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贵州旅游(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18:21
文档

贵州旅游(教案)

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教案)【导入】同学们来到贵阳已经近一年了,不知道对贵州印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喜欢贵州而来还是被迫无奈而来,反正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用心接受了这个地方,才能让自己大学四年过得惬意有意义,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贵州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我希望贵州人民的热情和贵州优美的风景能够打动那些被迫无奈生活的在贵州的同学。贵州旅游宣传视频第一节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目前贵州省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1000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较高品位的占一半以
推荐度:
导读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教案)【导入】同学们来到贵阳已经近一年了,不知道对贵州印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喜欢贵州而来还是被迫无奈而来,反正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用心接受了这个地方,才能让自己大学四年过得惬意有意义,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贵州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我希望贵州人民的热情和贵州优美的风景能够打动那些被迫无奈生活的在贵州的同学。贵州旅游宣传视频第一节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目前贵州省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1000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较高品位的占一半以
多 彩 贵 州

                  ——贵州旅游(教案)

【导入】

   同学们来到贵阳已经近一年了,不知道对贵州印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喜欢贵州而来还是被迫无奈而来,反正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用心接受了这个地方,才能让自己大学四年过得惬意有意义,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

  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贵州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我希望贵州人民的热情和贵州优美的风景能够打动那些被迫无奈生活的在贵州的同学。    

贵州旅游宣传视频

第一节 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

    

    目前贵州省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 1000 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较高品位的占一半以上。有黄果树、龙宫等 13 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遵义会议会址等 39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黔灵公园、龙宫、红枫湖、遵义会议会址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构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 4 条跨省骨架旅游线,按照《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省6个综合旅游区、6 条特色旅游区的建设正在进行。

【过渡】

     观看视频之后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贵州各个县市的旅游资源。从遵义开始,我们以逆时针方向来看。

    贵州省概况  行政区划图:各市区分布

1、贵州省各市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遵义市

    遵义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的生态旅游的理想王国。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 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

1.遵义会议纪念馆  

   是中国纪念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1935年1月中国党在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而设立。遵义会议会址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大门正中高悬的巨匾“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是毛19年手书。  

2.千瀑之乡赤水县——十丈洞大瀑布

   赤水县由于有丰富的水源和跌宕地形,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瀑布。被人誉为“千瀑之乡”。最壮观的,当推十丈洞大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位于赤水县城东南38公里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瀑布群、竹海、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主体,被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蜚声中外。这里保存有大面积的常绿叶带和虎、豹、獐、熊、猕猴、苏斗羚等多种珍稀动物,在林中随处可见有着“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植物桫椤树。

3.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茅台酒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

(二)毕节地区  

自然资源以乌蒙山区的岩溶山水景观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以民族风情和红军胜迹为特色。

1. 毕节国家级森林公园 

    该公园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位于毕节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毕节市境内,具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位优势和进入大区旅游网络的优越条件。景区内有天坑、地缝、峡谷、高原草甸、成片杜鹃(百里杜鹃)、茂密森林等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和人文景观。

2. 大屯土司庄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东北100公里的大屯乡大屯村。庄园系彝族土司余象仪在清道光年间所建。庄园是全国仅存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1988年2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国家文物局拔款60万元进行保护性维修,现已修复大堂、祠堂、风雨桥等建筑。

(三)六盘水市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容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旅游别具一格。拥有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  

生态旅游是六盘水旅游的一大优势。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罗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我们领略到了莽莽林海的魅力,只觉整个森林就像一台巨无霸的自然空调,吐纳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使人在正午最闷热的时候竟感到和夜里一样的幽静、芬芳、凉爽。

   长角苗风情。在贵州省中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的梭嗄乡里居住着一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他们操苗族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陇戛等12个村寨中,这一苗族分支仅有4000余人。他们常年隐居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土墙茅房,纺纱织布,仍过着神秘而古老的部落式生活,与外界绝少联系,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2-4公斤重的头发。

(四)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1.兴义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峡谷是国家1992年批准的国家级AAAA风景名胜区,和万峰湖、万峰林三大景区共同成为兴义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是一个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国家级景区。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的大裂谷地缝,系南盘江北岸的一级支流,由于长期雨水的侵蚀作用,地块被塑蚀成深切狭长的地缝景观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钙化奇观,两岸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东西峰 林层峦叠嶂、点缀其间。峡谷漂流更吸引了广大中外旅游者。

黔西南州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贵州龙"化石群、"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历史文化。

黔西南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安顺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历史文化名城,是“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200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

1.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是以大瀑布为核心,以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瀑布为群体,亚热带卡斯特山水植被为风光与布依族苗族风情融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集山、睡、瀑、洞、峰、林为一体,有“卡斯特岩溶瀑布博物馆”之称。1982年,省定黄果树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5年,黄果树景区被国家旅游专家评为“国际游客最爱的中国旅游景点”之一。

2.龙宫风景名胜区

   龙宫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典型岩溶风光和宗教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光名胜区。1988年经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它位于安顺市境内,距安顺市西秀区27公里,与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相距45公里,距贵阳市132公里。属珠江水系,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

3.地方特色较多  

   安顺蜡染、安顺纯羊毛提花布依地毯,名酒有地戏脸谱酒、黄果树窖酒、平安酒、天麻酒、杜仲酒。波波糖,花江狗肉。安顺市有也多民间石雕工艺匠,生产各种石雕产品。

(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山青峰奇、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民族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山、水、洞、林、湖和瀑布为一体,熔旅游、观光、科研考察于一炉,黔南享有“地球上喀斯特地区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的盛誉。

名族文化风情这里居住着有布依、苗、汉、水、侗、瑶、回、彝、壮、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布依族为主体民族,有130万人之多。大多住在平面、河谷或依山伴水之处。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水族虽小,但占全国水族的90%以上,以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为主要聚居地。其保存着独特的文字——“水书”,为象形文字的一种。

黔南各民族能歌善舞,民族风情古朴典雅,婚丧习俗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音乐有布依族的山歌、情歌和双声部大歌,苗族的史歌、情歌、飞歌、丧歌、祭祀歌、芦笙曲调,水族音乐有大歌和小歌等;民族乐器有布依族的铜鼓、唢呐、姊妹箫,苗族的芦笙、唢呐、芒筒、萧笛、古瓢琴,水族的牛角皮鼓、铜鼓、锣、芦笙等;民族舞蹈有布依族的刷巴舞、响篙舞、花包舞,卤族的芦坚舞、长鼓舞、板凳舞、锦鸡舞、铜鼓舞,水族的“铜鼓舞”和“斗角舞”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

(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 

   黔东南州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评选为全球18个“返朴归真、回归自然”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黎平的肇兴侗寨和锦屏隆里古镇,全州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中(国)挪(威)两国共建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省级重点民族村寨2O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5个;有全国最大的苗寨—— 雷山西江和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的肇兴。黔东南是全国林区之一,旅游区森林覆盖率在70% 以上(全州平均为48%),还有165550k㎡的原始森林,野生植物2000多种、动物518种,属国家特有植物24属,重点保护树种3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23种,年平均气温为15~17℃,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被专家赞誉为“金不换的宝地”、“绿色之乡”、“动物王国”、“生态民族”,是“一部活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八)铜仁地区

铜仁地区境内众多的喀斯特山水、溶洞景观,大面积的森林和处于深山幽谷中的民族村寨,至今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韵味,带有神秘的色彩。境内有着以梵净山、佛顶山、太平河、锦江河为代表的山水风光和生态环境;以乌江山峡为代表的江河峡谷风光;以九龙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以石阡万寿宫、松桃寨英古镇、 铜仁中南门明清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以梵净山佛教文化、梵净山麓的少数民族风情,以松桃寨英滚龙艺术、玉屏箫笛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梵净山。铜仁的梵净山是绿色王国,为中国6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之一,是地球同纬度上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面积为600平方公里, 最高峰红云金顶海拔2494米。梵净山共有高低等动植物资源达100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在1,400种以上,珍稀动物400种以上,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这里有稀缺药用植物1700种以上,药用动物达150多种,是我国三大“国药库”之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水杉等50余种,国家重点 保护的珍稀动物如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穿山甲、背水鸡、大鲵等40多种。梵净山是中国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天然氧吧和避暑名山,沿8000多级 石阶而上,有造化神秘的奇峰异石,有“万卷书”、“蘑菇石”、“太子石”以及众多的石峰、石笋、石柱。梵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弥勒道场。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李皇后到此出家,修成正果,佛名广播, 由此该山被辟为佛教道场, 于是便成为寺庙殿堂星罗棋布的佛国,故以佛门净地之意定名为梵净山。现有护 国寺、承恩寺、镇国寺等寺庙,有天然万米睡佛,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的弥勒金佛,还有太平寺、天府寺等数处佛教遗址。 

 人文景观  中国傩文化博物馆位于城中东山寺内,傩文化由傩堂戏和傩技构成,具有“戏剧活化石”之称。傩堂戏源于古代傩舞和傩祭,是一种非常古老原始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不化妆,以面具区别人物身份和性格,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其曲牌有九板,共调十三腔,多以模拟动作表演,其内容和表演形式融宗教迷信、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于一体,十分繁杂丰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近几年来,不断有中、外学者来铜考察,被喻为“最生动的民间艺术”。

二、贵州省旅游资源特征

(一)特征

1.资源数量较丰富,类型较齐全;

2.自然资源以岩溶山水景观为特色;

3.人文旅游资源以民族风情和红军胜迹为特色。

(二)贵州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1、资源大类组合较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但成片区相对集中;

3、旅游资源区域对比优势不显著,产品开发有难度。

    

    贵州省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品味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贵州自然资源秀美而神奇,它独有的、集中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形成山水相融、瀑布峡谷溶洞交织的“绿色王国”;贵州人文资源神秘而久远,令人神往,山高水长、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既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又保护了古老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着,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千岛”。

    贵州最能吸引游客的主要资源及其总体特征是:

    全省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景观是覆盖丘陵、山脉和河谷的自然植被,层次不一的绿色,显得一派勃勃生机。地形以森林覆盖的锥形小山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有奇异的尖锥形岩石,俗称为石林,如天星桥、泥凼以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茂兰: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

    风景无处不在。从一个山谷到另一山谷,幽静的林间空地变成了高山环绕、杂草丛生的深谷,随着地势的下降,又换成平缓柔和的农田风光。蜿蜒的田埂将谷底和缓坡阶梯分成层层梯田,与山上自然植被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天里金灿灿的油菜花变成了夏日绿油油的稻秧,到秋收季节又换成了黄澄澄的稻谷。

    山间河流众多,或流入北部的长江,或汇入南部的珠江,流经之处,出现大量险峻峡谷,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乌江峡谷、舞阳河/杉木河峡谷、马岭河峡谷、北盘江峡谷、赤水峡谷、南江峡谷和樟江峡谷。除了秀丽的景色外,这些河流大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漂流旅游。

    在峻峭的高山间流淌着动人的乐章。这里瀑布成群,或浅唱低吟,或咆哮怒吼。纤秾各异的跌水犹如珠琏镶缀在绿意盎然的山谷间,如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响水河瀑布。即便是离群索居的单级瀑布也让人心驰神往,马岭河和赤水河沿岸的瀑布是此类瀑布的典型代表。然而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黄果树瀑布群,据说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水流量大,落差高达74米,飞泻而下,直入深谷。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周围遍布许多瀑布,这些瀑布相比之下也许没那么著名,但也动人心魄,如陡坡塘瀑布、螺丝滩瀑布、银链坠潭瀑布和白水河上的滴水潭瀑布。此外,赤水市的十丈洞瀑布也十分壮观。

    喀斯特地貌形成许多自然溶洞群。贵州也不例外。多数县份溶洞群集,其中最著名的是织金洞、龙宫和铜仁附近的九龙洞。

    因为修建水电站和大坝,已形成大量湖泊并将形成更多的湖泊。最著名的是位于贵阳西部的红枫湖,它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休闲区,此外还有兴义附近的万峰湖。随着织金附近乌江上游大坝的落成,包括现有的东风湖在内的一系列湖泊,都将进一步发展成湖泊旅游资源。锦屏县三板溪附近清水江大坝形成的大湖有更强的旅游潜力,该工程预期将于2005年竣工。

   上述大多数自然景观位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或景区。它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某些景点,独特的生态系统分布辽阔,景色十分美丽。这对喜欢生态旅游的游客来说,极富魅力。

    以上简要描述表明,贵州境内遍布秀丽的自然景色。不仅如此,这里还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以及大量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

    许多名胜展示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从而极富吸引力。尤其是现存的明代防御性村寨,如安顺西秀区的本寨和云山屯、平坝县的天龙镇、锦屏县的隆里镇、遵义的海龙屯和松桃的寨英等。舞阳河沿岸有许多历史古遗,包括黄平旧州、施秉,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绝大部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村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贵州此类村落不胜枚举。从以下两点来看,这些村落有着特殊的魅力。第一,它们保存着数百年前的传统建筑模式和风格;第二,它们仍保持着其民族特有的传统生活习惯和风俗。融合独特建筑风格和传统戏曲歌舞的传统村寨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些特点存在于贵州主要少数民族的许多村寨中,如凯里周围的苗族,榕江、从江和黎平县的侗族,以及安顺西部和兴义附近的布依族,三都的水族。这些少数民族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就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此外,还有大量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古代建筑和庙宇。镇远的青龙洞古建筑群是此类建筑的典型代表,祝圣桥在舞阳河上凌波而立,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依山而建。

    国内游客有着特殊兴趣的是与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有关的历史遗迹。它们大多数位于遵义及其周边地区,包括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战役遗址。

三、综合旅游区与特色旅游区

   《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优质旅游资源的数量和集中程度、区域内外的可进入性、市场需求现状和潜力等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划分出12个旅游区(其中综合旅游区六个,特色旅游区六个),形成全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综合旅游区(TDZ)

六个综合旅游区是:贵阳、安顺、凯里——镇远、黎平——从江——榕江、荔波、兴义——安龙。

(二)特色旅游区(STDA)

六个特色旅游区是:梵净山、遵义、赤水——习水——仁怀、织金——黔西、威宁——六盘水、乌江峡谷。

第二节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基本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2)综合性;(3)脆弱性;(4)波动性;(5)季节性;

(6)带动性;(7)涉外性;(8)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贵州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始于1980年,起步较晚。

 贵州省2006-2012年旅游收入情况

    2012年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25.8%。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总体上来说贵州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占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较低,这在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些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堪称一流,这几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 但应当看到,和国内旅游大省比较,贵州的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低层次开发阶段,这种“粗放式”的开发模式,使得贵州旅游在游客人数急剧增加的前提下,旅游收入的增加幅度在明显下降。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落后的交通运输 、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 ,从客观上了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年,加大了对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其他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全省各市(州)县之间构筑起了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各地新建了一大批级别较高的酒店宾馆。 由于整体经济落后,财力有限,和发达地区横向比较,这些旅游基础设施依然显得落后,尤其是各种档次的酒店服务设施在数量上的比例不合理,游客接待能力增加较快,但高档星级酒店数量却变化不大,且在各地区之间分布也不均衡。 许多景区景点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市(州)县,这些地方无法提供游客所需各种优质服务,这使得许多游客在游完景区景点后,必须回到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少数几个城市。 这样的旅游活动, 既不能使游客享受完整旅游体验,又不能对景区景点所在地有更大的经济贡献,同时还会影响当地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

2.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尤其是贵州独有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深度,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旅游业普遍缺乏特色。

    许多游客到贵州来,主要是想体验一下贵州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许多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借用其他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经验和开发模式的同时,忽视了自有旅游资源特色特性,没有将自己独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 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和其他地方的旅游产品雷同,千篇一律,缺乏应有的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3.各级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足,旅游业发展没有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许多地方并没有把旅游产业纳入到当地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只是把旅游业当成当地其他产业之外的“副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这种认识必然导致当地对旅游在上支持不够, 在经济上投入偏少,甚至出现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

4.全省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布局不合理。

    不能突出各地应有的旅游特性,缺乏相互协调;没有形成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各地已有旅游发展规划之间,不能形成各地区之间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各地旅游机构之间协作不够,加大了旅游产业的经营成本。

5.贵州旅游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缺乏中高层次的旅游人才。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 2010年,贵州旅游业从业人员缺口近 13 万人,尤其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缺乏,将制约贵州旅游未来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游、营销、管理队伍是建立旅游地良好形象和保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3、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全省73%的国土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贵州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贫困”成为贵州的代名词。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后发赶超是摆在贵州省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坚决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也要加大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贵州的后发赶超作出一定的贡献。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带动性决定了其先天就具有脱贫致富、后发赶超的功能。在贵州民族地区,利用温和的自然条件、多样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旅游产品等,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增长农民的收入,实现局部地区脱贫致富、后发赶超是一项切实可行的策略。

    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开发理念落后引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突出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 

   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民俗文化是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是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保护,使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优化共同发展。 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贵州独有的资源优势,避免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保证旅游业持久健康的发展,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旅游开发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资金不足一直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对进一步完善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贵州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样的投入力度,同贵州旅游发展的长远目标比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指导旅游开发,充分利用贵州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创新与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资金问题,实现贵州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根本转变。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旅游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发展贵州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便捷的交通是关键。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是旅游发展的“瓶颈”。通过几年建设,贵州已经形成了以省会贵阳为中心,连接城乡、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络,2009 年开工建设的以贵阳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为贵州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高等级公路网发展还不足,且许多景区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通往这些景区的交通条件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公路路况差、等级低。受到机场规模和数量的,目前进出贵阳的省际航班有限,客流量较小。加快高等级公路和支线机场建设, 改善交通统计,开辟新的航班和航线,不断完善贵州的陆空运输网,解决省际游客和国际游客的交通问题,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4.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商品往往是增加旅游收入和树立旅游地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上旅游购物一般占旅游收入总额的 30%左右。 贵州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种类很多,如遵义茅台酒、安顺蜡染、大方漆器、玉屏箫笛等等,开发空间很大。 贵州旅游商品开发应立足自身特色,加强专业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增加地方文化含量,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高中低档次结合,纪念性、工艺性与实用性结合,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中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注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5.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 

目前,许多地方每年都有专门的旅游宣传资金,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 如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份,都有借助央视媒体宣传本省旅游资源的广告,对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贵州旅游业知名度不高与其促销资金缺乏、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总体形象不明有关。市场规律要求,在注重旅游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产品的宣传促销。贵州旅游资源的宣传应该建立专项促销资金,要树立精品意识,统一宣传氛围,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最能代表贵州旅游形象和特色的精品上,推出拳头产品,使贵州旅游业有一个明确生动而对游客极具吸引力的总体形象,为全省的开放战略服务。

6.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 

    众所周知,旅游服务质量是衡量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优质的旅游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者缺一不可。 贵州要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将竞争优势演变成经济优势, 旅游从业者和相关机构,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维护贵州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要实施规范管理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四、“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一)定性目标: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从孤立的景点开发建设,向景城村联动、全方位支撑的旅游目的地转变;

二是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相互配套、全面发展的产业经济转变;

三是从中低端旅游,向中高端旅游转变;

四是从主要依赖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生态、文化体验、乡村等复合型旅游转变;

五是从主导,向推动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双轮驱动转变。

(二)定量目标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标预测表

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2.5-2.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人数力争120万人次,分别平均增长16%和21%;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10%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0%以上,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36万人(表2-1)。

到2015年末,力争游客人均旅游花费由2009年的771元增加到962元;平均停留天数由2009年的1.7天增加到2.8天;观光游客比重下降,休闲度假游客由2009年的20.41%增加到2015年的40%;省内游客比重下降,省外游客的比重由2009的44.97%上升到60%左右。

二、 重点工程与支撑项目

贵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骨干旅游区深度开发与转型升级、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新产品、新业态培育为亮点,以四季旅游开发、旅游要素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和产业融合为重点,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人才建设和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为保障,推动贵州旅游深度发展,建设旅游大省。建议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与支撑项目。

(一)黄果树国家公园度假区

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吸引物,整合格凸河、屯堡,以喀斯特生态山水文化、屯堡老汉族风情文化等为品牌,以黄果树新城、安顺市为旅游服务基地和集散地,打造集山水观光、会议、高尔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公园度假区。一是做好黄果树半边街的搬迁与居民安置;二是加快黄果树新城休闲小镇建设,加快不夜城、演艺中心等建设;三是黄果树瀑布休闲化改造,建设瀑布广场、瀑布高尔夫国际会议中心、瀑布夜景灯光秀、陡坡塘至大瀑布休闲观光走廊等;四是新城周边及石头寨三角洲打造高尔夫球场群和度假房地产开发;五是大力推进黄果树集团上市,启动申遗,启动国家公园申报计划,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三)荔波生态旅游度假区

    以荔波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公园为核心吸引物,以瑶族文化为品牌,以大小七孔景区为主体,拓展至樟江沿线,以荔波县城为休闲中心区、以王蒙、驾欧镇为重要的休闲旅游节点,打造集世界遗产观光、养生、漂流、民族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带。一是结合樟江滨江休闲长廊改造,按照国际旅游城市标准,建设荔波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作为一个都市休闲中心区,并按照旅游小城镇标准,建设王蒙、驾欧,作为服务基地;王蒙镇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基地,现在处在两河相夹的地域较狭小,甚至相停车位都没有,应该考虑将樟江对面的毗邻地块统一纳入规划考虑,建设一些餐饮住宿服务设施等,而将交通通道留出来。未来形成一个可停留的特色旅游小镇。这样也为大小七孔的保护提供了缓冲地带。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小七孔的北端入口——驾欧,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基地。二是打造瑶山瑶族风情旅游区;三是樟江滨江休闲长廊建设,将穿越县城的樟江两岸建筑做退后处理,留出空间形成一条能够两岸可走通可逛溜、集休闲商业街、茶楼、酒肆、文化运动娱乐设施为一体的滨江休闲长廊。加强沿樟江两岸的农家乐和餐饮设施管理,控制建筑高度、密度、风格和色调,禁止垃圾和污水等直排入樟江;规划利用现有的乡村道路,形成沿江的游览小径,并在若干乡村由村民配套形成若干服务点。樟江的游路不应止于小七孔,应由瑶山瑶族乡往下延伸至捞村乡等处,延展游程。从县城沿拉鱼村、福利村、花高村至脚村能够形成一处不错的游览线路,并可结合适量的水上活动。尤其是靠近县城的村寨一带将来会随着县城的扩展有所改变,这些地块应根据滨水休闲区的要求规划,而要避免垃圾城市化。四是依托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远期考虑建设茂兰国际养生度假基地。中远期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可考虑茂兰一带引入乡村服务设施,开发自行车旅游、森林氧吧、温泉疗养、瑶族风情体验、科考等旅游产品。四是深度开发水春河漂流项目,一方面应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另一方面应引入当今最流行的漂流玩法,并与大小七孔景区深度结合。

文档

贵州旅游(教案)

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教案)【导入】同学们来到贵阳已经近一年了,不知道对贵州印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喜欢贵州而来还是被迫无奈而来,反正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用心接受了这个地方,才能让自己大学四年过得惬意有意义,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贵州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我希望贵州人民的热情和贵州优美的风景能够打动那些被迫无奈生活的在贵州的同学。贵州旅游宣传视频第一节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目前贵州省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1000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较高品位的占一半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