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19:21
文档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9.碱金属
推荐度:
导读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9.碱金属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

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9.碱金属元素与氧气、水的反应

  4Li+O2=加热2Li2O

  2Na+O2=加热Na2O2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10.碱金属元素除铯外,成银白色,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小(上→下↗),熔点低(上→下↘),导热、电性好

11.卤族元素由F2→I2颜色越来越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增高

12.卤族元素与氢气的反应

   H2+F2=2HF

   H2+Cl2=光照或点燃2HCl

   H2+Br2=加热2HBr

   H2+I2≈加热2HI

13.从F2到I2氧化性逐渐减弱,与H2的反应程度越来越不剧烈JIU,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1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相对原子质量

15.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原子叫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16.氕质子数1中子数0,氘质子数1中子数1,氚质子数1中子数2;它们的一氧化物分别为水、重水、超重水

§第二节

1.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低,远的高

2.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一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

3.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8

4.镁与水反应:

  2Mg+2H2O=2Mg(OH)2↓+H2↑

5.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实质是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6.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7.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化合价=它所处的族序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 数

  ②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负化合价=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得到的电子数

§第三节

1.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未反应完的氯气在集气瓶中呈浅黄绿色

2.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3.①离子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②键的本质静电作用(不仅仅是引力,也是斥力)

  ③成键条件:(1)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第ⅠA、ⅡA、ⅥA、ⅦA)                (2)NH4+、SO4^2-、CO3^2-等遇到活泼金属或非活泼                   金属可以形成离子键

4.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5.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         ..

  Na·+.Cl:→Na+[∶Cl∶]-

         ¨          ¨

6.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7.①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

  ②键的本质: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③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

  ④存在范围:非金属氧化物、酸、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8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完全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9.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可形成极性共价键

10.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差别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11.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12.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13.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14.氢键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可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N、O、P)

★第二章

§第一节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5.吸热反应:铵盐和碱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H2、CO发生的还原反应;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6.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是守恒的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8.HCl与Al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放热反应

Ba(OH)2·8H2O和NH4Cl反应:玻璃片和烧杯粘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烧杯壁很凉→放热反应

9.HCl和NaOH反应:放热(中和热)反应

10.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

§第二节

1.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2.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3.铜锌源电池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4.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5.原电池装装置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④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6.最早使用的电池是锌锰电池(干电池),为一种一次性电池;锌发生的反应:Zn→Zn2++2e-

7.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8.汽车电瓶大多为铅蓄电池

9.燃料电池以H2为燃料时,产物为H2O;以CH4为燃料时,产物是H2O和CO2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浓度常以mol/L为单位,时间常以min或s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mol/(L·min)或mol/(L·s)

2.注意:①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②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且为平均速率

        ③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是表示的含义是一致的,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通常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CaCO3+CO2=Ca(HCO3)2     Ca(HCO3)2=加热CaCO3↓+CO2↑+H2O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最根本的因素为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③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④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⑤对于气态反应物,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若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其他条件不变)

9.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即化学反应的限度

文档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9.碱金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