米/秒,火源不易发展蔓延;⑤、无连续干旱多连阴雨天气;⑥平均温度偏低〈0℃不易发生林火。

㈣、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⑴、降水量偏少5-20mm,易发生火险,火险发生为次高峰期。

⑵、空气温度10-18%,为高火险发生期。

⑶、大风风速≥3级,有影响火源蔓延。

⑷、长期干旱少雨的气候,有利于出现火灾。

㈤、严重不利气象指标及影响程度:

⑴、月降水量偏少15-25mm,为高火险期。

⑵、高温干旱>20℃,低湿相对湿度<40%,有利于高火险出现。

⑶、大风风速≥4级,风助火势易发展蔓延,影响严重。

㈥、建议与防范措施:

注意控制火源,特别是第一、第二阶段,要提高警惕,注意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出现森林火灾。切实做好秋冬春季的气象服务和森林防火保障工作。

文档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第一章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影响指标危害程度 春旱 4-5月总雨量50毫米,4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小麦抽穗灌浆不利,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春播困难晚霜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4℃,地面最低温度≤0℃。冷枯麦棉叶茎,山药叶,并危害油菜出圃定植。春季倒春寒4月下旬温度比4月中旬低4月下旬≥3天日平均气温≤12℃春播粮棉出苗不全,严重时时烂种毁种。小麦干热风5月中、下旬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