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考纲要求文言文特殊句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18:38
文档

中考考纲要求文言文特殊句式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年级:初四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题8-1-4初四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掌握中考要求的特殊句式类型重难点特殊句式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考纲说明】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不会作为形式出现,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好文言文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趣味链接】传说,清朝
推荐度:
导读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年级:初四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题8-1-4初四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掌握中考要求的特殊句式类型重难点特殊句式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考纲说明】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不会作为形式出现,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好文言文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趣味链接】传说,清朝
环 球 雅 思 教 育 学 科 教 师 讲 义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               签字日期:               

学 员 编 号 :                 年  级 : 初四              课  时  数  :2

学 员 姓 名 :              辅 导 科 目 : 语文            学 科 教 师 :

课    题8-1-4初四文言文特殊句式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 学 目 的掌握中考要求的特殊句式类型
重 难 点特殊句式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
【考纲说明】

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不会作为形式出现,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好文言文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

【趣味链接】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知识梳理】

1. 判断句                                           

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如:吟鞭东指即天涯(《已亥杂诗》)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者也”,表判断。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8)“也”,表判断。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9)“……者,……也”,表判断的句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10)“……者,……”,表判断的句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1)“……,……也”,表判断的句式。如:a.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b.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2. 省略句                                         

  省略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如:

  a. (渔人)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 (曹刿)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

a.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b.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

a. 投(之)以骨(《狼》)

b.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5)省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口技》)

3.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

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b.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4)介词结构后置。

①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如: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 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如:屠惧,投以骨(《狼》)

4.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1)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a. “为”表被动。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b. “为……所……”或“……为所……”,被动句式。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c. “于”表被动。如: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没有标志性词语,但意思上表被动的。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5. 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固定结构有: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如……何”译为“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以……为……”译为“把……当作……”。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幼时记趣》)

  (4)“何……为”译为“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如:此何遽不为福乎(《塞文失马》)

【经典例题】

【例1】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

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洎牧以谗诛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智勇多困于所溺

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           D、何由知吾可也

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

C、青,取之于蓝                   D、虽董之以严刑

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吾从而师之

C、沛公居山东时             D、百姓之不见保

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夫水,智者乐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而诸侯敢救赵者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客有吹洞箫者

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句读之不知

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D、会于西河外渑池 

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王语暴以好乐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  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④忌不自信

⑤见羽旄之美      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⑦未可以为信也  

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⑨赵氏求救于齐     ⑩南冥者,天池也

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         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

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

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惟兄嫂是依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居则曰:不吾知也       ⑥竖子不足与谋

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卮酒

A、①⑧/②⑦/③⑤/④/⑥⑩/⑨        B、①⑤/②⑦/③⑥/④⑨/⑧⑩

C、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⑩/⑨        C、①⑧/②⑤/③⑥/④⑩/⑦⑨  

【课堂练习】

1、选出下面每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戍卒叫,函谷举

C、断头置城上                               有碑仆道

D、而今安在哉                               余是以记之

2、选出下面每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尝学瑟琶于穆曹二善才

B、羸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秦虎狼之国

D、俯察品类之盛              时有宦人密视君者

3、将下列文言语句按不同句式归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臣未之闻也               ⑤下流多谤议           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⑦不能容于远近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⑨战于长勺

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⑾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⑿何故不使知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4、指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④援——执持,拿。⑤衽——衣襟。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⑨除——除去。

①  莫乐为人君         

②  惟其言而莫之违    

③  师旷侍坐于前    

④  太师谁撞

⑤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⑥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⑦以为寡人戒

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省略句F、介宾短语后置   G、主谓倒装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6、大王来何操?(    )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8、是以后世无传矣。(   )

9、而君幸于赵王。(   )

10、惟你是问。(   )

1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12、沛在?(    )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1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

1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16、微斯人,吾谁与归?(    )

【课后作业】

1、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    )

2、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

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6、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   )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

8、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

【课后反馈】

本次______________同学课堂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家长协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经典例题】

1、B(B项为宾语前置句)    2、C(C项为状语后置句)   

3、A(A项为状语后置句)    4、B(B项为判断句)   

5、A(A项为宾语前置句)    6、D(D项为被动句)   

7、D(D项为一般句式,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8、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被动句)     

9、D(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为判断句)   

10、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语后置句)  

11、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状语后置句)   

12、A(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省略句) 

13、C(依次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14、A(依次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   

15、A(A项分别为判断句和省略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16、B(B项分别为被动句和一般句式,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

【课堂练习】

1、判断句:①③     被动句:⑤⑦      宾语前置句:④⑾

定语后置句:②⑩ 状语后置句:⑧⑨  省略句:⑥⑿

2、①省略介词“于”,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②宾语前置,只有是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

③状语后置,师旷在前面陪坐。               

④宾语前置,太师撞谁?

⑤状语后置,现在有小人在旁边说话。        

⑥判断句,这不是当国君的人说的话。

⑦省略代词“之”,把他的话作为我的警戒吧

 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感慨地说:“哈哈!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做一个警告。”

3.B4.C5.C6.C7.B8.C9.B10.C11.A11.AE12.B13.C14.B15.B16.C

1.   2.   3.   4.   5.

【课后练习】

1.C2.E3.D4.D5.A6.A7.E8.E

文档

中考考纲要求文言文特殊句式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年级:初四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题8-1-4初四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掌握中考要求的特殊句式类型重难点特殊句式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考纲说明】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不会作为形式出现,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好文言文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趣味链接】传说,清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