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项目 | 科技兴趣小组 | 辅导教师 | 宋婷 |
活动地点 | 三(1)班 | 活动时间 | 2017年3月27日 |
活动内容 | 自制小贴画 | 活动人数 | 30 |
活 动 过 程 | 材料:各种各样的贝壳、白卡纸、强力胶、蜡笔 1、课前让学生事先收集、积累各种贝壳。 2、将已经收集起来的贝壳放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将贝壳铺在白卡纸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3、考虑需要改变颜色的贝壳,用蜡笔涂上。 4、最后用强力胶把已经摆好的贝壳粘在白卡纸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固定在白卡纸上了。 | ||
活动效果 |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贝壳制作出各种美丽的贴图。 | ||
安全情况 | 好 |
活动项目 | 科技兴趣小组 | 辅导教师 | 陈艳 |
活动地点 | 四(2)班 | 活动时间 | 2014年9月29日 |
活动内容 | 自制羽毛球 | 活动人数 | 26 |
活 动 过 程 |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 7.用羽毛球拍打一打,观察效果。 | ||
活动效果 | 同学们学会小组合作完成羽毛球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 ||
安全情况 | 好 |
活动项目 | 科技兴趣小组 | 辅导教师 | 李品 |
活动地点 | 六(1)班 | 活动时间 | 2017年3月31日 |
活动内容 | 自制壁挂式花篮 | 活动人数 | 30 |
活 动 过 程 |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式: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叶子。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 ||
活动效果 | 学生通过动手自制花篮,增强了废物利用的意识,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 | ||
安全情况 | 好 |
活动地点 | 五(1)班 | 活动时间 | 2017年9月29日 |
活动内容 | 观看地震知识 | 活动人数 | 25 |
活 动 过 程 | 小孩子嘛,对动画片的狂热可是跟猪对食桶的喜爱有一拼的。三十分钟过去了,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的地震知识,例如:普通家庭平时要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由水、食物、手电筒等物品组成,用于在地震时应急使用,是自己不被困死)等。掌握应急避震的逃生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逃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最后,我们观看地震观察台。在那里我们了解到:其实地震也是可以测出的,例如检测深井中的氡含量就有可能测出(注意“有可能”)某地会发生地震。 | ||
活动效果 | 通过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既让学生学到地震知识,又增强了自我逃生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我防护的本领。 | ||
安全情况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